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十七万两
作者:不会游泳的渔民子弟   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最新章节     
    兵部尚书王文静说了前线援军布置,守稳了进京两个关隘,已能确保蒙军骑兵不能威胁京城。
    康元帝并不满意,大雍军队只能被动防守,无力主动进攻,甚至去驱赶敌军都做不到,冷哼一声,道:“京城城高墙坚,皇城与外城内外,总共还有十二万大军枕戈待旦,蒙人让他们来了,又能如何?”
    “我大雍朝,全国上下供养了近百万大军,却被蒙人区区十万骑兵,肆意侵入大雍的境内,烧杀抢掠平民百姓,而无能为力,此等屈辱,朕身为天子,愧对天下苍生,愧对黎民百姓,列祖列宗!”
    乾清宫大殿众臣子,立即跪拜请罪,康元帝眉头深锁,不甘心的叹了口气,让群臣起身。
    首辅唐慎微出列,道:“皇上,蒙人等游牧民族自幼牧马,骑射精湛,草原牧族四人便有一骑兵,蒙人人口近几年来暴涨到七十多万人,骑兵已破十多万,势头正盛,我大雍缺少良马骑兵,还需卧薪尝胆,秣马厉兵以待来年!”
    首辅唐慎微还有很多话,不便说出来,大雍朝近几年连年灾害,前年蝗虫满天遍野,去年黄河决堤等,庄稼粮食连年欠收,才导致国库空虚。
    民间有些不好的流言传出来,说是康元帝当年与太子,众多兄弟皇子夺嫡之战,手段阴狠,刻薄寡恩,不止让自己失去了两位皇子,还遭受天谴,连续四五年,使得大雍遭受自然灾害。
    接下来,兵部尚书王文静开始跟康元帝控诉户部尚书,兵部的很多军费、军需银两都没有到位,户部一直拖欠着!
    户部尚书谢迢也不惯着他,当场就说了,现在国库钱银空虚,只有够维持大雍朝各部门七成左右的支出,把银两都给你兵部了,其他衙门都喝西北风吗?
    一旁领兵的勋贵武将都,也开口帮兵部说话,说现在战争特殊期间,理应优先给兵部钱粮,不能让前线士兵空着肚子打仗。
    工部尚书就不干了,开口道,工部负责的屯田,土木工程,水利,交通运输投入,每一项都是利国利民的大事,不能拖延,大雍朝如果没了这些民生保障的根本,你兵部也打不了多久!
    其他几个部门也不是吃素的,听到兵部要求先削减其他部门,只优先供给兵部,都不干了,也都纷纷发言表示反对。
    乾清宫闹成乱成一团,康元帝头都大,发怒把臣子全都斥责一遍,众臣子噤若寒蝉,俯首听训。
    最后,康元帝从自己的内务府,调出来二十万两白银,给兵部应急,才暂时了结这问题。
    乾清宫大殿才安静下来,戴权进来禀报道:“皇上,六皇子韩王求见!”
    康元帝才想起来,今日两位皇子都摆宴请商贾,不知能不能筹集到足够的银两,来赈灾?
    “宣小六子进来吧!”
    康元帝的心里,忽然有些不满老四,还不如小六子懂事,摆完宴,收了商贾的捐赠银两,都不知道进宫禀报!
    小胖子六皇子大摇大摆的走进乾清宫,手里拿着一个木盒,满脸笑意,得意的到了殿中央,给康元帝行礼问安!
    唔?
    看到小胖子得意洋洋的样子,康元帝眯着眼睛,这尾巴都要翘上天了,小六子这是卖了不少瓷器了?
    “起来吧,你不在外面管理好难民的事,进宫来,是为了何事?”康元帝明知故问的道。
    小胖子六皇子,笑道:“父皇,您忘了,今日午时,儿臣设宴请商人们吃饭,将内务府官窑瓷器,拿给他们见见世面,他们自愿捐款,儿臣替父皇将这些内务府官窑瓷器,赏给他们了。”
    康元帝笑道:“收了多少捐银?让你开心成这个样子?”
    小胖子六皇子,抬头挺胸的道:“禀报父皇,一共收了二十八万四千两银子!”
    康元帝睁大双眼,很惊讶的道:“能收这么多银子?”
    乾清宫大殿众大臣们,很震惊,六皇子韩王竟然能收到商人这么多捐款?
    六皇子韩王献宝似的把盒子递给戴权,戴权放到康元帝的桌上。
    康元帝看着木盒,忍不住问道:“二十八万两,都在这里?”
    小胖子六皇子心中大乐,幸好贾师弟提醒,如果都拿进宫,指定剩不了多少给自己,道:“父皇,说好的,儿臣用了内务府官窑瓷器,给内务府献回六成,剩下的归孩儿处置,用来赈济灾民!”
    “哼,小六子,四成也有十一万吧?在城外赈济灾民,能用得了这些银两吗?”
    小胖子六皇子掰着手指,算道:“儿臣花了四万两买了粮食,有备无患,难民一天天的增加,剩下的七万两银子,儿臣在京城外郊,买了一块山谷的平地,用来起一些简易的木房,先临时安置难民们居住,还买几个大农庄,儿臣想着,难民里面很多人的房子,已经被蒙人毁了,不愿再回去的,儿臣可以分点地给他们种!”
    “还有,儿臣想,等蒙人骑兵退去了,有的难民要返回故土,儿臣也分点粮食给他们带回去。”
    康元帝见小胖子六皇子说的头头是道,第一次办差事,能想得周到如此,已经难能可贵了,欣慰的点点头,道:“你能用心办差,朕心甚慰,只要能安置好难民,银子花了就花了,你既然进宫了,去看看你母后吧,她昨日还念叨着你。”
    小胖子六皇子高兴的去了。
    ………
    贾环回到贾府,赵太太在院里喝茶,和晴雯,彩云聊闲聊。
    彩云笑道:“三爷,二太太来了很久了,就等您呢!”
    “环儿,你也没用晚饭吧?”
    “晚饭,没用呢!”
    “如此正好,咱们娘俩一起用晚饭。”
    “晚餐虽然没用,午餐是申时才用,现在不太饿,孩儿陪着你吧!”
    老太太前段时间,让赵太太找一个熟人,做院子里的管事,赵太太让赵国基帮找人,赵国基介绍了自己婆娘王氏的妹妹。
    赵太太是想来找贾环,与他商量,让小王氏做些什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