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钱要赚,事要干!
作者:青铜剑客   盛唐华章最新章节     
    天色未亮,李瑛早早的起床。
    他必须提前赶往大明宫,因为除了给李隆基贺寿之外,他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把汪伦种植的西瓜送上宴席。
    由于端午节过后才播上种子,历经三个月的成长,直到八月份,长安城北漫山遍野的西瓜才逐渐成熟。
    根据汪伦统计,一亩地大概能结二百多个西瓜,一千八百亩就是接近四十万个。
    半个月之前,李瑛悄悄出城视察了一遍。
    只见这些西瓜大小不一,小的大概跟儿童脑袋差不多,大的能有十来斤;形状也不够圆,许多都是椭圆形的,而且也不够甜。
    但即便这样,李瑛依旧认为能够在这缺少水果的年代卖爆。
    这种多汁的水果一定会让那些天天啃着苹果、嚼着油桃的长安贵族们爱不释口,一定能风靡市场。
    唯一的遗憾就是种植的太晚,销售期太短,最多也就能卖到九月初。
    天刚拂晓。
    汪伦用五辆马车拉着昨天精心挑选的两千个西瓜,从景阳门进城送往大明宫,但还没靠近丹凤门大街,就被巡街的金吾卫拦住严厉告诫。
    “闲杂人等,不得靠近大明宫。”
    “呵呵……军爷通融一下,我等不是闲杂人等,而是来给太子送瓜的!”
    汪伦笑着施礼,飞快的挥刀把一个西瓜切成了十几瓣,“诸位军爷尝尝。”
    带队之人正是已经升职为金吾卫长史的颜杲卿,他接过西瓜咬了一口,只觉得清爽可口,连连夸赞。
    “不错、不错,这瓜确实好吃,这是什么瓜?”
    汪伦笑眯眯的道:“这是从西域都护府传播过来的种子,因此叫做西瓜。”
    颜杲卿边吃边问:“你为何说是给太子殿下送瓜,而不是给圣人送瓜,不是给其他皇子送瓜?”
    “我这些西瓜可是花了大价钱栽培出来的,是太子花钱购买的,我们老百姓可没义务给圣人送贺礼。”
    汪伦一脸市侩的模样,“每个西瓜售价一百钱,两千个西瓜二十万钱,我还得找太子付钱哩!”
    “一百文?”
    颜杲卿不由得蹙眉,“这也太贵了吧?”
    汪伦不屑:“这还贵?一斤荔枝市价五百钱,我这西瓜平均一个十斤重,一斤才相当于十文钱,哪里贵了?”
    “这样一比,倒也不是很贵。”
    颜杲卿马上被现实打了脸,上次在街上给儿女们买了五颗荔枝,花了一百多钱,把婆娘心疼的絮叨了好几天。
    那么小的荔枝,孩子们一口就吞了下去,相比之下,这西瓜简直是物美价廉!
    “卖给我一个。”
    颜杲卿摸了摸荷包里的碎银子,“我这里有银子,可否?”
    汪伦叉手道:“这位官爷,马车上是太子指定要的两千个西瓜,小人多赠了五十个作为备用。你要是觉得好吃,小人可以送你一个。”
    “但如果你到集市上买,一百钱肯定买不到,这价格少说也要翻一番。”
    颜杲卿回头望了望身后的金吾卫,改变了主意:“还是算了吧,你的店铺在哪里?回头我让拙荆去买。”
    汪伦如数家珍般道来:“小人的店铺在平康坊、崇业坊、青龙坊、开化坊都有,名字就叫做‘汪记百货’。若是大人去提我汪伦的名字,伙计们定然给你优惠。”
    “谢了!”
    颜杲卿闪到一边,示意金吾卫让路。
    车队顺利的进入了丹凤门大街,在距离丹凤门二里路的时候又被监门卫的队伍拦下。
    “来者何人?”由二十人组成的巡逻队伍手持长戈,满脸警惕。
    汪伦叉手道:“奉了太子殿下的命令来给圣人送西瓜贺寿。”
    “可有公文?”带队的火长问道。
    “太子殿下已经去找光禄寺的官爷开具公文,稍后就会送来。”汪伦露出讨好的笑容。
    “无公文不得入内,在此等候。”
    火长一挥手,二十名禁军把五辆马车拦了下来。
    就在这时,诸葛恭骑马赶到,手里拿着李瑛刚刚找光禄卿裴敦复写好的公函赶了过来。
    “光禄寺的文书在此,着商户汪伦将西瓜由望仙门送进大明宫。”
    监门卫看过文书之后,方才放心:“进去吧……”
    “多谢!”
    汪伦叉手道谢,催促五辆马车加快速度。
    ……
    今天的盛宴由光禄寺和鸿胪寺联合主持,光禄寺掌膳食,鸿胪寺掌礼仪。
    因此这两个部门从上到下,接近一千多人彻夜未眠,一个个忙的焦头烂额。
    不等天亮,大明宫附近的街道已经是车满为患。
    全国各地的官员们或者亲自来长安为圣人贺寿,或者派遣使者来献上贺礼,只把大街小巷堵得摩肩接毂,喧嚣嘈杂声直冲云霄。
    李瑛给汪伦开具了供货文书之后并没有急着回家,而是直奔今天举行盛宴的延英殿去熟悉场地。
    大明宫里灯光通宵达旦,上千名官吏忙的马不停蹄,也没人敢问太子为何来的这么早,李瑛不动声色的来到了延英殿。
    按照李隆基的要求,入京的官员凡是七品及以上,俱都可以到延英殿参加国宴。
    七品以下的使者去皇城光禄寺吃饭,各地官员们人可以不来,但是礼物却必须到。
    当然,如果你不想要前途了,也可以不用送礼。
    内侍省宦官们手里的小本本会清楚的记着哪个官员送的什么贺礼,保不准哪天李隆基心血来潮就会查账。
    延英殿的宴席分为内筵和外筵。
    殿内俱都是一人一张桌案,如果有夫人跟随,也可以两人共坐一桌。
    桌案都是长方形的,屁股下面坐的是胡凳。
    有资格进入内筵的都是三品以上的官员,或者是王爵、公爵、侯爵。
    三品以下的官员全部都到殿外就坐,四品的官员依然可以享受单人单席的待遇。
    而五品到七品的官员则只能到台阶下面的八人桌入座,整整齐齐摆了三百桌,头顶用篷布撑起来遮挡阳光。
    在延英殿的中央设有一张醒目的金色龙椅,那就是大唐天子李隆基的座位。
    龙椅两边则是武惠妃和刘华妃的位置,通过上面的图案一眼就能看的出来。
    再向下就是李瑛这位大唐储君的座位,桌案上明黄色的布匹清晰的表明了主人的身份。
    就算李瑛再不受李隆基喜欢,那也是大唐储君,国家副元首,也是满朝文武的君主,鸿胪寺的人自然要把他安排在圣人旁边。
    更何况,李瑛现在的境遇今非昔比,谁也猜不透圣人对他到底是个什么态度,反正看起来比往年好了许多,这就更让鸿胪寺的官吏更加不敢怠慢。
    “到时候就让李琩夫妻挨着我,这样杨玉环跳舞的时候,能让老色批看的清楚一些。”
    李瑛背负双手,望着李隆基的龙椅暗自沉吟。
    能否搅起长安城的风云,就看杨玉环今天的表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