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提前告知旱灾
作者:软语   穿越年代,崽崽一天吃八顿最新章节     
    愿愿看着姥姥在陶罐里放进鸡蛋后,拍着小手欢呼:“七蛋蛋,七蛋蛋呦!”
    老太太也被他的开心感染了,笑着哄道:“咱们愿愿再等会儿,就能吃鸡蛋羹了,在家吃鸡蛋羹别人问起来,愿愿该咋说啊?”
    愿愿用手挡住小嘴巴,发出小奶音:“不缩啊,不缩七蛋蛋。”
    老太太笑着点头,看到小外孙这可爱的模样。乐的不行,抱着他亲了好几口。
    愿愿也被亲的咯咯笑,他聪明着呢。
    姥姥说过,不能在外边说在家里吃蛋蛋了,不然别人会来家里抢走蛋蛋的。这怎么可以,蛋蛋可是他最喜欢的食物了。
    他自己还没吃够,怎么可以让别人抢走。他才不干!
    老太太见时间差不多了,通知儿媳妇他们拿着瓷盆去打饭。她就不去了。
    本来村里开食堂时,老大还思忖着给她安排个差事。要是进去了,说不定还能有点特权,大人倒是无所谓,跟着村里一块儿吃就成,也没啥好怕的。
    可孩子们成天喝糊糊,身体早晚要喝出问题。要是能让孩子们煮个鸡蛋,蒸个鸡蛋羹,老太太倒也乐意进去帮忙。
    只可惜他们家两个人都是村里的干部,旁人肯定巴不得揪他们家的小辫子。所以,她才不愿意去干这吃力不讨好的事。
    家里有两个陶罐,是专门留着盛水用的。现在其中一个,被老头子搁里边放了个木头支架,用来蒸鸡蛋糕、蒸一小碗米饭,那都是绰绰有余的。
    食堂的饭菜,能好到哪儿去?他们大人都嫌弃没油水,更别提孩子们了。要是不想办法给孩子们补补身子,那身体可就要遭殃了。
    别人家啥情况,张家不清楚。但老太太心里明镜似的,肯定不止他们一家会这么做。
    眼看着几个儿媳妇打饭回来了,老太太赶忙招呼着大伙儿吃饭。
    鸡蛋羹只有愿愿和宣宣有份儿,其他孩子们一人一个鸡蛋,也算没有亏待他们。现在大食堂开了,家里就算有把盐都得交上去,更别提母鸡或鸡蛋了。
    几个儿媳妇内心深处充满了对许耀翰的感激之情。若不是他从供销社悄悄买回鸡蛋,家里的孩子们哪能沾了这光!
    因此,别看老太太现在对外孙子的疼爱甚于亲孙子,她们心中并无不满。毕竟,家里的许多东西都是许耀翰买回来的,就算愿愿他们吃得多些,可其他孩子也没少受益啊。她们还是知道感恩的。
    老太太给孩子们冲了几碗麦乳精,除了许晏独自享用一碗,其他人都是两人共享一碗。这般待遇,别家可不曾有,别说是麦乳精了,就是红糖水也未必舍得给孩子们喝。
    若非女婿嘱咐要给孩子们补补身体,老太太怎会舍得将这金贵之物拿出来。两个外孙身体虚弱,喝这玩意儿倒也不觉得心疼。
    家中那几个孩子身强体壮的,喝这好东西不就浪费了嘛。但为了堵住家里几个儿媳妇的嘴,她也并未做得太过分。一人一碗她实在舍不得,两人共喝一碗,倒也还说得过去。
    许晏他们早上来张家时,会在自己家里吃个半饱才过来。所以老太太给他弄什么吃的,他都是无所谓的。
    若不是许耀翰的提醒,张国庆没准也会让村里食堂变得和其他村一样。
    如果做饭毫无节制,像其他村那样敞开了吃,交上来的粮食,恐怕用不了一个月就会见底。
    到那时,村里人就只能等着喝西北风了。
    虽说有人对张国庆的节约方式不以为然,但村里大部分人都是从灾年熬过来的,他们深知粮食的重要性。
    因此,当张国庆提出要节约粮食时,少数不同意的声音很快就被大多数人的赞同声淹没了。
    不知不觉间,许晏他们来到华国已经快四个月了,他们的新房子也即将竣工。
    不仅愿愿早已习惯了这里的生活,连许晏也在逐渐适应。
    这天,许耀翰下班回家后,手里“拎”着战友送回来的东西。
    其实,那是他从空间里提前准备好的物资,有两罐奶粉、几条腊肉和一袋子大米。
    张家人看着这些东西,心中不禁感叹,这位女婿真是了不起,即使退伍了,还有战友惦记着。
    许耀翰把东西交给老太太,让她收起来给孩子们吃。
    老太太激动得直拍大腿:“哎哟,耀翰,咱给人家回啥好呢?咱家现在没啥拿得出手的东西,可不能太小气了。”
    许耀翰抱着愿愿笑了笑:“娘,您别担心,我已经准备好回礼了。哦,对了,今天我还收到了战友的信。”
    老张头听到“信”,抬起头看向他,心中暗想:女婿特意提起信,难道信里有什么变故不成?
    许耀翰从口袋中掏出他早已准备好的书信,然后说道:“我这位在南方当兵的战友,在信中让我们注意天气变化。”
    老太太目不识丁,但听到“注意天气”,便忍不住问道:“天气怎么了?南方那边出什么事了吗?”
    许耀翰点了点头:“南方地区本就是多雨的天气,可他在信里说那里已经有大半年没下雨了。不仅如此,而且到现在连一场雪都没下。所以……”
    老张头眯起眼睛,心想如今南方都开始干旱了,他们这里肯定也好不到哪儿去。他当机立断:“明天开始,咱们下了工就去山脚下挖野菜、挖竹笋。弄回来晒干了,就算晒不干,也要放在炕上烘干。”
    老头子这话一出,屋里的人都吓出了一身冷汗。毕竟大家都是从灾年熬过来的,谁不知道旱灾有多可怕。
    许耀翰见张家人如此通透,心中暗喜,觉得自己今天这出戏没有白费。要是碰到那些死脑筋、转不过弯的人,才真让他头疼。
    他将睡着的愿愿换了个姿势,说道:“大哥,我家那边想挖个地窖。你看看能找人帮忙么?”
    张国庆还没开口,老太太抢先道:“找什么别人,让你大哥他们去。家里有地窖这事最好不要让别人知道。”
    女婿本事有多大,她还是知道的。现在突然要挖地窖,肯定是想藏粮食了。这事怎么能让外人帮忙。必须得自己人干才放心。
    张国庆点了点头:“妹夫你放心,这几天盖好院墙后,我就带着国安他们去挖地窖。”
    许耀翰笑着道谢:“那谢谢大哥了。当初我在部队时,攒下不少粮票。都留给战友了,就怕晏晏来到北方吃不惯面食。想着要是安定下来,让战友帮忙买些大米。现在看来,可以让他们帮忙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