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嫡子待遇
作者:不会游泳的渔民子弟   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最新章节     
    贾政脸上有些不自然,亲孙子无书可读了,自己都茫然不知,直至儿子给解决了,才来禀报。
    贾政有些自嘲的对身边的人,道:“府里的管事,是越来越懒了,私塾两三个月没人给兰哥儿上课了,下面的人,都没来禀报我,兰哥儿也是脸嫰,不敢告诉长辈。”
    贾兰忍不住道:“禀报老爷,兰儿的母亲,十天前,去找了太太,跟她禀报过了,私塾老先生已经很少来上课了,兰儿见太太实在太为难,才去找了环三叔。”
    闻言,三位清客先生,眼神转而都望向窗外边,不看贾政,似乎怕他尴尬,贾兰诚实的话语里,让人能简单的就分析出不简单的东西。
    荣国府的嫡孙,竟然无书可读,儿媳早已禀报了太太,却没有被重视,嫡孙贾兰只能求到庶叔,庶叔自然无权干涉府内私塾的管理,索性直接带着侄儿出府去读书了。
    贾政只是平庸,也不是傻子,王夫人对嫡孙无书可读的漫不经心、视而不见,显然,已寒了李纨与兰哥儿的心,贾政脸色有些不好看了。
    贾政沉吟了一会,勉强挤出一丝笑容,道:“兰哥儿,既然你三叔给你求来进国子监的机会,以后,你就努力读书,有什么缺的,再去找琏儿媳妇。”
    贾政望向贾环,温和的道:“让府里备一份礼,改日你带上兰哥儿,亲自送去给你先生府上,虽然你先生不在乎这些,但是礼不可废,别让人觉得我们贾家不知礼。”
    贾环愣了一下,他的确没想到,这事还要送礼,贾环想起先生的次子李谦兆,也刚刚进国子监进学,正好让贾兰和他进同一个学堂,也好有个照应。
    贾环道:“是儿子疏忽了,明晚,儿子带兰哥儿去先生府上走一趟。”
    见贾环能虚心受教,贾政很是满意,又嘱咐了兰哥儿几句。
    听到外面,老太太派琥珀来书房,请贾环叔侄俩过去。
    贾政想了想,还是决定亲自跟他们,去一趟老太太屋里。
    老太太很精明,李纨只说了事情的一个大概,老太太就能猜个八九不离十了,心里虽然对王夫人也不满,却也没说什么。
    贾政、贾环、贾兰到了荣庆堂,王熙凤也到了。
    老太太让贾政他们坐下,继续对王熙凤道:“凤丫头,给环个儿的先生府上备一份礼,不需放金银这些俗物,这就显得生分了,找些好茶叶给李先生,再给李家两位公子文房四宝,给李家太太两匹好的绸缎。”
    王熙凤都一一认真答应。
    贾政也连连点头,贾母的安排很妥当。
    老太太忽然想起了宝玉,问贾环道:“环哥儿,宝玉也是二月刚刚进学的,你看,能不能将兰哥儿安排和宝玉进同一个学堂,互相也有一个照应。”
    李谦兆虽然也是新监生,在国子监低级别的学堂进学,却并不是和宝玉、秦钟、薛蟠在同一个学堂里的。
    贾环不想兰哥儿跟薛蟠他们混在一起,信口胡诌的道:“老太太,兰哥儿毕竟只是后备监生的身份,到国子监进学的,孙儿想让他跟我先生的次子李谦兆,在同一个学堂进学,有什么事,李师弟也能照应一二!”
    老太太望向李纨,李纨出身书香门第,父亲曾经也任国子监祭酒,很清楚武勋子弟的习性,没几个是认真读书的,也不愿兰哥儿跟宝玉一伙人在国子监厮混,能与礼部尚书的次子做同窗,自然是更好的。
    “老太太,孙媳妇是个没主意的,环哥儿对兰儿的事很上心,环哥儿的安排,应该是妥当的,把兰哥儿交给环哥儿,孙媳妇也很放心。”
    既然李纨都没意见了,老太太也不再说什么了。
    王熙凤对李纨道:“兰哥儿明日去进学,马车明早能备好,但是小厮要选好的,今晚来不及了。”
    李纨道:“有马车就行了,小厮过两日再挑选也行,兰哥儿以前有一个长随,先使着。”
    王熙凤忽然道:“兰哥儿去国子监进学,用饭的银子,和进学费用,需不需要另给?”
    “…………”
    老太太、李纨都能听出来王熙凤话里不寻常,贾府后院管事规则,一直都是有例可循的,自然按例来就行了,为何还要再问这句?
    贾府已经有两个人进学了,兰哥儿是第三个,王熙凤还要问这话,难道前面两个的待遇,是不一样的?
    老太太无奈的问,道:“凤丫头,环哥儿出外进学,每月是领多少银子?”
    老太太心想,王夫人如果偏心给宝玉多一些,就让贾兰比照贾环的额度,先领着用吧。
    王熙凤声音清脆的答道:“回老太太,环哥儿在国子监进学四年,府里没给没过午饭银子,也没给进学费用。”
    荣庆堂的空气都仿佛要凝结了,贾政瞬间黑了脸,老太太也无语了。
    过了好一会,老太太望了王熙凤一眼,才问道:“宝玉进学的费用呢?府里是怎么安排的?”
    王熙凤回道:“府里每月给宝玉午饭银子是二两,另外,府里还担心宝玉与同窗好友,有应酬,另给十两银子进学费用。”
    这个决定事情的“府里”,指的是谁,不用问,大家都心知肚明了。
    二两银子吃午饭,是尽够了的,有名额的监生,在国子监读书是包食宿的,嫌饭菜不好的监生,可在小饭馆点一碗羊杂肉汤,几个馒头,一顿饭下来,也才十个铜板。
    贾政此时已经冷静下了,因为昨日提了赵姨娘做二房,心中对王夫人仅存的一丝愧疚,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老太太心里叹了一口气,道:“凤丫头,兰哥儿还小,每月给二两银子用午饭,五两银子进学费用吧!”
    零用钱比宝玉少一些,这能接受,一个铜板都不给,就过分了。
    老太太继续道:“凤丫头,比照兰哥儿每月能领的七两银子,你给环哥儿补足这四年的银子吧!”
    “老太太,孙媳妇知道了,明日就办。”
    贾环笑着说道:“老太太,不用给孙儿补了,孙儿又得朝廷恩典,得了从四品的官身,下个月开始,交了一半俸禄给府里,剩下的银子,也够孙儿花销了。”
    老太太欣慰的望着贾环,点点头道:“乖孙儿,既然如此,以后你的俸禄,不用上交给府里了,都归你自己支使,谁要是敢嚼舌根,让她来跟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