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走马夏家塘
作者:旧檀   古邑侠踪最新章节     
    话说这秦时月为追踪“露不沾”俞水容的踪迹,听了燕自立的指点,决定穷追到底。他请示庄厚德并得到同意后,出于工作需要,也为顾及自身安全,便带上了张小薯,扮成做生意的主仆二人,在除夕那日一早,分头骑上黄膘马和黑马,并辔沿云龙江溯流而上。
    他们先到百花谷时月母亲那里转了一下,然后经过将台山,在渚东过渡到对面的窄流,然后一路问讯而进。
    有个老者听说他们要去夏氏塘,笑着打趣:“小后生,到那边可是去相亲的么?”秦时月勒住马,笑吟吟地问:“老伯,为什么这么说呢?您老一下子就能看出我们的心思来?”
    老者抹了把嘴说:“若要大姑娘,樟坞夏家塘。这可是本地出了名的古话。”
    “是吗?”秦时月微微一笑说,“老伯真是火眼金睛,晚辈正是要去那里拜访一位女子呢!只是听人介绍,也没看到过,不知道有没有像人家说的那么好看。”
    老者收了笑容,侧目而视,说:“哦,真是这样的么?那小后生要去看的,莫非是夏菱姑娘么?”
    时月看了下小薯,眨了眨眼,转头对老者说:“正是,正是,原来她名气这么大哦,连您老人家都知道她!只是不知道到底怎么样,很想去拜访一下,请问她住在哪里?”
    老者于是如此这般地向他介绍了一番,听得秦时月不住地点头,还从兜里摸出一块银元赏他,喜得老者连连作揖致谢。
    秦时月探得夏菱所住,不由得喜上眉梢,按照老者所指,放马疾驰,一盏茶功夫,已来到一片千年古樟前。
    这些樟树,总有几十棵之多,每棵树都需要多人合抱,排列在散发着幽暗光泽的青石板路两侧,将天空都遮蔽得严严实实。
    秦时月想,所谓的樟坞,大概就是山坞里有这些千年老樟之故吧,名字真是出自实景。
    穿过光线暗淡的古樟林,眼前豁然开朗。一边是云雾缭绕的巍巍高山,山脚隐隐绰绰的有几处屋舍茅棚。另一边侧是低丘环抱,当中一带曲曲折折的碧水,两侧镶着芦苇荡,泛着梦幻般的灵光。
    会不会是夏氏塘到了呢?秦时月找个路边农家一问,果真就是,还告诉了他夏菱姑娘所在的地方。
    村人朝那低丘下的水面一指说:“喏,就是那里,到水边往右,朝南的第二间瓦房,门前有一棵梨树和枣树的,就是。”
    秦时月想,有梨树就容易找,因为它不落叶。枣树虽然11月后已经落叶,但那多刺的瘦骨嶙峋的枝干,他认识。
    于是,过一会,他就站在那一片湖蓝色的秀水前了,在第二间屋子跟前的西首,果然并排立着两棵树,一株瘦硬无叶,一株青枝绿叶,状如一位丰满的少妇,依止着一名精神矍铄的老妇。
    小薯不解地看看他,说:“团长,会有人么?而且,这个夏菱是你要找的人?”
    秦时月说:“没烟,不等于没人。人么,是,也不是;不是,也是,”然后低声跟小薯解释说,“不管是不是,她总是这一带的人吧。这里的村子都这么小,四五个村总共也就几十户人家,还能不知道彼此?所以,找到了她,也就能找到俞水容的女人。”
    小薯连连点头,轻声说:“秦大哥,真是服了你了!”
    秦时月将食指竖在嘴唇边,示意张小薯别作声。两人蹑手蹑脚逼近房子。
    时月让小薯拔枪把住大房的窗户,自己上前走到小房正门,轻轻一推,门“吱——”的一声轻响,开了,里面现出一个布衣女子的背影,正在灶前往锅里倒水。
    时月一个箭步上前,一手捂住她嘴,一手以中指顶住她后腰,悄声说:“你是夏菱姑娘吧?”
    女子浑身一激灵,僵在了原地。
    秦时月拿眼一瞄锅里的米,轻声说:“我找你梨洲来的男人,有急事。他在哪,快带我去!”
    女子想挣扎,他用手指戳在她后腰,说:“我知道他在。你一个人不需要这么多米的。”
    他感到女人的腰一松,于是用手指顶着她来到室外,走到大房门口,让她开门。女子慢慢将门推开,秦时月将门完全推开,看眼前并无人影,才将女子一把推进里面,然后迅速将门关闭。
    女子将手往后一甩,喝了声:“你想干什么!”一边对秦时月怒目而视。
    时月一看,内心禁不住喝彩。只见她眉头微蹙、星眼含嗔之时,却展露出一种别样的美丽之态。
    秦时月将驳壳枪拔出来端在手里,迅速扫视门后、窗边、床上、床下、屋顶,没发现人迹后,才说:“放心,没想干什么。”
    他用枪正面逼住女子,说:“刚才顶你的是手指,现在这可是真家伙。‘露不沾’俞水容在哪里?老实讲来,饶了你们性命,否则,小心我手里的枪走火!”
    女子怔在那里,两眼看着他,双眸盈盈欲语。秦时月打量她,只见她虽身着灰白布衣,但目如深潭,眉若贴柳,杏脸桃唇,好一个标致的村姑哦。
    他正打量间,只听“吸答”一声,对面那两处“深潭”里的泉水开始漫溢而出。
    秦时月心一软,说:“别怕,只要说实话,我保证你俩的安全。”
    女子说:“客人说话算数?”
    秦时月说:“当然算数,我以人格担保!”
    女子于是说;“那我带你们去。千万不要伤害他,他是个好人。”
    秦时月问:“他在哪?”
    她用手一指门外,说:“山上。”说完开了房门,径直走到秦时月的马前。
    秦时月问:“需要骑马么?”
    她目光盈盈地看着他,点点头。
    秦时月纵身一跃上了马背,刚想弯下腰拉她上马,早见她已伸出手来抓住他的手,然后熟练地在马蹬上一踩,身形敏捷地坐到秦时月后面,然后抱住他的腰。
    仅凭这个动作,秦时月就知道她是经常在骑马的,而且还经常让人带着她骑马。
    小薯骑马跟在后面,两骑一前一后,往南山而去。
    眼前好一片大山,中间高,两边低,曲曲折折拉出锯齿形的山脊线。而山脊线不止一道,而是有三四道,峰峦层层错开,呈现出一派重峦叠嶂、复水重山的意境。雨过初晴,峰峦之间升腾着袅袅云雾,恍若仙景一般。
    随着坡度的上升,夏菱不知不觉抱紧了眼前正在专心御马的小伙子。
    时月忽然间感受到背上的温暖和柔软,初时不知为何物,后来低头看到腰间一双纤白的小手,才意识到背后驮了位姑娘,一下子竟有些心慌意乱,心想,啊呀,这东西,啊呀……
    可他越是心慌,越是能感觉到它的存在。一会儿顶上来,一会儿又离开,搞得他心猿意马,心跳加剧。
    好在山道很快变得又小又陡,他必须专心看路,掌控方向,同时嘱咐后面的小薯要注意安全,这才让他分散了对背上之物的注意力。
    经过许多个“之”字形的山道后,前方终于出现了几处茅檐,村口一棵很大的梓树下,有面天生的石壁,上面凿着三个斗大的黄庭坚体行书:棠梓上。
    他想,终于到了,自己也可以解脱了,于是急忙跳下马,再接应夏菱下马。
    看着这位身姿窈窕的小姐姐,想到刚才背上的体验,心里生起一种莫名的害羞感。
    他这才意识到,如果单纯从两性关系讲,他在这位长自己六七岁的女人面前,还只是个小孩罢了。
    旧檀有《佳人》诗曰:
    若要大姑娘,
    樟坞夏氏塘。
    樟撑坡顶上,
    人立水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