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无奈的选择
作者:铁拳羞羞   奋进最新章节     
    李奋的日子倒也正常,一切波澜不惊,他慢慢的也喜欢上了这样的日子。
    后来发生了一件事情,打断了这样的生活。不过有失去。就会有得到。
    让他所在的大康王朝朝堂上掀起波澜。
    今年的天气冷的也快,雪下的比往年早了很多,北方草原一场大雪,冻死了牛羊马匹,牧民减半,
    草原上的部落为了生存。他们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发动战争,来,维持生命,从而使得种族得以延续。
    10月中旬左右。北方草原上的匈奴。大单于,派了五万大军南下,
    让右贤王公孙明里带兵,右贤王公孙明里率军,一路南下,极速直达大乾王朝边境雁门关。
    雁门关对于对于大康王朝来说,是边境重镇,抵御北方匈奴,
    第一座军事要塞,战略意义极其重要,大康王朝常年在此驻兵防守。
    此时在雁门关守将刘卫的中军营帐里,左右两边的裨将牙将一脸严肃神情肃穆,等待着大将军的将令。
    突然,一名副将走了进来。朝着李卫拜了一拜。说:报告将军。
    根据斥候来报。匈奴大军,距离我雁门关还有五十里,此次匈奴来犯,
    领兵大将是右贤王公孙明里,大约5万多人。以骑兵为主。
    雁门关守将刘卫,没有接话,沉思了一会儿,抬头说:公孙明理。老对手了。
    这几年来跟他打打闹闹?总是他占上风。我们守城不足。还要兼顾当地的老百姓。我们没有骑兵,也没有马匹。
    副将点了点头。说:是啊,现在,该怎么办呢?5万多人来势汹汹。
    据说公孙明里也是一个位沙场老手,爱兵如子,军纪严明。
    在匈奴有非常高的声望和地位。深受匈奴大单于的器重。
    雁门关守将刘卫,犹豫了好久,一会儿,说:当下只能如此啦,来人传令。众将齐声回答道:手下得令。
    雁门关守将刘卫接着又说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今日敌寇来犯!
    我雁门关将士,必须履行职责全力以赴。命守城将士全力防守,不可懈怠,违令者,军法处置。
    同时派快马向朝廷飞报。请求援军和粮草支援。并告知陛下。
    此次敌军来犯和以往不同,寒冬腊月,请求陛下大力筹措兵器棉服。
    请陛下急速派遣援军,雁门关缺兵少将军备不足。
    此次我等必将舍身战死,请求陛下怜悯边关数万将士,和大康百姓。
    这时候副将又接着说道。公孙明里是匈奴老将,为人谨慎治军严谨,自幼熟读兵书。
    研习诸子百家,见多识广,精通十八般武艺,尤其是剑术更是超凡脱俗,是匈奴剑法第一。
    就连中原或者说在大康王朝论剑法,就没有人是他的对手。
    如今天下是数一数二的武林高手。在匈奴地位举足轻重,可以说是一位劲敌。
    有一位牙将,鼓起勇气。说:大将军手下有一计,可不费一兵一卒,退匈奴五万大军。
    大将军兼雁门关守将刘卫,突然一喜,紧张的说:你可知军中无戏言。
    如果真的有退敌妙计,请速速说来,他日若是退敌,你将是此战首功。
    本将亲自见陛下。为你请功。你与本将相处已久。你知道我不是小气之人。
    更不会抢手下将士的功劳,若能退敌本将雁门关将士,向你跪谢。
    有什锦囊妙计,请大大方方的说出来,我们一起商量商量,本将在大康王朝所有的百姓和雁门关守关将士向你致谢。
    牙将紧张的说道:大将军不必如此。太过严重了,属下何以敢当?
    为大康王朝效力是属下的职责。手下也是大康王朝的一份子,跪谢万不敢当,将军折辱手下了。
    副将又说到:既然你有妙计,那就说出来,将军坦坦荡荡,我们都是为国为民。
    只要退敌,一切都好说,我愿做你的马前卒。亲自护你周全。
    牙将有些激动地说。感谢大将军,感谢各位将军的厚爱和支持!其实我们都知道,
    这一次匈奴大军来犯的目的很简单。也很清楚。他们就是为了劫掠粮草物资。
    物资让他们过冬。到明年春天就好了。再就是女人和孩子。给他们做奴隶。
    所以末将这里有两个方案,第一,那就是适当的抵抗,
    然后的话把他们放进来,让他们劫掠一番,抢够物资。这些匈奴人就走了。
    第二,还有就是上书朝廷跟他们签订协议,给他们送一些过冬用的物品。
    再送一些白银,黄金,还有绫罗绸缎美酒佳肴。再给他们一些罪人的女眷。就可以了。
    这样我们就可以不费一兵一卒,不损失丝毫钱粮,就可以让匈奴大军退兵。其实末将也知道,
    如此这般,有损我大康王朝的威严。可是这场战争。我们没有打赢的希望。这样打劳民伤财。
    反而他们会要的更多,赔偿的更厉害,说不定还可以掠夺我们的城池土地。
    还有百姓富商,如果不打直接跟他们去谈,这样对我们也好。对他们也好,
    双方都没有损失。各位将军,你们意下如何?嗯嗯。
    雁门关守将刘卫的中军大帐中。异常安静,落针可闻。
    诸位将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脸上一片蜡黄,虽然他们觉得这位牙将的说法,有些丢人,面子上不好看,
    但是不得不说,他说的是实话,说了大家想说而不敢说的话,这样确实非常非常丢人。
    丢的是他们武将的脸面。武人的信仰。他们都是世代从军的军户。祖上都是由名将出身的。
    他们也是靠着祖上的功劳。才有了今天的地位。如此这般。作为子孙后代,愧对先祖,所以确实心有不甘呀。
    可是没有办法,他们大康,没有战马,没有铁器,就是到了冬天,
    包括现在,大战在即,好多士兵都没有棉衣。手上都起冻疮了,连武器都拿不了。
    你说怎么打仗?这些作为守将,雁门关大将军刘卫怎么能不清楚呢?比谁都清楚。
    是他不能不打,如果他不打。那这匈奴大康王朝还有。谁愿意去打。
    雁门关谁还能去守?将士们的性命怎么去保证?雁门关百姓,还有活路吗?
    这些道理他比谁都清楚。可是这些话他不能说。不管因为什么,他都不能说,
    因为雁门关他是第一责任人,这个无可替代。也不能推卸。
    可是他有什么办法呢?他只是一个守边关的将军,朝堂上的一些事情,他做不了主,
    还好,当今皇上,是一位明君。经过几年的蛰伏朝堂,已经发生了变化。
    朝廷的风气也有所改善,可是有些症状是在病根上还需要慢慢来,
    当下匈奴5万大军来犯,事关重大,再说了,这一仗目前还真打不起。风险太大了。
    对于这个事情怎么解决?他只能如实上报朝廷,请皇上根据事情圣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