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口感有误
作者:孤木无兮   大宋茶商最新章节     
    “欸,你这孩子。”江四娘笑骂道,“成吧,你炒茶的手艺也好,试试黄山毛峰也行。”
    江吟眯眼一笑,系好围裙便将江四娘往门外推。
    “四娘快些去吧,姑父可想你了,每日都在念叨呢。”
    虽然她是临时决定立马启程来徽州,但方文远却是早就把信交给她,让她带过来了。
    看着四娘回屋看信,江吟这才回身来到灶台前。
    四娘来的时候便带了两个帮手,他们跟四娘一样都是炒茶的好手。
    而此时,他们俩正在灶前炒茶。
    “家主”
    “家主”
    两人停下手上的活儿,唤了江吟一声。
    江吟摆摆手道:“你们继续,不必管我。”
    她先看了看旁边已经炒好的茶,顺便让小萝去泡一壶过来。
    她想尝尝,用蒙山茶的手法炒出来的黄山毛峰,味道到底如何。
    与此同时,她也开始上手亲自炒起茶来。
    据四娘所言,她现在炒的不止是包下的这片茶园产的茶,还要炒制收购回来的鲜叶。
    自打包下这片茶园后,四娘便往外递了消息,自己这里收购鲜叶。
    而鲜叶的价格,只要达到标准,她全都按照炒制好的黄山毛峰来给价。
    寻常那些炒制好的黄山毛峰口感不行,价格也不高。是以,即便鲜叶按照茶叶的价格来收,也不会太贵。
    而黄山毛峰的采摘期,则是清明前后到立夏前。
    通常,在清明前后开采的黄山毛峰,质量更优,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
    而这类优质的毛峰,生长环境优越,土壤肥沃,温度适宜,雨量充沛,还兼有高山深谷、岩壁陡峭、溪水长流、茶树终日处于云雾笼罩之中。
    采摘在清明前后,此时芽尖初冒,芽头壮实银毫丰富,色彩更为翠绿且带金黄色鱼叶,是最为极品的一批茶。
    次一级的,在谷雨前后开采,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
    再次之的也是在谷雨前后开采,采摘标准为一芽二叶或一芽三初展。
    采摘回来的鲜叶,需进行严格挑选,剔去老叶、茎后,再进行加工。
    当然,这些都是黄山毛峰的特色,江四娘并未改变什么。而是只在炒制手法上,采用了蒙山茶的手法。
    江吟边炒茶,边思索。她其实不是很明白,像黄山毛峰这样的好茶,为何会被埋没。
    还是说,徽州优良的茶叶种类太多,黄山毛峰可有可无?
    亦或是,种植的人太少,炒制手法不足。所以,才未显名。
    但徽州茶不比蒙山茶差,这么多人,难道就没有一人能改进制茶手法,让黄山毛峰更好喝?
    江吟暂时想不明白是何缘由,只能加快手里的动作,先炒茶。
    她以为用炒制蒙山茶的手法,定然能让黄山毛峰的口感更上一层楼。
    但当她喝了一口小萝泡出来的茶后,她便收回了先前的想法。
    她抿唇朝小萝问道:“你用的是四娘新炒的茶?”
    不应该啊,怎么口感比不上蒙山茶不说,还失了黄山毛峰特有的口感。
    小萝颔首道:“是的娘子,奴问过四大娘子,是在仓库拿的这几日炒好的新茶。”
    她顿了顿补充道:“四大娘子说这茶按照蒙山茶的炒制手法炒制出来,口感便是如此。虽不及蒙山茶,但亦能跟茶马司那边交差。”
    正好以假乱真,不让人察觉到黄山毛峰。
    江吟沉吟片刻,随即道:“再去泡两壶,一壶用收上来炒好的茶,一壶用今日炒的茶。
    泡好后放院子里,我跟着杀完青便出来。”
    以往她从未遇到过这种情况,还真不知道这是什么个情况。
    小萝应声出去,而江吟,也在完成第二道杀青后,出门来到院里。
    江四娘也看完信,擦拭着眼角的泪水从屋里走出来。跟江吟一起坐在院儿里的石凳上,品尝刚泡好的茶。
    这么一对比,江吟竟觉得先前一直以为粗制滥造的黄山毛峰,喝起来竟更有味道。
    而以蒙山茶的手法炒制出来的黄山毛峰,口感虽跟蒙山茶更相似,但也只能跟次等的蒙山茶相比。
    江吟眉头微蹙道:“四娘可知这是什么缘由?咱们蒙山茶的炒制手法,竟无法用在黄山毛峰上?”
    是她对蒙山茶太过自信,还是对黄山毛峰抱有太大的幻想?
    总之,这跟她原本想象中的不一样。
    江四娘摇摇头道:“我们试过许多办法,都无法提升它的口感。就连用原本制黄山毛峰的手法,改进、精细的炒出来,亦无法提升口感。”
    她捏了捏眉心,随即眉头一松,吐了口气道:“不过这样也好,以此来跟茶马司交差,不会太惹眼。
    只是,阿吟你的打算怕是要落空了。这黄山毛峰,是难伺候的茶。”
    怪不得徽州这么多有名之茶,偏偏没有黄山毛峰的一席之地,原来竟这般难炒制。
    江吟摊手,无奈一笑道:“倒是没料到会是这种情况,不过,车到山前必有路。
    等咱们把新的茶炒制完,再想想有没有什么办法,看能不能改善黄山毛峰的口感。”
    她多叹了口气,看来,不能把黄山毛峰往蒙山茶的方向炒制,还是得按照黄山毛峰本来的路子走。
    至于该怎么改善,还得再想想办法。
    黄山毛峰是困难亦是机遇,现在这种情况,正好能让她以低价来收购茶园。
    之后,若是真能改善黄山毛峰的口感,她江氏又能壮大一番。
    到时候,即便蒙山收归朝廷,她也还有退路。
    想到先前听到的消息,她抬眼道:“四娘可知如今徽州的情况,听说官家派了监察使来徽州,想施行榷茶制。”
    如今蒙山茶已经尽榷入官,若是在徽州推行,想必也是要尽榷入官的。
    江四娘点头道:“此事有所耳闻,但不出意外,应是不会波及到黄山毛峰的。”
    毕竟有更好的选择,为何要把目光放在这种散茶上。
    江吟赞同道:“那咱们得加快速度,除了买茶园外,还得改进黄山毛峰的制茶手法。这片茶园留些鲜叶,别全部用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