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李四与纪念碑
作者:最南端   我是罪恶克星!最新章节     
    (本章推荐bgm:悬溺——葛东琪)
    临近傍晚,佝着腰的李四下了公交车,走回了家。
    到了家后,他先是将草帽一甩,来到饭桌上给自己倒上一大杯温白开水慢慢地喝完,杀掉了挤公交车的暑气,这才心满意足地坐到沙发上。
    随后他掏出自己脖子上的卡包,从里面取出了两张英雄纪念碑的门票后,确认了数量还是两张后这才放心地将其揣回卡包里。
    其实英雄纪念碑的门票并不需要钱购买,随到随领。
    李四之所以要提前一天去领第二天的门票,是因为每天早上前十位参观英雄纪念碑的游客可以凭门票领取十枚青铜勋章纪念品。
    反正他有老年卡,坐公交车不花钱,下午去又不挤占小年轻的通勤空间,为什么不浪费一点儿时间呢?
    最近几天,他正在上高中的小孙子正在闹小情绪,因为网上一些“非超凡者不是人”的舆论整日沉迷于在网上对线,喜欢发一些定体问的愚蠢问题。
    这是不对的!
    超凡能力确实代表着生产力,但是那是从总体看,具体到个人,还是有超凡者在送外卖,过得也不一定比普通人好。
    再说了,普通人难道就没有参与到超凡产业当中吗?在这个国家中,每个人都是大市场的一环,怎么能被别人一激就自己开除自己的人籍呢?
    而且明帝国的官方说法一直是“超凡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就算没有超能力,努力学习当个科学家不行吗?
    通过科技制作的超能装甲,汽车的飞行引擎,不都是在利用超凡?这难道不算吗?
    那按照这个逻辑,岂不是普通人穿了超能装甲杀人就没有罪了,因为超能装甲的超能力和他没有关系。
    在李四看来,还是让小孙子吃得太饱了,就得让他经历一下自己当初的生活,才能磨砺出一个独立的性格。
    但凡是个有独立思考的人,都能看出来网上吹起来的是股妖风,是敌人要打舆论战。
    小孙子还说自己过时了,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网络。
    实际上他李四,早七十多年就经历过类似的东西了,小孙子现在玩的,都是他李四当初玩剩下的。
    于是李四打算让自己的小孙子好好的接受一下爱国教育,打算带小孙子去参观一下具有纪念意义的建筑。
    结果小孙子一听就要去看帝湾灯塔,被李四严词拒绝了。
    小孙子又说要去万国街,李四当然不愿意,他猜到小孙子要去万国街肯定不会是想要体验一番明帝国威凌天下的霸道,不过是馋那里的好吃好玩罢了。
    果然不去挺好的,听说今天万国街那边被某个超凡者袭击,好多普通人被当做替身攻击巡捕。
    虽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是一街人躺在街上受凉肯定是不好的。
    要去,就要去英雄纪念碑!
    说起来,这英雄纪念碑上,还有他李四的一根粪叉的画面。
    今年92岁的李四,出生在建国前,也算的上是经历过前朝了,对这个算是有发言权,那个时候啊,才是真的不把人当人。
    李四真的叫李四,家里排行老四,农村人家没有那么多讲究,村里又只有自己一户李姓,索性就一二三四的叫着。
    他刚出生,就被家里压了六年的长工身契,等他六岁后就开始在地主王老爷家当差放牛。
    那个时候男人们七岁后都要在脑袋后面留上一根猪尾巴般的辫子,不留不行。
    因为十岁之后,留发不留头。
    所以那个时候小孩子们最喜欢的,就是去拆掉其他小孩子的辫子恶作剧。
    当然,等到长大一点,知道这是要杀头的,家里人逮到再狠狠鞭打几顿也就知道辫子不能动了。
    好不容易到了十二岁,南边闹起了白匪,听说有个叫白三太子的南宫第一反了,自号天命大都督。
    白三太子为什么姓南宫,还没成年的李四并不知道,他只知道从收到消息那天起,一亩地多涨了两斤粗麦子地租。
    再后来,朝廷征发民夫跟着八旗天兵南下剿匪,村里好多民壮被拉了徭役。
    没有足够人手耕地,县里催缴夏粮又催得急,村里地主王老爷心一狠,决定今年的地租少收半成。
    李四一家运气好,成年的三个哥哥和父亲都没被征发,于是李父心一狠,找到王老爷多租了二十亩地。
    他想着,多耕耕,二十亩地算下来就是两亩地一整年的地租。
    这场仗最好多打几年,到时候也就攒够钱可以找王老爷买上几亩荒地,一家人今后分家也能一人一亩地,不算他这个当父亲的偏心。
    但是李父万万没想到,仗确实是越打越大,南边的三藩又反了。
    朝廷不得不继续征发民壮,这次李父没逃掉,连带着二哥三哥也被征走了。
    王老爷家多租的二十亩地自然是不能退的,留在家里的李大和李四只能草草刀耕火种了事,期望今年会有个好时节,至少可以收获到足数的年租。
    然而这一年南涝北旱,尽管李大和李四已经尽全力在操持,到了秋收季节,新租的二十亩地收获只够五亩地的地租。
    加上南边又出来一个姓白的兴汉大都督造反,李父跟随的南征大军听说被截在了南边不知生死。
    双重打击之下,李母重病不起,两月后的一晚投河了。
    为了安葬母亲,同时为了补上欠下的地租,李大做主将李四的长工身契又抵给了王老爷家十年。
    从此李四住进了王老爷家的下人房,成为了王家少爷的小厮。
    其实李四觉得给王少爷当小厮挺舒服的,王少爷贪玩,学堂布置的功课从来不做,催得急了就扔给他帮忙做。
    所以有着王少爷的掩护,李四不太需要干重活,反而积累了些许文字知识,四舍五入也算是识字了。
    又晚些时间,南边传来了一个新奇玩意儿,叫做报纸,听说就是那个干掉了自己父亲所在大军的兴汉大都督创办的。
    里面除了一些关于民生的日常科普,就是在宣传民族思想。
    这些报纸当然是被朝廷斥责为邪书的,很快就被封禁了。
    但是很快,就有一种不依托于纸张的报纸流传开了。
    只需要花上三两银子买上一张符箓,再把符箓兑水浸泡一个物件一天,就能让这个物件获得符箓的力量。
    激活符箓的力量后,使用者只需要紧紧地握着物件,就能在眼前张开一张虚幻的报纸,每周都会更新。
    甚至每一百个符箓使用者会被拉到同一个房间,大家可以在那张虚幻报纸上留字,分享自己的感想。
    符箓的成本肯定不止三两银子,人人都说这里面藏着事,肯定是南贼别有用心。
    说不定 哪天打到城下,就会在报纸里串联献城。
    但是对于那些买得起报纸,敢买报纸的人来说,三两银子又算什么呢?南贼的阴谋又算什么呢?
    所以王少爷自然不可能错过这么好玩的事情,他也有一个浸泡了符箓水的玉石。
    但是他又不只是玩这个,于是慢慢的就变成李四帮他看报纸,帮他评论时事,帮他在虚幻报纸上留字喷人了。
    最后,王少爷索性将玉石丢给了李四让他帮忙保管。
    再后来,南边的兴汉大都督一统南方却不愿意北伐,于是报纸的信息就不是那么值得特别关注了。
    王少爷索性去玩其他更好玩的事情,只是过了很久才问一次报纸上的事情,玉石也默认送给了李四。
    李四在王家只待了一年不到,因为他爹回来了。
    李父在南边的战场上救了一个旗人大官人,一路带着大官人要饭回了北方。
    这本该是天大的富贵,可是皇上之前因为大官人已经死了,所以超品追谥了大官人。
    这下大官人回来,岂不是打皇上的脸?
    于是能一路要饭回来的大官人锦衣玉食一个月就死了,也算是对得起皇上亲手写的谥号。
    而带大官人回来的李父自然也得不到待见,被赏了一百两银子就草草打发回家了。
    回来的李父花钱赎回了李四的身契,又重新续租了王老爷家的二十亩地,最后用剩下的银子为李大和李四定了两门亲。
    仿佛是耗干了自己所有的生命力,在两个儿子洞房后李父就日渐消瘦。
    死前,他一手一个握着两个儿子的手,让他好好地耕王老爷家的十亩地,这样总有机会买下属于自己的一亩荒地。
    李四终于还是成为了一个农民,不仅要操持父辈传下来的下田,还要负责王老爷家的十亩上田。
    一年,两年,他的身上已经看不出曾经在王老爷家当小厮的样子。
    尽管他依然自诩是半个读书人,但是他的妻子认为他识字根本一点用都没有。
    当初被卖到王老爷家当长工,不抓紧机会找个手艺学起来,却跟王少爷厮混,现在除了当个种地汉,连把椅子都不会打。
    李四从来没有跟妻子说过,王少爷的玉石一直在自己手里,他依然能够看到虚幻的报纸,看到关于南贼的报道。
    他也会根据报纸上天气预报规划耕种,使得他的地总是操持得比别人好一些。
    但是他从来不会去分享报纸上面的事情,连天气都不会,他知道什么是莫谈国事,所以他开始沉默,变得快要和记忆中的父亲一样。
    这天,李四地里割夏收的小麦,他已经一天一夜没合眼了。
    白天收麦子,晚上将麦子收回库房。
    没办法,报纸上面说这几天可能会有暴雨,所以他必须赶紧将麦子都收割好才行。
    今年年景不好,南边又重启战端,听说都打到大沽口了,所以王老爷加了地租。
    如果麦子出了问题,他今年的地租肯定是交不上数了,哪怕他曾经是王少爷的小厮,王少爷也不会少他半个子儿。
    他也不愿再抵押自己还在孕中的孩子的身契,所以他只能全力压榨自己。
    连年的劳作让他整个从里到外变成了黑褐色,一天一夜的劳动,更是让他全身上下都是泥土,整个人泛着土黄的黑。
    田里是枯黄的黑,地上是被劳动压榨焦黄的黑,天上是乌云滚滚压抑的黑。
    李四讨厌黑色,因为他这是他眼睛唯一能看到的颜色。
    有的时候他恨自己识字,如果自己是个文盲,他就能对自己的苦难感到麻木,他就可以毫无心理负担的抵押自己孩子的身契。
    突然,远方传来整齐的行军歌声,一长列从山丘这头到那头的绿色长蛇,带着红色的纹线朝着他爬来。
    再等近一点看,是一支身穿绿色军服,脖子系着红色领巾的军队。
    前队骑着马,两骑并排,后队是步兵也是两人并排。
    他们走在田垄合成的乡间小道上,整齐缓慢,不踏入田地一分一毫。
    那是南贼,不该叫兴汉大都督的军队。
    尽管他早就从报纸上得知兴汉大都督带着一支偏师从大沽口登陆,已经在朝北平进军,并且告诉沿途的百姓们不必惊慌,因为南方的军队是汉人的军队。
    但是他依然害怕,他开始努力回忆父亲回来后一起经历的最后几个月。
    父亲是这样教他的,当大军走过要蹲到田垄旁边双手抱头,不管发生什么都不要反抗,遇到任何大兵都要喊把总,领头那个要喊总爷。
    所以他蹲下了,静静地等待着大蛇的到来,等待被吞噬的命运。
    良久,他被阴影遮盖,像是第二块乌云将他压住。
    他的呼吸开始急促,但是只要阴影开始移动,歌声不停,他就越来越轻松。
    突然,阴影停了,歌声停了,仿佛下一刻就有响雷要打下来,他的心脏也快要停了。
    这次一个不好,就不再是六年的身契了,也不知道王少爷会不会看在自己的面子上只收身契不买田地。
    “老乡你好,能否向你打听一些事情?”头上传来了一句温和的声音。
    李四感觉一双手扶住了自己肩膀,之前骑着高头大马领头的总爷正扶着自己。
    不,他看过报纸,这不是总爷,这是兴汉大都督本人。
    白清羽似乎感觉站着俯视李四依然不方便,他直接半跪了下来和李四平视,双手拉住李四满是泥土的双手,丝毫不在乎上面的泥土。
    随后他问了李四四周的情况,以及最近是否有路过的庆朝军队等等情报。
    李四战战兢兢地答完后,白清羽还贴心地扶起了李四,又从身后军需官那里要来了十两银子送给了李四。
    随后大军继续唱着行军歌,继续启程朝着北平移动,依然没有踩踏进田地一分一毫。
    见大军开走,于是李四拿着银子开始朝家里的方向跑去。
    因为朝着相反的方向移动,很快在李四眼中,绿色的军队就重新变成绿色的长蛇。
    就在军队越来越小的时候,天上的乌云突然露出了一条口子,夕阳露了出来。
    残阳血色的光照在远边的长蛇上,将其整个都染成了红色,又从红色的长色变成了红色的线,变成了红色的点。
    许久,当李四回家有了一会儿后,他家的门被打开,一个黑色的小点提着粪叉向着远方追去。
    他紧赶慢赶,跑动跳跃,终于在太阳落山前,在被地平线上不断前进的黑暗重新吞没前,追上了红线,成为了红线的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