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俸禄禄米
作者:不会游泳的渔民子弟   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最新章节     
    没多久,贾环终于来到了荣庆堂,老太太门外有小丫头报道:“老太太,环三爷到了!”
    老太太笑着道:“快些让环哥儿进来吧!”
    贾环走到堂内,给老太太、大老爷,邢夫人,太太,薛姨妈等等长辈一一见了礼,又与其他人客气的问了好!
    老太太慈爱的笑道:“环哥儿,今日,你是不是和六皇子殿下一起去了外城,去安置难民了?”
    贾环望了宝玉一眼,心情有些低落的道:“回老太太,是的,蒙人骑兵入关,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大雍的百姓流离失所,京城外面聚集了很多难民,圣上命六皇子韩王去城外赈济灾民,环儿也跟着去看了!”
    老太太点点头,道:“环哥儿,你跟六皇子韩王殿下去救援受了难的百姓,是积德行善之举,要好好干,菩萨也会保佑的!”
    王夫人觉得,老太太讲这些救助百姓的大义,要找合理的借口,来支持贾环捐款了,王夫人忙道:“宝玉,也是个心善的,他跟随贤王也去了城外,也是想为受苦受难的百姓,尽一份力!”
    “咸王?”
    贾环一脸不解的问道:“太太,您说的是哪个咸王?我们大雍朝,还有这个王爵封号?环儿,未曾听闻过!”
    几个月前,四皇子楚王,聚集一些才子,献了一篇辞藻华丽的骈文,吹捧太上皇的功绩,才得到太上皇金口夸耀他是贤王,也仅仅只是口头的夸奖,没圣旨明文册封的。
    王夫人被噎得说不出话来,本意是想突出宝玉跟随的楚王,在朝野的巨大声望,地位更尊崇,不是韩王这初出茅庐的毛头王爷,所能比较的。
    宝玉不忿的道:“贤王自然是四皇子楚王,三弟,连这都不知道,你可真是孤陋寡闻!”
    “哦!原来贤王是四皇子楚王,是三弟孤陋寡闻了,三弟不太懂,敢问宝二哥一句,您既然称楚王为贤王,楚王殿下自然是以贤德仁善着称,他想必曾经做过不少为国为民、怜贫惜弱,挽救苍生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事迹,宝二哥,劳烦您给三弟我讲讲,贤王都做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了?”
    宝玉呆了,贤王曾经做过什么贤德仁善的事迹??
    贤王喜欢混在文人士子之中,拢聚一些才子,常组织诗文集会,歌姬夜宴,博名增望,倒是挺风流快活的,楚王还献了一篇溜须拍马的骈文给太上皇,他做的这些事,应该都算不上是什么贤德仁善之举吧?
    宝玉顿时沉默了,闭口不语!
    宝玉还是有廉耻之心的人,不会睁着眼睛说瞎话,无中生有的硬说楚王是多忧国忧民,贤德仁义之人!
    贾赦有些担忧,贾环为了当官,捐太多银子,去帮六皇子韩王赈济灾民。
    贾赦冷哼一声,道:“环哥儿,你这个年纪,应该在国子监里好好念书,别一天到晚出去瞎掺和外面的事?”
    老太太不客气的道:“哼,老大,你说的都是什么话?宫里刚刚下旨授予环哥儿从四品的官身,属从六皇子韩王殿下,咱们贾府领了圣上的恩典,才过了两日,老大,你让环哥儿不掺和韩王府的事?老大,你是还没喝酒,就醉了吗?”
    被老太太当众驳斥了,大老爷贾赦有些脸红,只能闭上嘴,拿起茶盏,低头喝茶。
    王夫人问道:“环哥儿,听说郑家小子和李家公子,都来你院子做客了?”
    贾环恭敬的回道:“禀太太,是的,李师兄与郑兄,现在在环儿的院子里!”
    王夫人装出一副关心的样子,和蔼的对贾环说道:“平日,环哥儿天天勤奋苦读,今日十五,难得国子监休假一日,不好好休息,小哥几个还聚在一起,莫不是遇到什么困难了?”
    贾环抬眼望了王夫人一眼,轻叹的道:“还是太太关心环儿,环儿的确遇到困难了,正与李师兄,郑兄商议如何解决呢?”
    王夫人脸上的笑意,都有些藏不住了,努力压制住,继续道:“环哥儿,在外边遇到了难处,为何不跟府里说,环哥儿,你跟老太太和大老爷都说说,看看府里,能不能帮你!”
    贾赦一脸不满的望向王夫人,心道:环哥儿,他不问你要银子,说不得少年郎好面子,他掏自己的私房银子,捐了!你就当不知道,这事也就过了,怎么还主动问他?
    贾环恭敬的道:“回太太,难处自然有,难民太多了,有的难民,他们原来的房子,被蒙人骑兵烧了村庄,已经回不去了,想要在京城附近落脚,这部分难民,太难安置了!”
    唔?
    我是问你这个吗?
    太太还没说话,邢夫人忍不住直接道:“环哥儿,不是问你这些难处,是问你,缺不缺银子?”
    贾环精神一震,笑脸盈盈的对邢夫人道:“还是大伯母疼环儿,银子!环儿什么时候都缺的!大伯母,您这是要赏侄儿银子花?”
    邢夫人顿时一个激灵,尖声的道:“环哥儿,你想什么呢?我哪有银子赏给你?”
    贾环立刻变脸,冷冷的道:“大太太,是您问环儿缺不缺银子的,您这是拿环儿逗着玩,解闷??”
    贾赦咳嗽了一声,嫌弃的瞪了邢夫人一眼,对贾环道:“环哥儿,你误会了,你伯母不是这个意思,再说了你也堂堂从四品官身,琏儿说了,你这是能朝廷领俸禄的,一年下来,也有两百多两银子,可不老少了!!”
    文官从四品官员俸禄大约一百两银子,武官从四品有一百二十多两银子,还有禄米,从四品的禄米也值几十两银子。
    贾环淡淡的道:“环儿的俸禄,算起来,一个月也才十几两银子,也远不如大老爷的多啊,大老爷俸禄加禄米,差不多也有六百多两银子吧?大老爷天天在家里,您的银子都不够使,侄儿整日在外边跑,吃的喝的都需要花银子,又如何够使?”
    大老爷的银子不够使,是因为要买小妾,买古董字画,买扇子玉器这些玩物。
    (清朝封的爵位,亲王岁俸银1万两,禄米1万斛,郡王岁俸银5千两,禄米5千斛。
    镇国将军(一品)一年410两,禄米410斛。辅国将军(二品)一年310两,禄米310斛。奉国将军(三品)一年210两,禄米210斛。
    清朝的官员,不论是正一品还是从一品,每年的俸禄,都是只有俸银180两,禄米90石,别看官员的俸禄少,其他的收入要比勋贵还多,总督与巡抚养廉银子一年能有-两,京官六部衙门还有下面的冰敬与碳敬,也是很丰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