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火炉三
作者:法半夏   九宁传最新章节     
    面对村长的询问,季九宁笑着解释道:“这个火炉可以更好的散热,烟通过炕道也可以让土炕长时间保温;木炭是用木头做出来的,能够长时间燃烧,没有浓烟,只要定时放入火炉里,保持火炉燃着的状态就可以。
    另外就是时间久了炉底会堆积炉灰,所以要经常清理掉这些灰,保持火炉里通风,这样就不会灭。”
    当季九宁简单解释完后,火炉也已经越来越热,屋子里的里正已经脱了大衣,此刻盯着一脸不可置信的村长说道:
    “这就是我为啥急急忙忙陪着宁丫头来给你送火炉的原因。咱们北地啥情况你我最是清楚,这火炉,事关多少人的性命呐!宁丫头这回是立大功了!”
    话说到这里停下,只等着村长反应。
    季九宁却笑着道:“村长爷爷,里正爷爷,功不功的九宁不懂,咱们用的暖和就行,那两位爷爷先聊,我把炉子给张奶奶送去,若是您二老有什么需要问我的,去家里找我就成,九宁和弟弟们能在此安家也是缘分,九宁定知无不言。”
    村长这时终于回神,听到季九宁的话,长长的舒出一口气。
    “好好好,宁丫头,你先去。”
    出了村长家,季九宁直奔秦家,一路上遇到好些村人相看,个个都盯着板车上的东西好奇。
    但是介于季九宁之前暴打王莲花的印象太深刻,一时间也没什么人上前询问。
    快到秦家门口的时候,遇到从粮场拉回稻草的秦大勇。
    “九宁来了?你这车上是啥?”
    “大勇叔,这是火炉,我自己做的,装家里用暖和。”
    “火炉?”
    秦大勇正好奇呢,院里听到声音的张氏就出来打开门了,一见季九宁赶忙上前:
    “九宁啊?快进来,刚才你二婶儿还念叨你呢,哎呦,这车上是啥呀?”
    “张奶奶……”
    还不等季九宁回话,秦大勇就说了一句:“九宁说这是她自己做的火炉。”
    几人一边说一边进了院子,秦大勇去卸下稻草,秦家老二出来将火炉和车上的木炭提到张氏的屋里。
    按照季九宁的示意将火炉装好,季九宁一边操作一边给张氏等人讲解,看着火炉一点点热起来,张氏和秦家人都新奇又激动。
    等秦老爷子和秦老三进来的时候,屋子里已经暖烘烘的了,火炉也已经烧的肚子泛红。
    秦老二赶忙问季九宁:“九宁啊,这东西你还有吗?多少钱一个?二叔再买一个!”
    季九宁笑着道:“有的,市场价八百文一个。”
    她把之前买来的所有废铁都做成了炉子,除了魏家那个,又送掉三个,家里还有十五个,另外她还做了六七根烟筒呢。
    张氏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九宁,这个奶奶也不白要你的。”
    要知道在偏僻贫瘠之地,一贯钱够一家子花销一个月了。
    八百文,那真是能买好些东西了。
    但他们看着火炉,也很清楚,在北地这个意味着什么,那就是生命。
    秦家老二看向秦老爷子和他娘正色道:“爹娘,我想给莲儿屋里放一个,天马上越来越寒,她刚出月子没多久,孩子也还小,我怕她们娘俩受不住。”
    秦大勇和秦老三对视一眼也说道:“咱们今年收的粮食还行,除了交上去的,还剩下不少,够咱们接上明年的,多余的银钱就给各屋里添个火炉吧。”
    季九宁见这一家子为银子犯愁,当即笑呵呵的道:“秦爷爷,张奶奶,你们拿的话,一个按五百文算,每个火炉再送二十斤木炭。你们先商量,我先回家,怕是村长和里正一会儿要到我家来了。”
    秦大勇立马问道:“你给村长和里正家也送去火炉了?”
    “嗯,因为离得近,先去他们那里送的。”
    几人对视一眼,张氏送季九宁出门。
    果不其然,回到家的时候,村长和里正已经等着了。她赶忙为两人倒了热水,三人围着火炉坐下,村长开口道:
    “孩子,能跟爷爷们说说吗?你以前不是在卞桥那边儿吗?那里地处南方常年温热,你这东西是哪里学来的?”
    关于这个季九宁早已想过,此刻对上两位老人探究的视线解释道:
    “之前我在一本杂书上看到的,就试着做,没想到成功了。”
    见季九宁这般说的简单轻松,两人一时也分不清真假,季九宁接着道:
    “我与弟弟们初来北地,听容娟姐姐说这里的冬日寒冷彻骨,甚至有冻死人的时候,所以我也担心弟弟们年幼扛不住就试着捣鼓,花了些银钱购置了铁料,这才做成。
    两位爷爷和秦家与我有恩,九宁能回馈的也就这个了。您二老进来也看到院子里的火炉了,我这里还剩下十几个,若村长爷爷有安排,九宁就交给您安排便是。”
    一番话说的村长和里正两眼泛红,不用伸手在小丫头头顶摸了摸,欣慰道:“宁丫头,你做的这火炉可是会救无数人的命,在咱北地更是可贵之物,爷爷不会让你吃亏。但是这事儿不易传开,你年纪太小,又无家族庇护,若是被人盯上反而会给你惹麻烦!”
    “九宁明白。”季九宁点点头,怀璧其罪的道理她还是懂得。
    “这一个火炉你打算卖多少钱?”里正问道。
    “八百文,连料带手工费,我专门在院子里搭了火灶,烧铁制炉,只要有料,我就能做。”
    “既然这样,那就你来做,村里来负责卖,你觉得可行?你放心,火炉之事,我和你里正爷爷也会尽快上书交到县衙,报给上头,等上头嘉奖文书下来,你就可以自己做主了,到时候有了朝廷做主,你也能相对安全些。”
    “村长爷爷,我出火炉,您和里正爷爷负责售卖,一个火炉给您们分二百文,大家伙定多少都找您就是,九宁只管做。至于朝廷下来,估计我得把制作方法呈上去了。”
    “哈哈哈,好孩子,你这丫头是个心善的,也是个干事儿的!那我们老哥俩就领了这份差。放心吧,有村里做主,不会有人找你麻烦。”
    看着村长和里正笑得合不拢嘴,季九宁也点点头,她笑着继续说道:
    “初了火炉,我还有一样东西一起卖,就是这木炭!一斤木炭十文钱!”
    “这等稀罕物,十文倒是不贵,这样普通农户也能用的起,主要是省,还燃的久,也没烟没味儿的。”里正不由感叹一句。
    季九宁接着道:“我也不满二位爷爷,这木炭的生意,我打算和秦家一起做。至于火炉得事儿,如果需求量大的话,我一个人肯定也是忙不过来的,九宁倒是有个想法,不知两位爷爷可愿意采纳?”
    “噢?说来听听,这可是技术活,大把的赚银子买卖。”
    “您之前也说了,我年纪太小,对我来说不见得是好事。倒不如由村里主办,建个制作工厂,材料和技术方面我来支持,只需村长爷爷和里正爷爷挑选一些村里能做工的人来,一个人一天给二十文工钱。这样子,大家手里也有钱赚,产量也能提上去。”
    “这主意好啊!”村长眼睛一亮。
    里正也激动的说道:“这可是大家双赢,不,是多赢,人多了,别人想窥见一二也得掂量掂量,宁丫头你可真聪明!”
    被夸了的季九宁只能假装憨憨的挠挠头表示道:“嘿嘿,我也是受您和村长爷爷启发才想到的。”
    三人又将细节商量一番,村长和里正才离开。
    小时和小辰捂着肚子叫嚷:“姐姐,我们好饿!”
    季九宁这才发现不知不觉已经过了中午。
    安抚了两个小家伙,立马进到厨房,之前买的红薯蒸上,又炒了豆腐白菜。和面又烙了四五张薄饼子,三人卷着菜吃。
    吃完饭,季九宁倒了热水给两个小家伙喝。
    喝着热乎乎的水,吃着热乎乎的饭,住在热乎乎的屋子,高兴的两个小家伙直拍手。
    对于这个计划,早在决定买铁料的时候就已经想到了。
    这里的苦寒,缺的不仅仅是粮食,还有民生。
    而他除了要把这两个小家伙好好养大成人,还要发家致富,更重要的是,他要建立属于自己的势力,以防有一天身份被揭穿的那天,能够自保。
    何况他答应过过真正的季九宁,所以即使不能报仇,起码也要弄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才行!
    所以必须快速的成长起来才可以以防万一!
    咚咚咚!
    门外传来敲门声:“九宁,在家吗?”
    “张奶奶?快进来。”
    张氏手里端着一个盆子,上面盖着竹盖子,进了屋里,一股暖意把她包围。
    看到小时和小辰笑着将盆子放到桌上:“小乖乖们,快过来看张奶奶给你们带什么好吃的了。”
    “张奶奶~”
    两个小家伙欢喜的扑向张氏。
    盆子里有炸好的面花,五个白面饼子,五个苞米面饼子,还有六个油炸的糖糕。
    这可算是贵重的吃食了,季九宁惊讶的看着张氏,只见张氏笑呵呵的掰开一个白面饼子给小时和小辰,一人一半。
    “明儿就是妞妞的满月了,今天准备的吃食,趁着热乎先给你们送来,明天办席忙的很,怕是也顾不上你们几个小的。”
    “原来是妞妞满月呀?那真是恭喜张奶奶了。”
    “谢谢你九宁,那个火炉太贵重了,也很及时,就是明天家里人多,进进出出的容易凉,你二婶带着妞妞,怕她们娘俩受不住,所以商量着跟你这里再买三个火炉,你看成不?”
    “张奶奶您客气了,您让二叔过来拉就是,别说三个了,只要我有几个都成。对了,我还给翠萍姨留了一个呢,她明儿是不是要来?正好让她走的时候带上。”
    张氏眼泪听得眼泪汪汪,一双皱巴的手止不住擦拭着眼角。
    季九宁笑着赶忙打岔:“张奶奶,我手笨,这俩小家伙还能长胖,全凭您给的吃食呢,您看看他俩这样,吃得跟小猪猪似的糊了满脸。”
    “姐姐此,好甜啊,有糖糖。”小时把饼子递到姐姐嘴边。
    小辰也学着哥哥的样子塞给张氏:“张奶奶不哭不哭,吃饼子,好好吃。”
    “哎,小乖乖吃,奶奶在家里吃过了。”张氏擦了泪,心里暖暖的。
    “九宁明天一早记得带着小时和小辰去张奶奶家里吃饭,中午啊还有席面要吃呢,你翠萍姨一家明儿上午也就来了。”
    “唔,虎子哥哥,姐姐我们要见到虎子哥哥了吗?”
    “嗯,好,张奶奶,我们明天一定去,需要我帮忙的地方尽管说,火炉,您待会儿就可以让二叔过来拉,您先用着,钱不急的。”
    “好,那张奶奶就不跟你客气了。”说罢站起身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