第93章 帮忙是相互的吗
作者:商专老七   谍与战最新章节     
    小鬼子全面侵华之后,为了供给前方的战场,1938年8月22日,伪满政府通过《米谷管理法》。从此,以稻谷为主的粮食收购、销售均由伪满政府控制。
    1940年6月10日,大米实行“配给制”。之后各种农产品皆实行配给。
    所以,从法律的角度,满洲国的人不准吃大米,是有依据的。
    米谷配给组合,承担大米的配给;高梁、玉米、谷子、小麦、大豆、绿豆等粮食,只有被指定是组合成员的配给店,才能出售以上的粮谷,否则不得运输和出售。
    也就是说,到了那时候,你有钱都不一定买得到粮食。
    配给的多少,是分七个等级的。大致分成三类,“上等人”为日本人、日侨、官吏;“中等人”为豪绅、社会名流;“下等人”为一般百姓。
    这里就出现一个重要的政府职能部门,兴农合作社及其所属贩卖组合实行配售。
    兴农合作社呢,是前期的金融合作社和农事合作社合并而成了。
    农事合作社是在一九三七年全面抗战爆发之后成立的,为适应战争的需要……其实,就是小鬼子加强了对满洲国底层农业的管控。
    农事合作社呢,最底层是以县为单位,合作社的管理人员,和地方政府行政管理人员相结合的模式。只要是事关基层的农业事项,县级的基层农事合作社是啥都管。
    到了一九四零年,金融和农事两大合作社,才合并成了兴农合作社。
    总之,吴子墨惦记的是快要成立的农事合作社。
    民以食为天啊,手里再多的票子和金银,你得有粮食才行。
    所以,吴子阳干的不错,吴子墨对吴子阳的期待也越来越高了。要是将来,吴子阳能在农事合作社里混个一官半职的,吴子阳就方便多了。
    小鬼子的配给制再严格,还是要手下的官吏主持工作的吗。就满洲国官吏的那尿性,不以权谋私的才怪呢。谋私不谋私的,你在那个部门里有人才行啊。
    “十八哥,你的意思,罂粟的种植只是短时间内的重点,我应该更多关注的是各种粮食的种植业务。”
    “对喽,子阳,无论是大米、白面,还是高梁、玉米、谷子、小麦、大豆等等农作物,问起来,你要真的懂才行。”
    “十八哥放心,总在村屯里干的,农事的各项业务,我一定学好。”尽管吴子墨没提什么农事合作社,只要吴子墨说的,吴子阳是都信的。这就是榜样和偶像的力量。
    “子阳,你不是准备带吴子树、吴子廖那两兄弟吗,可以分一个人去学习管理罂粟的种植收割技术……”
    “明白,罂粟的种植,我全面统筹和学习。具体的罂粟的种植和收割技术,需要子树或者子廖进行钻研,机会给他俩了,相信子树、子廖会努力的。”吴子阳没意见。
    既然你吴子树、吴子廖想出头,就得肯钻研,不能啥都不懂不是?你吴子树、吴子廖要是啥都不行,十八哥凭啥还罩着你?
    在吴家的三代庶子里,吴子墨的威望是极高的。都想出人头地的,成为吴子墨那样高高在上的官吏,那就看你有没有拿本事和韧劲了。
    吴子墨给吴子阳打鸡血,回头,吴子阳还得给吴子树、吴子廖打鸡血才行。年轻人吗,相对容易被忽悠,要不说是热血小青年呢。
    当然,要是吴家的嫡子,忽悠也没用。人家是嫡子,在家族里受重视,不愁吃不愁穿的,未来,都会被家族安排到重要的位置历练和成长,怎么可能到乡下去受苦?
    ‘娄记酒馆’里,吴子墨好好的摆了一桌,请闫富贵喝酒。
    吴子墨直言不讳,想闫富贵的老兄弟乔峰,在大桥村帮一把。求人办事吗,你就得有求人的态度,当然不能遮遮掩掩了。
    让吴子墨惊讶的是,闫富贵似乎比吴子墨还热情,招呼一个警员,十几分钟之后,乔峰就来了。
    “吴股长,我知道,你是个爽快人,我和乔峰也不遮遮掩掩的。乔峰才四十岁,不能一辈子浑浑噩噩的不求上进。
    这次我乔峰去大桥村任职,要不了两年,估计,就攒够了资历和功劳……”
    吴子墨是听明白了,乔峰和闫富贵交好,一直以来,为人处世的特点和闫富贵差不多。别看只是个警长的警衔,人脉和实力都不错的。
    不过呢,警长毕竟只是个警长,警尉补这道坎,你要是过不去,永远都是虚的。
    闫富贵都五十来岁了,好歹是混到警尉补的警衔了,在卫生系做了主任。乔峰才四十岁,经验丰富,履历也不错,的确有不少的进步空间。
    兴安县警务科里的老警官可是不少,位置就那么几个,啥时候能轮到你乔峰,切得等了。
    说白了,以前的闫富贵和乔峰也跟着赵青山混的,只不过,不是赵青山是属下核心人员,升职升衔的,先是刘阔海、彭亮之流的才对。
    赵青山走了,老警官派系里也拧不成一股绳,闫富贵就愿意和吴子墨这警务科新贵交好。
    “乔峰的资历应该没问题,成!到时候,我在福山长官和三浦长官面前提一嘴……”帮忙是互相的吗,吴子墨这次倒不是给乔峰画饼。
    要是大桥村的罂粟种植顺利的话,就等于吴子墨和乔峰的合作愉快了。
    “那就全靠吴股长提携了啊。”乔峰赶紧敬酒一杯啊,你能力行不行的,还不是上头一张嘴的事儿。
    既然都摊开了,吴子墨也不矜持了,摆摆手,招呼两个汉子过来,去找吴子阳、黄杉来。
    既然以后都在大桥村混事儿了,早点认识,相互也有个照应吗。
    还不错,酒桌上,年轻的吴子阳没怯场,说话打岔之类的,还勉强可以。官僚这生物啊,就是一步步锤炼出来的吗。
    黄杉还算矜持,毕竟,就他一个不是官僚,说下句的存在,要清楚自己的地位。
    在店铺里做账目先生,黄杉也算半个掌柜的,接触社会的形形色色的人,历练也不错了,够稳重就足够了。
    一切还算顺利,吴子阳的调职任命也下来了,大桥村一个牌长,也管着十户人家呢。七叔还给了保证,要是吴子阳干的好的话,一年之内,还可以升职甲长。
    大桥村新建,外来迁徙的差不多有三百多户的指标。一个甲长就能管一百户人家,大致算是真的实权派了。要是小点的村子,甲长可以做村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