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香饮子
作者:孤木无兮   大宋茶商最新章节     
    从未开垦过的山,即便土壤肥沃,但要想达到种植条件,依旧得付出不小的代价。
    更何况,黄山素有仙山之称,让人心生敬畏,不敢随意放肆。
    江吟眼眸微闪:“但山上却是种茶最好的地方,退而求次其,半山腰亦可。
    四娘,咱们去买地,能买多少算多少。等买到地,再跟茶农买茶树,将毛峰茶树移植上去。”
    当然,若是能买到地,也不能所有的地都种移植的成熟茶树。还得分出些来,种茶树苗,以免成熟茶树栽种不活。
    “这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江四娘颔首道,“我让人去打听打听。”
    原本她还想着先把包的这茶园买下来再说,但现在看来,如阿吟所说,直接买地和茶树即可。
    望着葱葱郁郁的茶树,江吟眯眼道:“依四娘看,这些茶农可愿把精心侍弄的茶树卖给咱们?”
    若是有人说要买她蒙山上的茶树,那她必然是不愿的。
    “当然。”江四娘叹了口,感叹道,“我来的时候有打听过,许多种植毛峰茶的茶农,今年过后将不会再继续种茶,而是要转种粮食。”
    毛峰茶始终不见起色,还逊色其他徽州茶。若是要再种,茶农也只愿意种其他的徽州茶,
    但许是被难伺候的毛峰茶伤到了,他们更想种能饱腹的粮食,而不是继续再种茶树。
    江吟咋舌道:“倒也能理解,不过,若真是受生长环境的影响,即便他们换成其他的徽州茶,亦无法提高茶的品质。”
    她顿了顿,继续道:“徽州极有可能实施榷茶制,咱们若是要买地种黄山毛峰,不必种太多。
    先种眼前这茶园这么多即可,也可再增种一半。但地得买大些,其他的空地先种些花茶、果木,以免被盯上。
    等日后局势稳定,再决定要不要扩种。”
    在黄山毛峰打出名前,榷茶制不太会盯上黄山毛峰。
    何况,目前来说,黄山毛峰只是量少的散茶,不会受人瞩目。
    但日后可不一定。等她找到改善口感的法子,还得先把黄山毛峰继续当散茶销往别处,避开榷茶制。
    她只想安安静静的当个商贾,不想牵扯到朝廷这些事儿里。
    江四娘点头道:“晓得了,阿吟放心,我会吩咐下去,务必小心谨慎。”
    她也委实怕了这榷茶制,惹来那么多觊觎,连江吟爹娘都为此丧命。
    茶园逛了一圈,江吟收获良多。
    将茶园这边的活儿交给底下的人后,江吟便跟江四娘去了镇上的住处。
    一进小院儿,前院住男子,后院住江四娘和身边两个炒茶的茶女。
    江吟过来亦如此安排,她跟小萝一起住后院,其他人住前院。
    挤是挤了点,但也能将就住一段时日。
    等确定要买地种黄山毛峰茶后,少不得要在镇上置办一座宅子。
    或许,顺利的话,连徽州府内,也得置一座宅子。
    安置好行礼,四娘端了自己做的香饮子上来。
    香饮子多以香药制作,具有生津止渴、解暑消夏的作用,更有养生健体的功效。
    每每夏日来临,有条件的,都会饮香饮子解暑养生,增进食欲。
    香饮子种类繁多,有紫苏饮、沉香水、麦冬熟水、二陈饮、雪泡梅花酒、薄荷饮、桂花饮、香薷饮、豆蔻饮、富家散暑药冰水、竹叶饮等等。
    其中,排名前三的分别是紫苏饮、沉香水和麦冬熟水。
    其中紫苏饮又名紫苏熟水,乃是风靡宋朝的饮品,流行范围十分广泛。
    紫苏饮的做法十分简单,还专门有典籍记载“取叶,火上隔纸烘焙,不可翻动,修香收起。每用,以滚汤洗泡一次,倾去,将泡过紫苏入壶,倾入滚水。服之,能宽胸导滞。”
    四娘做的,便是紫苏饮。
    而为了更好的解暑,四娘还将泡好的紫苏饮放入井中冰上片刻。
    在炎热天气饮用紫苏饮,能健胃消暑、增强食欲、助消化,还可预防风寒、胸腹胀满等。
    江吟喝上一口紫苏饮,面露享受。一碗下去,她又给自己填了一碗。
    片刻之后,她才面露笑意道:“四娘这手艺愈发精进了,对了,四娘可知这黄山脚下,可有许姓茶农?”
    先前吴老板给了她一枚印章,让她到黄山后可以找许姓茶农帮忙。
    她准备先摸清楚这位许姓茶农是何许人,再做打算。
    “许姓茶农?”江四娘面露不解道,“咱们包的那片茶园的主人便姓许,至于其他的,我倒没怎么关注。”
    她顿了顿继续道:“不过,就我知道的里面,也只有这一家姓许。”
    黄山的茶农数量何其多,她接触的也是些茶园相对较大的园户、茶农。
    至于那些种了一两亩茶树的,她都只是收了鲜叶,并未过多关注。
    但所有卖毛峰鲜叶过来的,她都登记在册,里面也没有姓许的。
    “这么巧?”江吟眼神一亮,“若是没猜错的,我要找的人,便是这位。”
    当初吴老板来黄山收了不少黄山毛峰,恐怕那些毛峰茶里面,以许姓茶农这边产出的为主。
    如此,她猜测,吴老板口中的人便是四娘说的这位。
    江四娘抿唇笑道:“阿吟可是要去寻他?正巧他们一家也住镇上,若是要去,我可以这会儿带你去。”
    她把许家的茶园包下来以后,许家人日子便轻松了不少。至少,不用再继续采茶、制茶。
    然而,江吟却摇头道:“暂时不必,咱们现在没什么需要他们帮忙的。”
    吴老板给的印章是代表许家的一份恩情,她现在拿印章上门也不知道要做什么。
    与其如此,倒不如按照正常的关系先处着。
    她希望此行一切顺利,这枚印章永远用不上。
    她不担心普通茶农帮不上忙,既然吴老板给了她印章,那这许家必然有过人之处。
    “待会儿咱们去在镇上看看。”江吟沉吟片刻道,“徽州是个好地方,说不定,咱们还能从散茶里发现更多好茶。”
    已经出名的徽州茶就不必考虑了,她不想再卷入榷茶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