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轧钢厂的流言
作者:冬天上午的阳光   四合院:贾张氏的快乐生活最新章节     
    “坐下,几十岁的人了,一点沉着力都没有”李怀德示意王成坐下,“大标的关系,刚给我打了电话,你要是认为能干,我们就去找厂长,你要是认为达不到质量标准,大标再打来电话,我就回绝了他”李怀德说道。
    “李怀德,你还有没有一点责任心?你是红星轧钢厂的第一副厂长,这是你应该说的话吗?我说了不行吗?必须行,能换成美元能不行吗?”王成有点急了。
    “真行?那边要求可不和我们国内一样,检查的特别严格,达不到标准一分钱也没有,并且产品还不一定能拉回来”李怀德继续问道。
    “要是达不到要求,你把我的头割下来当夜壶”王成发了誓。
    “走,我们去找厂长”李怀德和王成两人,来到了杨为华的办公室,正好徐斯年正在汇报工作,两人一听就这个事,又找来了刘乐,红星轧钢厂开了个临时厂长办公会,在会上统一了思想,要求必须高标准的完成样品,必须拿下这个订单为国创汇,谁要是拖后腿,谁就是红星轧钢的敌人、谁影响到红星轧钢厂拿订单,谁就是罪人。
    会后,王成组织质量技术部门开会,刘乐安排生产车间精干力量展开了工作。
    徐斯年在会后来到了李怀德的办公室,坐了下来。
    “斯年,这是我们整个班子的机会,你听说了没,冶金局毛局长要调走了”李怀德对徐斯年说道。
    徐斯年有点懵,不太理解李怀德话里的意思。
    “毛局长走了,谁当局长,局里的几个副局长岁数都大了,也不是专业干部,这次听说上面要选一个懂技术、会管理的人当局长”李怀德又点了一个徐斯年。
    “李厂长,你的意思是杨厂长有机会?”徐斯年现在明白了。
    “以前他机会渺茫,现在不同了,我们能创汇,现在国内那个轧钢厂能做到?上海五厂、东北几个厂产量都比我们大,但是他们能创汇吗?”李怀德说道。
    “杨厂长上去了,上面会不会再派一个人过来?”徐斯年有自己的担心。
    “当然有可能,但是也要先让杨厂长上去,杨厂长不进步,我怎么进步?我不进步,你怎么进步?斯年,我们干事情不能瞻前顾后,要勇往直前;现在厂里有一股不好的流言,特别是针对杨厂长的,你听说了没?”李怀德问道。
    “听说了,但是没有人信呐,谁能相信张翠花和杨厂长有一腿”徐斯年说的时候直接笑了。
    “当然没有人信,但是这些人散播这种消息的目的是什么?张翠花刚提了干事不久,在妇联这么单一的地方工作,和大多数人是没有利益冲突,他们是不是想搞事情?他们想坏杨厂长的名声,想阻止杨厂长进步;这个事情应该和妇联的张翠花有一定的关系,妇联是你分管的地方,必须引起重视,必要的时候让保卫科调查一下”李怀德说道。
    徐斯年是早就听说了这个谣言的,谣言传的快,大都来无影、去无踪,徐斯年当时听说了之后,直接笑喷了,张翠花和杨厂长有一腿,杨厂长得有多饥渴,才能对张翠花下手?他一个副司级的干部,有多少大姑娘、小媳妇想投怀送抱都找不到门路,要是杨厂长有这样的想法,十八的大姑娘想扑上来的不知有多少,他会选张翠花吗?张翠花美丑不论,她今年四十七了,岁数这么大不说,关键还胖,一米五的个子,一百五十多斤,一般人谁能接受得了?
    徐斯年没有当真,厂里的人也全当是个笑话,都没有特别在意,散播出这个消息的人应该也没有料到,本来传的是一个桃色新闻,结果大家当成了笑话听。
    听了李怀德的话后,徐斯年重视了起来,现在是杨厂长、李厂长的关键时期,同样也是自己的关键时刻,自己不能这样不明不白的分管工作了,只要厂里出口创汇了,上面自然会进行表彰,自己进一步也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徐斯年开始着手调查,其实做为这个流言的受害者张翠花早就展开了调查。
    在流言传起来的时候,当事人大都是最后知道的。但张翠花不同,她有自己的妇联小队,还有陈姐等一众好友,并且还有张莲花和何雨柱这样的亲戚,流言一传开的时候她就知道了。
    做为一个资深寡妇,张翠花听过的流言多的是,这样的消息并不能让她暴跳如雷,只是有一点点生气,生气过后,她同时在厂里,在街道两方面下手进行了调查。在厂里她的妇女小队、加上陈姐等女员工,再加上刘岚和孟梧桐,保卫科她找到了黄信生,这些人就足够了;在街道她只找了两个人,一个是赵春燕、另一个是柳春草。
    整个轧钢厂在开完厂长办公会后工作紧张了起来,各个部门、车间,都对所属的员工严格要求,对工作标准也提高了一截。在宣传科的杨为民,感觉出了一丝不寻常的味道,红星轧钢厂要有大事发生,自己还钱的机会来了。
    张大标登报之后,第二天就有人开始报名,张大标也不啰嗦,让求职者直接到工厂来进行面试。
    经过筛选,张大标选一个三十多岁的前银行经理,担任了华邦商贸的副总经理一职,总经理一职自然是他担负。这个副总前几天刚失业,失业的原因就是单位在大火中烧毁了,对了,他原来在汇丰银行工作;今年三十二岁,有两个孩子,关键是还贷款买了房子,经济压力大;选他的原因就是因为他有家庭,张大标认为,有家庭的人责任心能稍微强一些,有经济压力工作上能认真负责。
    选好了副总经理,又选了一个会计,和一个外贸经理,三人都是对张大标直接负责,其它的工作,张大标交给了副总经理胡永加。
    “胡副总、黄会计、由经理,现在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建立起公司架构,先把人招起来,办公室、司机、厨师、保管员,出纳员、地外业务员等,保安先用这些,回头我自己找一批过来就行,我的车先留到公司内,我先给黄会计拿一万块港币做为办公经费”张大标安排了任务,从办公桌抽屉内拿了钱,给了黄会计。
    公司初步框架有了,下一步就是开展业务了,对于轧钢厂的订单,张大标是有信心,就是因为创汇,一直到90年代,国家对于出口的扶持力度还是特别的大,那时还有外贸补贴呢。
    产品只有钢筋一种产品也不好,张大标想到了院里的刘光天所在的红星手帕厂,做为街道企业,这个厂只有五间厂房,二十台缝纫机,员工30人,全年的产值也不到10万元。可以给他们放一批订单,钟道浩也说了,这些产品在西方好卖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