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流民
作者:法半夏   九宁传最新章节     
    查看了水泥灰质量后,又去看了砖头和基石,古代的砖头更大更重,呈灰色。
    配上水泥,应该更加坚固。
    “走,咱们去找大勇叔,点一部分人出来。”
    于是找到秦大勇和陈武,点了一半的人来建围墙,一半的人去巡逻,半大的小子们没事儿了也来帮忙!
    “主子,这修建围墙可还是按之前的规矩交付银钱吗?”
    “嗯,这围墙修建的是咱们自己的活,人家帮忙,自然不能白帮,得给,还是老规矩,以前给多少,现在就给多少。”
    “诺,还有一事请主子明示,护卫队的人在咱们这儿吃粮,可今儿那些物资储备队的小伙子也跑来好些个打饭。这样下去粮怕是不够。”
    “小年轻们回地窖去吃,我一个人如何供的那么多人吃?这事儿,贴出告示去。”
    “诺!”
    “等等,你把这事儿给村长说一声,让村长去说吧。”
    “明白了,属下这就去。”
    当天夜里寒风凛凛,河床那边儿执勤的护卫队,都能听到结冰的声音。
    一个个把家里最厚的棉衣都穿上了,还是冻得不行,手套和帽子也没有。
    耳朵鼻头都冻的发疼,不住的搓着手,一共八个人,两两结对巡逻,此刻实在受不住,忍不住开始抱怨:
    “你说人家都在睡觉,咱们大半夜的跑这儿来挨冻,真是找罪受!”
    “可不嘛,也不知道那流民啥时候来呢,可别到时候流民没来,咱们自己个儿倒是被冻出个好歹来了。”
    “要我说,村长也是,听得那黄毛丫头胡说八道。”
    “可咱说话也不算呀,大家伙都跟着走,就咱们不,那不落得跟秦大海家一样了么?行了,快回去烤烤炉子吧,我看这儿也没什么人,能从河面上穿过来。”
    “可其他人?”
    “管他们作甚,咱俩出来也有一阵了,回去暖和暖和,不会有啥事儿的!”
    两人悄悄地往火炉房跑去。
    陈文见有人回来,立马上前查问,见是自己村里护卫队的人回来,忙上去问:“其他人呢?怎么只你们回来了?”
    “哦,我们过去的早,其他人刚去执勤,换了我俩来暖和暖和!”
    陈文点点头,放他们进去暖身子,自己朝着河边走去,毕竟离的近些。
    其他三队人,只见到了两队人,还有两队不见了,陈文一琢磨就明白了,刚刚回去的两人怕是根本没有接替他们,而另外一队只怕是也跑回去躲懒了。
    就在这时,陈文忽然发现河对面的林子里隐隐有亮光闪烁,立马找到一棵大柳树爬上去观察。
    河面足有几百米宽,好一阵子才看清,确实有火把,但那火把之处一直在林子里,但是否有人悄悄接近河面,陈文看不太清,毕竟河面足有几百米宽,离得太远,夜色又黑。
    只这样,陈文也不敢耽误,立马趴下去,找到其余两队人,说明情况,让他们注意着河面,先不要打草惊蛇,自己则回去通报。
    “怎么了?”桑赞正为季九宁守夜,见到急匆匆跑回来的陈文。
    “快回禀主子,河对面有人,看火把数至少也有四五个,我已让护卫队的人盯着了!”
    “可主子现在正睡着,这样,你多派些人去河边守着,现在已经寅时一刻了,很快天就亮了!”
    “那,万一对方摸黑过河呢?”
    “那河也不是那么好过的,虽然已经结冰,但他们想安安稳稳的过来,可没那么容易,何况真来了,咱们又不是没准备,快去吧,我去调人。”
    “行,我马上就去。”
    陈文离开后,桑赞也去做了安排,命令两名部下暗中查探一下四周情况,又调了两个小队过去河边蹲守,以防万一!
    直到天蒙蒙亮时,两名部下来报,四周围暂时没有什么发现,且河对岸的火光也不见了。
    两人的说话声很轻,但还是把季九宁吵醒了,她穿好衣服问道:
    “桑赞,怎么了?”
    “主子,寅时陈文发现河对面的林子里有火光,火把数初步断定有四五个左右,属下连夜派人过去那边儿盯着了。”
    “嗯,其他地方呢?”
    “暂时无恙。”
    “好,打今儿起,先建碉楼,四个角一边一个!咱们的围墙也要加紧。”
    “诺。”
    几百号人一起干活,张氏和刘氏也从地窖里出来,一起帮着顾婶和李婶做饭。
    还在工地附近搭建了两个大篷子,碉楼处一个,围墙处一个。
    分别在里面架了两个火炉,谁受不住寒,就进去暖和一下,吃饭也在里面。
    倒是让大家伙缓和了很多,没那么受罪了。
    加上季九宁给大家安排的吃食很丰富,量也足,一时间倒也没谁抱怨。
    反而都挤着干活,毕竟除了给吃饭,还给银子。
    连着七八日,碉楼终于建成,然后魏宁威带着秦老二,和村长的儿子秦眠一起,在外面又加固了一层水泥。
    顶上还用张家父子的木匠工艺搭了楼塔,外面用水泥加固,属于小二层,底下四面开,燃篝火,便于巡视,而顶楼严密,四面各一个小口,安全又隐蔽,还便于伏击。
    村口的两座碉楼一起,弓箭和刀具也已经全部到位。
    陈文在护卫队和储备队里挑选出来二十八人,亲自教射箭!
    轮流在碉楼里执勤。碉楼顶部还安装了两个火炉,热乎乎的碉楼,成了大家争先恐后争着要去的地方。
    围墙也已经建的差不多的了,水泥还未上完,大门还没装上,张家父子建议季九宁做一个门楼。
    季九宁嫌费时费力,又怕其它地方材料不够,只让做了简单的木质门楼,没想到的是,张家父子手艺了得,利用榫卯结构,做了一个全木质门楼。
    韩福生他们之前上山坎了好些木头回来,正好用到。
    “怎么样?小东家,您看着可还行?”韩福生瞧着眼前的高墙和威严的门楼,满脸喜气。
    “嗯,不错,给张家父子五十两银子,另外再给二十斤粮!”季九宁也是满心欢喜。
    “诺!属下这就去。”
    咚咚咚……
    就在这时,突然有敲锣声响起,接着就有护卫队的人从村口处跑来,一边跑,一边大喊:“不好啦,不好啦,来人了,好多人!”
    “全员警戒!”打谷场上正在训练的陈武也听到了敲锣声,立马高声大喊。
    所有人听到声音都愣了一下,心慌了几秒钟,好在有小队长和陈文,陈武等主心骨,很快找到组织,定了心。
    快速集结,按照之前的分派归队站好。
    两座碉楼上各站着一名桑赞的部下,手中持有弓箭,对准村口处接近的人们。
    队伍拉的很长,四散奔逃而来,还有去向康柳村方向的,那边儿的人数似乎比拥向福暖村的人数量更大,远远看去,足有上百数。
    “主子,流民来了!起码有七八十人之多。”
    “上楼看看。”
    两人踏上刚建好的门楼,就看到距离村口还有几百米处,有人跑了过来。
    个个都灰朴朴的,衣衫褴褛,大冬天的,他们拖家带口的往前跑,倒了再爬起来,仿佛身后有狼,不,是眼前有生的希望!
    “主子,该怎么办?”
    “去让陈武派人把流民拦在村口外面,让流民等着!若是谁敢轻举妄动,就杀!”
    “诺!”韩福生离开后,桑赞就来了。
    “主子,流民来犯,大批流民目前去了康柳村,来我们这儿的也有上百了,后面还有人不断跟来,如今看来县城里已经乱了,若是我们只拦着,只怕只能拦一时,时间久了,怕是以我们如今的实力,很难。”
    “不难,我有法子,走,先去看看流民的情况。”
    “小姐?两位少爷还在外面,我和姗鸾姐姐去找回来。”樱珠跑了过来。
    “去吧,注意安全。”
    说罢,季九宁回去院子里,拿了一个铁片子做好的喇叭,桑赞见了很是好奇,但眼下情况紧急,也没多问那是什么,就带着季九宁去了村口。
    两人过去的时候,陈武已经带人堵在了村口,陈文带了十名弓箭手更是站在最前面!
    个个拉弓搭箭对准往前来的流民!
    那些流民跑近前才看清形式,慢慢放缓了脚步,后面跟上的人也都停下来,站在一起,看着前方村口搭箭拿刀的村民,一个个眼里的亮光很快变得灰暗,最后满脸都是绝望与不甘。
    越来越多的人跟他们站在一起,最后他们还是一步一步迈开腿往前走。
    城门处被射杀时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哭喊声震得耳朵现在还闻闻作响,鲜血溅了满脸,分不清是谁的!
    眼前看到箭,他们本能的就害怕!
    可他们没有法子,已经好几日没有吃东西了,而且好不容易活下来,看到有村子,只想活!
    还有活下来的小孩子瘦的皮包骨,灰头土脸,怯怯的躲在大人身后,紧紧抓着大人的手和衣角,一点一点的往前挪。
    他们都穿着单薄,寒冷的北地气候让他们更是雪上加霜。
    季九宁看着这一幕,心头具震!之前门源县地震时,她也逃难过,也见过大批灾民逃难,避祸找出路的,可眼前这些人的情况着实狼狈,心酸。
    还是季九宁第一次看到如此残酷、真实的古代逃荒场景!这不是史书上的文字,而是活生生的流民!
    那种心酸忍不住让她红了眼眶,这北地不必南方,如此寒冬,若是没有好的归处,他们怕啥很难熬过去。
    嗖!碉楼上射出一支箭,落在那群流民前面一米处,那些流民立马停了下来!
    “主子?”桑赞皱眉,他离的主子这样近,能感受到主子刚刚气息乱了。
    季九宁吸了吸鼻子,正要上前,村长和里正跑来了,两人气喘吁吁的过来,看着对面黑压压的人群,身子晃了晃!
    艰难的转头看向季九宁:“丫头,这?怎么办?”
    “放心,我来解决!”坚定的回答,不止给了村长和里正吃了定心丸,也让拿着武器的村民松了一口气,毕竟他们还未真正的杀过人,也没见识过这样的场景。
    桑赞握紧手中的箭,亦步亦趋的跟着季九宁身后,做好她的贴身护卫。
    季九宁抬起喇叭对着几百米外的流民说到:“你们远道而来,一路辛苦。现在冷静的听我说,我是这个村子的主事人,你们若想吃上饭,不受冻,就全部无条件听我命令。能做到者站在右边,不能者站左边。我给你们两个时辰的时间考虑。”
    “若是谁敢在此期间,擅自往前走一步,弓箭手就会直取尔等性命!”
    季九宁的话音未落,对面就开始闹哄哄起来,他们交头接耳的开始讨论起来,倒是没有人再往前移步。
    他们不知道小女孩拿的什么东西,也不清楚她是怎么做到的,反正她的声音,她的话那些站定的流民全都听清了。
    而他们身后,还在往过走的流民,却在看到他们被堵在村口,停滞不前后,纷纷改道去了康柳村,因为他们大老远的看到流民们纷纷跑进了康柳村村里,也没见被堵在外面。
    季九宁转身登上碉楼,看向远处,把流民改道看了个清楚,甚至也把康柳村的情况看了个清楚。
    村里鸡飞狗叫,乱做一团,虽有防范,但没什么大用,那些流民虽然不济,但是泼了命的抢,也够让他们应付。
    叹气后,季九宁又扫了一眼她眼前的情况,流民开始慢慢战队,右边的人越来越多,左边一个人没有,倒是有一部分人退出队伍,涌向了康柳村方向。
    她下了碉楼后,和村长里正,秦大勇,韩福生等人一起商量:“村长爷爷,我们在村口给他们搭四个帐篷吧,一个帐篷里放两个暖炉,先把他们安置下来,正好建碉楼打的灶台还在,就在那边熬粥,让陈武带着护卫队的人过去定规矩,然后挑几个表现好的人带过来,问明情况,再做下一步安排!”
    “可若是他们全部留下,我们粮食也不够啊?这离明年秋收还早着呢!接不上粮,我们也完了。”
    “是啊,以前还能买粮,如今怕是无粮可买了。”
    里正和村长一时愁眉不展。
    “无妨,桑赞,连将军那边儿,可有来信?”
    “连将军现在因流民冲击北地,走的慢些,但他的手下已进入汴京城,在城里粮铺关门之前卖下一千斤粮,囤起来了。”
    “好,汴京城离此处不远,我们这边儿的粮食暂时也够了,日后这些人稳定下来,选些好的送去让他带着。”
    “诺!属下即可去传信。”
    “不必着急,先看看情况再说。”
    里正和村长互相对视一眼,没再多问,按照季九宁的打算,下去准备东西去了。
    季九宁将秦大勇叫住了:“大勇叔,你来一下。”
    “你说九宁!”
    “翠萍姨一家,现在什么情况?你们之前可通过话?”
    “难为你还能想着她们,咱们藏地窖的当天夜里,三弟就连夜去了一趟郭家村,给他们提了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