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异常
作者:孤木无兮   大宋茶商最新章节     
    蒙山茶历来珍贵,而珍贵的原因之一,便是蒙山独特的风土造就的。
    西蜀漏天,中心蒙山,雨雾蒙沫。
    雅州多雨,天地相合,以降甘露。多雨的雅州,又以蒙山为最。云多雾多,终年烟雨,是为天时。
    而蒙山的高度恰到好处,适合茶树生长,是为地利。
    雅州百姓勤劳、善良、纯朴,蒙山所在的名山县百姓,更是推崇茶祖吴理真,是为人和。
    天时地利人和,这才造就了蒙山千年的古茶园,更是茶文化的发源地。
    蒙山在这种多云、多雾、多雨的气候,以及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独特的光照条件下,再加上蒙山上的酸性土壤,为蒙山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
    蒙山南坡和西南坡的土壤,呈深棕色,用手掌搓碎很细腻,有很多腐殖质。
    而处处可见的红砂岩,则是土壤中风化矿物质的来源。
    这样的土壤,被称为“茶末土”,营养丰富而疏松。
    加之高山坡地森林茂盛,对喜水又需要排水良好的茶树来说,无疑是理想的生活环境。
    每年三月,正是杉枝吐新、蕨芽初卷、李花漫天的时节,茶芽在柔媚润泽环境中慢慢萌发,制出的茶也格外细腻柔和,品质无可替代。
    如此得天独厚的条件,才使蒙山茶受官家和吐蕃的喜爱,官家也才会将茶马互市转移过来。
    而蒙山五峰里,又以江氏的上清峰为最。
    加上皇茶园和贡茶所产地都是在上清峰,是以,有人会打上清峰的主意,江吟是能理解的。
    但能理解是一回事儿,有人敢打江氏的主意,这笔账,江吟不打算放过。
    四娘给的册子字迹工整,甚至还带带着些笔锋。江吟一看,就知道这是四姑父方文远的字迹。
    她挨着把册子翻了一遍,果不其然跟四娘说的一致。自打一个月前,上清峰的土壤就在消失。
    或许比一个月还早,只是四娘是一个月前发现的。
    而在半个月前,半山腰的茶树才开始出现问题。直到几天前,茶树开始呈枯黄状态。
    江吟凝眉,或许,幕后凶手一开始并不想真正破坏茶树。
    若是照前世的发展来,很快上清峰和菱角峰都会被其他三家人瓜分干净。
    若是这事儿是他们所为,要瓜分江氏两峰,便不会让茶树受损。
    可惜,这次没如他们的愿。
    大堂里静悄悄的,除却江吟翻册子的声音,只偶尔有几声低喃。
    仔细一听,原来是方文远在背诵文章、诗词。
    江吟:???
    怕是考科举魔怔了。
    良久,她才抬头道:“今日我们发现山顶的土壤有翻新的痕迹,莫不是有人又来偷土壤了?”
    王恒告诉她时,她并未往这方面想。眼下结合起来看,似乎就是有人在偷土壤。
    可偷土又何必去山顶偷,便在山脚或是半山腰偷有何不可?
    江四娘神色微正,颔首道:“是,这次盗贼更是猖狂,不仅想盗山顶的土壤,还想盗皇茶园外的土壤。
    只是,皇茶园外有人智炬寺的僧人和咱们的人把手,没让他们得逞。”
    江吟冷声道:“吃了熊心豹子胆,连皇茶园的主意都敢打!”
    皇茶园位于五峰之间、上清峰下,不远处便是由智炬院转变而来的智矩寺。
    皇茶园里,茶祖吴理真种下的七株茶树产的茶叶,每年都专用于皇室宗庙祭祖。
    每年到采摘之日,都要由官员沐浴礼拜,朝服登山,再请山上智炬寺的僧人主持开园仪式。
    当然,这些江氏也得陪同参与。这是独属于江氏的荣耀,沈、陈、胡家即便再眼红,也没法参与进来。
    焚香拜山,冗长仪式之后,智炬寺的僧人会在皇茶园中,采茶叶三百六十片。
    采摘好的茶叶,将由智炬寺的茶僧,经过盘坐诵经、炒制成贡茶。
    炒制完成后,存入两个银瓶中,再贡送入京。此两个银瓶的贡茶,仅供官家祭祖之用。
    皇茶园除了智炬寺会参与管理外,江氏也会参与。
    除此之外,茶僧在炒茶的同时,江氏会同步将皇茶园周围的茶叶择优采摘,炒制成另一批贡茶。
    这批贡茶会跟皇茶园产的贡茶同步送入京中,供皇室专享。
    皇茶园的意义非凡,为此还专程开辟了另一条通往皇茶园和智炬寺的道路,专供僧人和去皇茶园的江氏族人使用。
    这条路,便是先前江吟上山时,二娘她们下山的那条路。
    眼下有人打皇茶园外土壤的主意,便是在打贡茶的主意,这是想取代江氏在官家那里的地位。
    江吟神色紧绷道:“多派些人手上山巡查,务必保证茶山不再受损。”
    她深吸口气,闭了闭眼道:“紧急情况下,若是无法兼顾,便以皇茶园和贡茶为重!”
    在她看来,与寻常的蒙山茶相比,皇家祭祀以及皇家专享的贡茶更重要。
    毕竟,寻常的蒙山茶,她还能想办法去凑一凑。但贡茶就那么点,没了,那可真的是没了。
    四娘给的册子,她并未当着江德旺的面再说什么。而是约了四娘明日一早,同去茶山转一圈。
    之后,江吟又挨个见了其他人,直到天黑,才把所有人都见了一遍。
    把所有人送走后,她便带着小萝将每个人说的要点全部登记在册,并标注了自己觉得异常的点。
    等整理完,夜已深,江吟长长的叹了口气道:“爹娘这些年辛苦了。”
    要撑起偌大一个江氏,实属不易。要不是她已死过一次,怕是真的接不下这个担子。
    小萝边替她捏着肩,边道:“娘子,奴有些不明白,大娘子和姑爷为何不早早培养娘子的掌家能力。
    若是娘子早早参与江氏的管理,眼下也不至于灯下黑,什么都不清楚。”
    许多世家便会自小培养接班人,大娘子同样是自小便开始学习掌家能力。
    不仅制茶技艺要学,生意场上的事儿更要学。
    但自家娘子自小除了学习制茶种茶技艺外,便自由自在,未曾接触商场上的事儿,更未曾参与家族庶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