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引水下山
作者:松烟   全民求生:我提前一年囤货最新章节     
    季舒苒整整吃了一大盆螺肉和三只螃蟹,妥妥的撑着了。
    看着剩下的螺肉和螃蟹,季舒苒担心坏掉了,就用半个馒头又换了1单位冰,把剩下的吃食也冰了起来。
    吃饭完,季舒苒感觉有点撑,就开始在平台上面溜达着。
    开始规划溪水引下来以后,水渠怎么走。
    这么一想,季舒苒就感觉自己需要很多的石头和黏土。
    季舒苒干脆就开始收拾起平台其他地方的散落的石头。
    她沿着平台一直走,想着看看这个平台能延伸出去多远。
    走着走着,这个平台就开始呈现出上坡的趋势。
    季舒苒往远处一看,感觉这个平台一直延伸到了远处的雪山上面。
    季舒苒:……
    “我去,我好像发现了一件了不得的事情。”
    她又回头看看自己的来路,这里距离自己的庇护所已经很远了,在这里根本就看不到她的庇护所。
    “我一直以为的平台,怎么感觉像是盘山公路的一部分啊,只不过这条路不是土路、水泥路、沥青路、柏油路,而是石头路!”
    若是她的猜测是真的,这是生生在一块巨石上面开出一条路啊。
    这也说明,这个世界是有文明的。
    创造这个文明的生物,是不是会随时发现她呢?
    季舒苒再想想凌晨的时候的那只怪物。
    那只怪物不会是沿着路上山的时候,发现路上居然多了一个奇怪的小盒子吧……
    这个念头刚刚冒出来,就被季舒苒给否定了。
    因为那怪物的眼睛那么大,体型应该赶上小山了,怎么会在这么窄的路上走呢?
    季舒苒又否定了自己的想法,她的推断是完全基于人类的正常比例来的。
    可是,这个是个怪物啊,谁知道它的比例是什么样子的呢?
    “我现在的庇护所所在地,好像有点危险。”
    直接修在人家上山的路上,怎么能叫不危险呢?
    季舒苒没了捡石头的心情,回头就往自己的庇护所走。
    她有点不甘心,明明找了这么一个绝佳的位置,怎么就要被迫搬走吗?
    可是,搬走又岂是那么好搬走的?
    她的基石已经放在那里了,移动需要2金币。
    2金币,她的确是有两金币……
    可是,这么大一个地方,她能搬到哪里去呢?
    还有,这是一条路的推测,也就是推测而已啦,也不一定是真的。
    季舒苒的心绪十分纷杂。
    眼睛也开始四处乱瞄。
    希望能找到这里不是一条路的佐证。
    “是了!是了!这个平台上面有那么多石头呢!”
    “有的还十分巨大,正好就在中间,怎么可能是路呢?”
    “若是这里有别的文明的生物在活动,无尽海域的其他地方的求生者,怎么会没发现呢?”
    季舒苒自言自语,给自己找了好几个理由。
    然后她又苦笑:
    “若是人家真的长得很高大,又怎么会在意路上这‘小石头’呢?”
    “或许这里人迹罕至,所以就只有这种‘羊场小路’。”
    “其他的求生者没有发出发现别的文明生物活动的消息,并不代表他们没有发现。”
    “有可能是不想说,也有可能是说不了,已经死了。”
    想了一路,季舒苒回到了庇护所。
    她现在还是决定搬家。
    不就是花费两个金币吗?
    虽然她很肉疼,但是,相比较小命,季舒苒更加在乎小命。
    “对,早点搬家,趁着我还没在这里扎根,找个更加安全的地方。”
    季舒苒继续自言自语。
    这话一出口,季舒苒一顿,又重复的一遍:
    “找个更加安全的地方?”
    季舒苒抬头,看看远处的大海,又看看身后连绵的高山,心中一阵茫然。
    天大地大,这个地方,哪里又算得上是安全呢?
    到深山里面吗?
    深山里面就没有危险了吗?
    季舒苒坐在巨石下面,看着远处的大海。
    一咬牙——不搬了!
    在深山里面,野兽比人更可怕。
    人可能还有机会交流,野兽呢?那是一点机会都没有。
    这个平台,当真是路的话,她也认了。
    不是说这里应该是人迹罕至吗?
    她就赌这里平时没有人来。
    主要是,这个平台真的是太得天独厚了。
    只要稍加修整,就能易守难攻,很是适合生活。
    下定了决心,季舒苒就开始先用创造台劈竹子,她足足放了100根进去。
    创造台工作的时候,她又用带来的粗盐、之前剩下的淡水等换来160单位的黏土。
    在工作台的高效率下,100根竹子的主干很快就被劈成两半,另外还获得了不少枝桠。
    季舒苒把把枝桠扔在平台的一边,留作他用,又把一部分石头放进了创造台分成石板,这才拿着刨刀就开始清除竹节处的隔断。
    忙碌之余,季舒苒还抽空把处理好的石板继续加工,获得不少石砖。
    因着力气大了很多,刨刀又十分锋锐,季舒苒很快就处理好了上百根竹子。
    这里的竹子都非常高,一般都有五六十米,这上百根竹子,往下引水的话,是足够的。
    做好准备工作以后,季舒苒带上处理好的竹子、石砖和黏土就去了后山开始引水。
    她先是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用黏土和石砖给溪流来了一个拦腰截断。
    等蓄水到一半多的时候,季舒苒又掏了一个洞,放上几块石砖,让溪水继续流动。
    只是,这水流的大小明显比以前的小了很多,小水坝里面的水位还在上升。
    在侧面,季舒苒又掏了一个洞,留作竹片嵌入用。
    不过季舒苒没有马上把竹片嵌进去,而是先把后面的工程干完。
    季舒苒隔一段距离就放用石砖和黏土做一个固定点,然后放上竹片。
    连接的位置,做了专门的固定,全部用黏土混着干草给包了起来。
    丑是丑点,但是胜在好用。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还是有点费时费力。
    好在竹子够长,季舒苒忙活了不到两个小时,就成功把溪水引下了山。
    到了平台上面,水流被季舒苒分成了几股。
    一股引到了季舒苒用石板和黏土简单地做的一个蓄水池里,蓄水池有个小的排水口,满溢的水会顺着排水口流走。
    一股被季舒苒引到了靠近平台边缘的位置,季舒苒在这里做了一个洗菜池子,平时有点鱼虾野味什么的,就可以在这里处理了。
    有一根竹筒连接着洗菜池和蓄水池。
    等引下来的水不够用的时候,就用蓄水池里的水。
    最后一股,被季舒苒引到了庇护所的洗手间里面,留着季舒苒在庇护所里面用。
    在靠近庇护所这里,所有用竹子的地方,都改用了竹管。
    接头的位置,季舒苒都用自己带来的密封胶做了密封。
    一股溪水,被分成了三股,每一股都很小。
    季舒苒用一个塞子塞住庇护所和洗菜池的竹管,水就流不出来了,直接流到了蓄水池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