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双吉县
作者:最南端   我是罪恶克星!最新章节     
    买好车票,胥书良回家收拾衣物,其实也没有什么好收拾的。
    和父亲斗气这些年,他活得浑浑噩噩的,住在殡仪馆的时间比住在租的家里多。
    他不是回出租屋,而是回到父亲的家。
    他依稀记得以往父亲给老家写信的时候,总是喜欢拿出一本很厚的笔记本来看,笔记本上的内容又像是日记,又像是随笔,还贴满了照片。
    或许这本笔记上,会有父亲遭遇不幸的缘由,所以胥书良要去把它找出来。
    来到父亲家,和负责封存房子的巡捕沟通后,胥书良开始在房间里翻翻找找,循着模糊的记忆在父亲的床头柜下面翻出了这本足有十厘米厚的大本子。
    找到父亲的笔记本后,胥书良查出父亲死因的把握又大了一些。
    不过他没法拿回笔记本的正本,按照规章制度,在结案前,他最多只能拥有副本。
    但是这就够了,在巡捕的帮助下,胥书良将笔记本的内容一比一复刻后,就带着副本回了出租屋。
    他的火车是后天中午,现在自己一切的准备都做好了,于是有些空虚地躺倒在床上。
    突然间,他想到自己凭一腔热血就要去赣江省,但是自己找到真凶后,真的有能力制服他吗?
    想到这里,他猛地坐起,差点闪到了自己的腰。
    于是他又在夜晚悄悄地来到了建工小区,按照自己在网上搜索的消息,来到了陈多隆的家。
    “陈先生,我听说您这里有可靠的武器,我想……”
    “no!no!no!no!没有武器先生,没有违禁品,没有任何超出营业执照经营范围外的售卖行为,连擦边都没有。”
    “但是……”
    “没有但是,这位帅……这位先生,我看你一表人才,你应该明白我做的是正当生意。
    那么回归话题,我想您应该是要进行一场远行,或许是在野外?”
    胥书良想了想,老家那个乡下地方和丛林有什么区别?
    于是他点了点头。
    “那么先生,出于在野外的安全需要,我觉得你需要一把高碳纤维的铲棍是吗?”
    说着,陈多隆从架子上拿出一根多卯头连接的短棍,轻轻一甩就变成了一根像是狗腿刀一般的弧形短棍。
    其实棍子还有一头没有甩出来,但是陈多隆没有多介绍,胥书良到底是考上医生专业的学霸,闻弦知雅意,又点了点头。
    “有了铲棍,野外行动还需要一些绳索方便应对任何情况。这是禾兴家的龙筋303户外探险绳,高回弹,高纤维,耐磨损。先生,这个也需要吗?”
    陈多隆拉了拉弹性十足的绳子,将其扣在了短棍上面的一个连接扣上。
    胥书良又点了点头。
    “那么你一定还需要在野外用来固定绳索的钉子了,这几枚十字钉,就当做是我送你的饶头。”
    陈多隆说着,突然右手捏着短棍,左手拈起一枚钉头造型奇特的钉子和绳子飞快地扣在短棍上,随后往回一拉。
    随着机扣拉动的声音,短棍瞬间变成了一柄手弩。
    陈多隆拉紧绳子,随后对着墙上的靶子松手。
    “啪!”
    钉子整个没入了墙上的靶子,只留下了一个洞。
    随后陈多隆当着胥书良的面将靶子揭下来,发现钉子已经扎穿了十厘米厚的木板靶子,还钉入了墙壁些许。
    “熟练的一秒完成,七步之内,你就是一代武学宗师。除了钉子无金属结构,带着坐飞机都不会被拦。诚惠八千元,先生刷卡还是现金?”
    在一旁疯狂点头的胥书良愣了一下,八千块,在帝下之都也是一笔巨款了。
    如果这是一把枪,那么胥书良认为它值八万,但是它不是一把枪。
    只是一想到自己要上火车,就算给自己一把枪也没用,他也不敢开怕走火。
    想了想,胥书良还是忍痛刷了八千块买下了一根铲棍和一圈绳子。
    陈多隆甚至还给写了发票,按照陈多隆的说法,这证明他的专业。
    获得了合适的武器,胥书良努力放空心神,休息了一整天,这才坐上火车前往赣江省双吉县。
    坐在火车上,胥书良翻看着自己从文华书店里买来的介绍赣江省风土人情的书籍,试图对自己并不熟悉的故乡多一点儿了解。
    双吉县,地处柴桑市和景德市中间,下面就是赣江省的省会豫章市,名义上属于景德市管辖,但却是个典型的三不管地带,年年都在国家贫困县排名的前列。
    明明地理位置优越,但是却沦为三不管地带,是有原因的。
    在柴桑市境内,有天下闻名的庐山,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骚客歌颂庐山,尤其以那一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最为脍炙人口。
    而在双吉县境内,也有一座有名的山峰,名为摩云山。
    古语有云“摩天不坠,云顶天宫”,传言在如同天柱一般笔直朝上的摩云山顶,有着仙人的宫殿。
    这要是放到现代,是一等一的风景名胜,地方政府坐着数钱都能数到手软,随便开发几条登山路线,做好保护工作,县财政收入就足够它摆脱贫困县收入了。
    当然,这些只是如果,如果围着双吉县的一线天峡谷从来没有存在的话。
    双吉县毗邻长江,按理来说就算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也不会如此贫困。
    但坏就坏在虽然双吉县靠着长江,自己却和长江还隔着一座小型山脉阻挡。
    双吉县就是一个小型的蓉城平原,蜗居在一个小型的益州盆地里。
    在古时候,双吉县的位置倒也算得上是世外桃源,整个县境内虽然不全是平原,但也算是地势平缓,适合耕种。
    但是不像是蓉城,还有比较方便的对外沟通渠道。
    古时候双吉县和外界唯一的沟通渠道就是九条最细处只有三人宽的一线天峡谷。
    所以虽然是叫一线天,但实际上有九线天。
    在双吉县的古老传说中,这九条峡谷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最初的最初双吉县就是一个完全封闭的盆地。
    这九条峡谷是被仙人一剑九分斩出来的,所以这九条一线天峡谷又细又笔直。
    斩开山脉后,仙人就将自己的剑插在双吉县。
    所谓的摩云山,其实是摩云剑才对。
    可惜,坐拥如此优秀的旅游资源,但是双吉县还是只能发展农业,因为它和外界保持联系的渠道就是九条峡谷,本身维持自己的社会活动需求就已经捉襟见肘了,再要支持旅游业,有些异想天开。
    所以历届双吉县的领导班子,无一不想着开发双吉县优秀的旅游资源,但是每每只是打了个基础就没有下文了。
    想法很美好,钱呢?
    就算帝下之都批下来了经费,是用来扩大峡谷修筑道路,还是用来修筑摩云山的道路?
    只修建摩云山的观光道路,旅客进不来还是没用。
    将峡谷拓宽,所要耗费的金钱又是天文数字,县领导班子根本申请不下来。
    侥幸申请下来些许经费,大概也就够给山脉修个脚皮。
    双吉县,难啊!
    所以在明帝国保证有高速公路和国道连接各个县级行政单位的今天,双吉县如今的交通方式依然是靠马车和步行。
    在明帝国其他的地方,依然有贫困县,依然有马车和土路,但是那里的人们至少知道自己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而在双吉县呢?
    因为消息闭塞,甚至许多人还以为自己经历的朝代就是唐宋元闵明,略过了中间的庆。
    至于为什么作为闵朝宗室,皇帝陛下登基后改国号为明,谁在乎呢?
    这就是胥书良对双吉县的所有印象。
    当然,这并不是双吉县的全部,刨除摩云山,其实双吉县还有一个非常大的旅游资源,这里就是大日皇帝白清羽起兵造反的地方。
    ……
    “一线天血战?”
    周余臣的车停在了高速公路服务站,一手端着咖啡,一手看着自己手中的情报。
    和胥书良不同,作为告死鸦他有更广泛的情报资源,在来双吉县之前,他就找欧若拉调取了双吉县的情报资料。
    想要探查双吉县和蜈方文明之间的关系。
    毕竟新干商代大墓在豫章市的南方,双吉县在豫章市的北方,就算胥父的死和蜈方古国有关,但是距离也有些太远了。
    因为是国家特务部门,所以周余臣能够接触到的情报就有些奔放了。
    和那些普通人可以购买到的学术着作不同,对外公布的学术着作都要考虑社会影响,要做到轻易不能被驳斥。
    而如果不对外发布,仅仅只是学术猜想的话,那些天天拿着铲子在地下铲土的老教授们可就奔放得近乎于狂野了。
    周余臣现在看的这一份情报,就是一位参与了新干商代大墓发掘工作,名为胡八一的考古学教授,作为业界研究吴城文化的权威,对吴城文化和蜈方古国来源的猜想。
    根据其他几个零碎的遗迹发掘和对周朝文献的考察,胡八一教授提出来一个大胆的假设,蜈方古国是搬迁至新干附近的。
    在蜈方古国早期,应该没有对蜈蚣古神的崇拜。
    甚至胡八一教授在考据其他几个建造于不同时期的,带有蜈蚣古神装饰的青铜器后,从上面带有镇压意义的纹路中推断,蜈蚣古神在蜈方古国早期是被蜈方古国人民恐惧的存在。
    最初的蜈蚣主神可能并没有眼睛,它身上的眼睛是来自于蜈方古国崇拜的那个拥有天眼的祖先,蜈蚣古神身上的眼睛其实是用来镇压囚禁它的封印。
    蜈方古国对蜈蚣古神开始崇拜的分界线,大概就在其被封印前后。
    当天眼祖先因为封印蜈蚣古神而消失,蜈方古国不得不去崇拜蜈蚣古神身上的眼睛,最后在历史的演变下成为了一个崇拜多眼蜈蚣古神的文明。
    同时伴随着这种崇拜习惯的变迁,蜈方古国的位置也在不断变迁。
    结合从其他地方发掘出来的蜈方古国的遗迹推断,最初的蜈方古国应该就诞生于双吉县的盆地当中。
    甚至于胡八一教授大胆地猜测,双吉县自古流传下来的,所谓的仙人一剑九分斩出九条一线天的传说,讲的就是那个封印了蜈蚣古神的天眼祖先。
    正是因为天眼祖先和蜈蚣古神的争斗,这才打破了山脉的封锁,使得囿居于盆地的古文明第一次和外界有了接触,随后开始了对外的迁徙活动。
    随后蜈方古国在迁徙过程中不断吸收外来文化,导致逐渐记不得蜈蚣古神其实是自己文明的敌人,最终演变成为了极端崇拜多眼蜈蚣的古文明。
    而胡八一教授这个堪称一拍脑袋的大胆假设,其最初的佐证,仅仅只是双吉县多雾无风。
    古籍有记载,当蜈蚣生长的时间很长的时候,蜈蚣就喜欢吞吐云雾,同时定住风的流动,保证自己吞吐出来的雾气环境不会被吹散。
    蜈方古国的天眼祖先,或许就是受不了终日不见天日的雾气环境,这才和蜈蚣古神大战起来,将其封印,并且为族人斩开向外迁徙的道路。
    而关于双吉县多雾少风的传奇,还有一点。
    当初庆朝南征的最后二十万八旗骑兵带着三十万绿营步兵和五十万辅兵南下时,被大日皇帝九兄弟设计,选择了从双吉县对岸渡江过来,穿过一线天峡谷直扑赣江省腹地。
    这样他们就能在三藩军队还没反应过来,就打到叛军中军面前。
    但是当二十万八旗骑兵堪堪全部走进一线天后,因为大日皇帝白清羽的人格魅力而追随于他的八位超凡豪杰堵住了一线天峡谷,将大军一分为二拦在了双吉县的山脉两端。
    八位豪侠负责拦住八十万大军的支援,而在双吉县,已经厉兵秣马准备齐整的线列枪兵方阵,在大日皇帝的指挥下对八旗骑兵进行了疯狂的屠戮。
    此战过后,尸横遍野,整个双吉的农田好几年都是红色的。
    一战将庆朝最后一点儿骑兵精华打没,从此让庆朝失去了对南方的掌控。
    这一战,是大日皇帝的起家之战,意义非常。
    同时也是筹谋规划此战的白家老七,白青衣的成名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