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提手太早!
作者:辰战   重生返回青春校园最新章节     
    为了迎接下午的公开课,县二中可没少费心思准备。
    县教育局领导唯一的要求就是,绝对不能在省一中面前丢脸。
    此刻,校门口外已经布置好了欢迎仪式。
    按照校领导的安排,二十个穿着统一校服的学生分成两排,随时准备迎接各高校的车队进校门。
    教学楼门口还挂起横幅——公开课上展现风采,听课评课促进成长。
    以此欢迎所有参加双阳县二中高三语文组听评课活动的同行和领导。
    “省一中的车来了,车牌是吉A的桑塔纳。”
    “看样子我们县二中的名气越来越大了,省一中也不敢小瞧我们。”
    “可为什么偏偏选我们班呢?”
    “谁知道呢,说不定是人家领导来对付郑新远的。”
    同学们议论纷纷。
    郑新远却充耳不闻。
    张书蕾没心思多想,只是一直翻看着粉红色的小本子,上面记着她整理的语文知识点,默默背诵,准备应对一会儿的提问。
    二十分钟后。
    校领导陪同省一中的副校长和其他学校的领导老师,一起走进了教室。
    公开课的流程其实很简洁。
    听课。
    课后点评。
    有时还会搞些形式上的东西,总的来说大家都挺高兴的。
    不过,今天的省一中副校长确实想到了郑新远。
    毕竟之前跳楼的事给他带来了不少麻烦,还挨了校长的批评和训诫。
    郑新远的英勇行为也在省一中内部广为流传,这让他在同事面前丢了不少面子。
    “郑同学?”
    副校长一进门,目光就锁定了郑新远,眼神略显复杂。
    “校长好。”
    郑新远不卑不亢地站起来,表现得很自然。
    副校长点点头,不再理会,转向县二中的校长高永生。
    “老高啊。”
    “看样子你们县二中真是越来越有赶超我们省一中的势头了。”
    “每年都有很多人挤破头想进我们学校读书。”
    “但这位郑同学,前几天可是拼了命地要回来。”
    “这不是恰恰证明了你们县二中的教学理念和成果足够吸引学生吗?”
    “一会儿我还真想听听郑同学的回答呢。”
    “哈哈哈,只是开个玩笑,一切由你们决定。”
    “我们都准备好了,随时可以开始。”
    说是玩笑...
    高校长怎么可能听不出来呢?
    这明显是要给县二中制造麻烦啊。
    毕竟学校间也有竞争,大家都想争个面子,面子就是荣誉嘛。
    趁着省一中副校长去后面准备的时候,高校长带阎老去了走廊。
    “阎老,准备得怎么样了?”
    “嗯,校长,没问题。”
    “这样吧,一会儿也让郑新远回答两个问题。”
    “他?不行不行,语文可是他的软肋,您忘了前两个月他还抄歌词当答案吗?要是让他回答,那不是我们自己打自己脸吗?”
    “...”
    “高校长,别担心,我已经事先交代过他不要举手了。这样省一中挑不出毛病,我们总不能强迫没举手的同学发言吧?”
    “好,就这样吧。”
    安排妥当。
    阎老稍微整理了一下仪表。
    三分钟后。
    阎老在热烈的掌声中步入教室。
    放下课本后,他先鞠了个躬,然后大声说:“常言道,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只有回归课堂,以研究推动教学,才能提升教学质量。”
    “今天,在这个交流、探讨、展现自我和学生风采的舞台上,作为县二中高三二班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我希望与在座的各位领导、同事和同学们一起,倾听教育落地生根的声音。
    “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位教师都能持之以恒地追求教学艺术,那么,我们的整体教学水平和学生的成绩,必将更上一层楼!”
    “下面开始上课,请各位领导和同事们静心倾听。”
    阎老今天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会用优美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写作。
    他以江南三大名楼为知识背景。
    通过注解和理解文意,让学生感受骈文的魅力。
    重点讲解的是王勃的《滕王阁序》。
    阎老不愧是多年优秀教师,他的语文课讲得特别精彩。
    讲解结束后,就进入了问答环节。
    如果一切顺利,今天又会是个皆大欢喜的日子。
    “谁能说说,王勃写《滕王阁序》的背景是什么?”
    阎老大声提问,扫视着在场的学生们。
    要知道,
    《滕王阁序》是华夏古典文学的经典,也是高考语文的必考篇目。
    阎老很快看向张书蕾,因为张书蕾的语文成绩一直很优秀。
    但他惊讶地发现,
    不仅张书蕾举了手,旁边的郑新远也举起了手。
    张书蕾也注意到了这一幕。
    她轻轻地转头瞪了郑新远一眼。
    这么重要的场合,别给班主任丢脸好不好?
    阎老当然不会叫郑新远回答,他看着张书蕾说:“你来回答。”
    张书蕾站起来,流利地回答:“《滕王阁序》的背景是,王勃在去交趾看望父亲的路上,正值九月重阳,途径洪洲。”
    “那时正好遇上洪州都督阎某人重修了滕王阁,他在阁上宴请官员和宾客,以此炫耀政绩。”
    当时,王勃面对众多才子聚集的场景,心中思绪万千。
    他独自一人客居他乡,内心感到孤独和忧虑,同时在压抑和激动的情绪交织下,豪情勃发,欣然提笔写下文章。
    张书蕾回答得流畅自如,对《滕王阁序》的内容了如指掌。
    接着,
    阎老师又问了几个问题。
    郑新远偶尔也会举手示意。
    尽管他前世的语文成绩糟糕,背不下《滕王阁序》。
    但在前世的二十年里,张书蕾从海外寄来的信中,每当提到高中美好时光,总爱提起郑新远背诵《滕王阁序》时尴尬脸红的情景,作为笑谈。
    因此,前世的郑新远确实花了一些时间深入研究《滕王阁序》。
    所以,
    现在对于这些问题,对他来说并不算太难。
    他还想让一中副校长亲眼见识一下。
    退学又怎么样?
    老子什么都会!
    然而,阎老师就是不点他回答。
    公开课很快接近尾声。
    阎老师微笑着站在讲台上说:“好,最后一个问题就是……”
    阎老师的话还没说完。
    郑新远已经比所有人都先举起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