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 从龙之功
作者:不会游泳的渔民子弟   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最新章节     
    老太太笑了,自己可真是老糊涂了,政儿是环哥儿的父亲,他父亲的事,让环哥儿这做儿子的担忧去吧,自己一个老婆子,哪里管得了这么许多。
    环哥儿的先生是礼部尚书李青秋,师兄是当今六皇子,同窗好友郑玄是礼部侍郎的嫡孙,环哥儿还认识次辅大人的儿子章童,找哪一个,给下边打声招呼,下面的人,难道还敢欺负政儿?
    老太太心里想:等政儿谋下了这学政官的缺,自己可以提赵丫头做他的二房,这样一来,既顺了政儿的意,又让环哥儿有了体面,一举两得了!
    …………
    乾清宫大殿,位于皇城的中心位置,庄严而雄伟。
    乾清宫宫殿建筑风格独特,彰显着皇家的威严与尊贵,大殿的屋顶采用了黄色琉璃瓦铺就,殿身则以红色为主色调,搭配着精美的雕刻和彩绘,大门两侧立有一对石狮,昂首挺胸,威风凛凛。
    乾清宫大殿内部,殿内空间宽敞明亮,天花板高挑,地面铺设着华丽的地毯。正中央摆放着一座巨大长案书桌,后边是金丝楠木打造而成、雕刻着九条五爪金龙的龙椅。
    康元帝坐在象征皇权地位的龙椅上,今日朝廷的事情特别繁杂,加上蒙人骑兵入关侵略,朝廷需要调兵遣将,运送后勤补给。
    经过一天与群臣的议政,康元帝有些疲惫,散了大朝议,只留下内阁学士,六部尚书,几位世袭勋贵将军,继续商议政务。
    一个小太监进殿传给戴权,戴权禀报道“皇上,六皇子与唐大人,和谈的大臣们,在殿外求见!”
    “宣他们进来吧!”
    小胖子六皇子,首辅唐慎微为首的大雍和谈大臣们,走进乾清宫大殿,一个个脸上带着疲惫之色。
    此时天色已晚,殿内的内阁学士,尚书、将军们都已经饥肠辘辘,康元帝对戴权道:“今日政事繁杂,先上晚膳吧,朕与众位爱卿,一起用了晚膳,再继续商讨国事。”
    诸位大臣不是第一次与康元帝一起共进晚膳了,康元帝继位以来,兢兢业业,算得上是勤政爱民的帝皇,经常处理朝政到天黑之后。
    太监在乾清宫摆上两排桌椅,晚膳上的很快,大臣们依次落座,恭谢圣上赐宴,康元帝先动了筷,下面的大臣,才开始用餐。
    大殿之中,没人说话,只有小声的咀嚼声,殿外,身穿黑衣的雁七走了进来,正是执掌暗卫的总管雁七,他递了一个谍报,轻放到康元帝的书案上。
    没特别的事,雁七不会选择群臣都在的时候,送谍报。
    康元帝打开,眼睛很快的扫了完谍报上面记录的内容。
    谍报上描述,今日六皇子韩王带了李清秋的长子,郑道泉的嫡孙,荣国府的贾家小子,一起到理藩院参与了胡辽使团的谈判。
    康元帝觉得这事也不算出格,但后面胡国七皇子的属下,跟六皇子韩王采购药丸之后,六皇子韩王的总管朱康,带着李谦余、郑玄、贾环,四人去了刑部大牢探视已经判了秋决的孙绍祖,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孙绍祖是因为在九边重镇走私违禁货物,判了秋决,小六子派手下去找他,莫非也对九边重镇的违禁买卖,起了兴趣?
    六皇子是康元帝年纪最小的皇子,生性好动贪玩,在上书房学文习武,也都很不成器,但是,六皇子胜在有赤子之心,心地纯善,平时孝顺知礼,康元帝与皇后也非常宠他,称得上是唯一的爱子。
    莫非,一向无欲无求的小六子,对大位也起了野心?
    康元帝放下谍报,拿起小碗,喝了一口汤,抬眼望下去,坐的比较靠近自己的小胖子六皇子,正皱着眉头吃晚膳,适合是不太合他的胃口,只吃了一小碗肉汤泡饭,就不动了。
    康元帝立刻把刚才心中的想法推翻了,自己的皇儿,养了十六年,什么品性,自己难道还能不了解?小六子绝对不会有野心的!
    如果韩王府有什么异动,只能是他王府的属臣,有了不好的心思,毕竟,立功莫过于从龙之功,当年宋太祖赵匡胤领兵在外,也是手下将士陈桥兵变,让他黄袍加身。
    康元帝心中有了决断,小六子在京城卖药丸给胡国七皇子,自然是没问题,合法合规,如果他王府的手下,想勾结胡国七皇子,去九边重镇做违禁的买卖,帮韩王府发展势力,自己就决不能容了。
    不能让小六子陷进皇权的争斗,如果小六子身边的人,真的起了野心,自己要在事情才起萌芽的状态,就扑灭他们。
    康元帝的眼眸之中闪着的寒意,原本就威严无比的面容,更显冷峻,让人不禁心生敬畏之情,沉声对雁七道:“去,把去刑部的那四个人,带到乾清宫,朕要亲自问问他们,意欲何为?”
    “诺,微臣遵命!”雁七弯腰后撤几步,退出乾清宫。
    又过了一盏茶的功夫,大臣们都用了晚膳,太监们撤了晚膳,收起了部分桌椅。
    康元帝对重臣们还是优待的,累了一日了的唐慎微等几个老臣,和几位王爷,在乾清宫都有座的。
    由王子腾来给康元帝禀报今日与胡辽两国使节团和谈的过程。
    刚刚吃饱,小太监给唐慎微,忠顺王等人上了茶,年迈的唐慎微正坐着闭目养神。
    王子腾禀报完了,今日胡辽两国,退了一步,各自还要索求三百九十万两银子。
    对于这个结果,康元帝皱了皱眉,说不上满意,也知道臣子们已经尽力了,不能强求太多了。
    大雍与胡辽两国,要同时退让,才有可能和谈成功,依照如此计算的话,最终还要给胡辽两国一共五百多万两银子。
    康元帝头疼了,如果不是蒙人此时十万大军破边入侵,大雍还可以和胡辽两国使节团,慢慢的磨,一点一点的谈判,如今,时不待我啊!!
    戴权打断了康元帝的思绪,道:“皇上,雁七带了四个人在大殿外,求见!”
    康元帝莫名火起,鼻子冷哼一声,冷冷的道:“让他们滚进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