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宁可错杀
作者:不会游泳的渔民子弟   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最新章节     
    贾兰得到环三叔的承诺,美滋滋的喝了茶,开心的回去了。
    贾环盘算着,贾兰差不多十二岁了,现在进国子监进学,年龄不足,没名额,也不是问题。自己当年进国子监读书,读了四年,也是没名额,以旁听生员身份进去读书的。
    不过,此事要有先生的同意,才能行。
    贾环十二岁半的秀才,放在明朝清朝时期,也算是很优秀的神童了。
    (明朝的一代名臣杨廷和,十二岁即乡试中举,十二岁少年郎,成为明朝最年轻的举人。
    另外,被称为明朝最杰出丞相的张居正,十二岁秀才,13岁那年参加乡试,原本是可以中举的。
    十三岁的张居正,在乡试考试表现非常好,考官们大家一致认定可以录取张居正为本榜举人,还表示张居正应该为本榜的解元(乡试第一名)。
    湖广巡抚顾璘,他认为张居正太早得到举人身份,不太好,有意让这位神童接受“挫折教育”,硬生生让张居正落榜了。
    清朝林廷禧,更是9岁中秀才,16岁中进士。)
    第二天,早上,贾环让赵国基,去招来了贾芸,三人在宁荣大街一个茶楼,找了个座位。
    贾芸现在的气色,比第一次见贾环的时候,要好了不少。
    贾芸父亲死的早,母子二人度日辛苦,几年前,贾芸好不容易通过贾琏,在王熙凤的手里,谋得了一份在园内种花的差事,母子俩也是勉强度日。
    自从半年前跟了贾环,每个月有五两银子月钱,年底还分了不少年货,现在的日子,过得算是很不错了。
    贾芸与赵国基,分别坐在贾环左右两边的位置。
    贾环直截了当的问贾芸,道:“芸哥儿,你可熟悉李十儿吗?”
    贾芸愣了一下,道:“环三叔,李十儿我不太熟,只知道他是老爷身边的管事,听说,很得老爷的信任,已经跟了老爷很多年了!”
    赵国基补充道:“是的,李十儿跟随咱们老爷,有二十多年了!”
    贾环道:“芸哥儿,你找两个人,查一下李十儿,重点要查他家资,把他做过的一些事,要查清楚!”
    贾芸和赵国基互看一眼,贾政是贾环的父亲,李十儿是贾政身边的亲信,不明白贾环到底是想查什么?
    贾芸还是小心翼翼道:“环三叔,请您示下,是想要查他些什么事?”
    贾环坦白的道:“哼,我信不过李十儿这人,我想查他,背着老爷,有没有做了什么不该做的事。”
    贾芸和赵国基舒了一口气,环三爷不是想通过李十儿来查贾政,不是两父子反目,就行了。
    环三爷只是想查李十儿做过的坏事,这不要紧。
    贾环想了一下,继续道:“李十儿这人,听说很贪财,重点查一查,他经过手的账目,贪墨下来的银子。”
    赵国基笑道:“三爷,您可是找到适合的人了,旁人都没有芸哥儿查账,来的更便利的了!”
    贾芸有些不好意思。
    赵国基继续道:“三爷,您有所不知,荣国府管账的林之孝林管家,有个女儿叫小红,芸哥儿已经求得林管家的同意,这个月,要请大媒去林家下定呢?顺利的话,明年初,芸哥儿就能娶小红过门了!”
    “哦,还有这等好事!”
    贾芸笑道:“三爷,查李十儿,如若要看李十儿经手的账目,我要问过林叔才行,不敢打保证。”
    贾环脸上表情很平静,道:“跟你们俩说实话吧!我父亲,昨日升了太仆寺少卿,手中权柄,以后会很重,身边的人容不得一点点疏忽,这个李十儿,我信不过他,我不会留他继续待在父亲身边的。”
    贾环声音转寒,有种让人不寒而栗的冰冷,说道:“芸哥儿,只给你七天时间,你如果能查出他做了什么坏事,自然最好,你如果查不出来,我只能自己来了。”
    贾芸心中一惊,忽然想起府里下人们流传的事,薛蟠、秦钟、王家少爷被厂卫抓进了东厂大牢里,最后薛家和王家各给了一万两银子环三爷。
    最后,是环三爷收了银子,出面担保他们出来的。
    贾芸还想到自己帮贾环出租的铺子,正是用这两万两银子,买的铺子。
    现在听环三爷这话音,这是无论有没有证据,宁可错杀,都要对李十儿,下死手了。
    贾芸深吸一口气,道:“环三爷,小的一定尽力办好这事,不让您失望。”
    贾环点点头道:“这事如果办好了,我身边缺个管事,芸哥儿,以后进出都跟着我吧!”
    贾芸高兴的道:“遵命,小的听三爷的。”
    “…………”
    赵国基傻眼了,这不是自己的活吗?
    贾环微笑的对赵国基道:“把李十儿弄下去了,我父亲身边就缺一个老实本分的,到时候,我推荐舅舅你过去。”
    赵国基才放下心来,环三爷不是嫌弃自己,就行了,跟老爷,也是好差事。
    听完贾环的吩咐,贾芸就兴冲冲的去找林之孝了,誓要把李十儿这二十年经手的旧账,翻个底朝天。
    贾环到了国子监,率性堂相熟的一些同窗,都走过来来祝贺他,拿下秀才功名。
    郑玄笑道:“贾贤弟,有了秀才功名,你可要请客,别想糊弄着就过去了。”
    贾环道:“那是自然,午时,水盆羊肉,水盆羊杂汤,随便大伙吃,敞开肚子吃!”
    水盆羊杂汤?七文钱一碗!
    水盆羊肉?十文钱一碗!
    郑玄面带不满,刚刚想嘲笑贾环,你环三爷,就想拿这些不入流的食物,来糊弄同窗们!
    一位叫胡三保的山西同窗,已经拍案而起,举起大拇哥,赞道:“敞亮!贾贤弟这人,就是敞亮!”
    听得郑玄一个踉跄,什么东西就夸环老三敞亮?就这点要求,你们就满足了?
    另外一位湖北同窗,说道:“如果能有一个酱大肘子,就更好了!”
    贾环手一挥,很气魄的道:“一个大肘子,怎么够?必须再上三个大肘子!一定让几位兄长们用好了!”
    周围的同窗们,纷纷夸奖贾环。
    “还得是咱们贾贤弟,豪爽!大气!”
    郑玄叹了口气,他忘了,率性堂大多数是天南地北来的,学业好的监生,有些是寒门子弟,有的倒是出身当地的名门望族,但也是名门望族里边的旁支、庶出子弟,也不太富裕,能吃上羊肉,已经很满足了!
    贾环冲郑玄得意洋洋的眨眨眼,郑玄气得破罐子破摔道:“只有大肘子怎么够?烧鸡和腊鸭子,也得备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