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郑玄来访
作者:不会游泳的渔民子弟   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最新章节     
    在贾环院子的厅堂上,小吉祥给王子胜、薛姨妈、薛宝钗上了茶,王子胜没有什么心情慢慢品茶,直接就拿出五万两银票,拜托贾环去疏通东厂厂卫,走人情给王德王仁赎罪,另外又拿出一万两算酬谢贾环的,王子胜与薛姨妈商量过,直接给酬劳贾环,让他办事更用心一些,他们自然也不怕贾环会赖账,如果事情办不成,贾环也不敢不退银子回来!
    薛姨妈也拿了四万两银票,塞给贾环,三万两银票办事赎人,另外一万两算酬谢贾环。
    王子胜与薛姨妈给了银票贾环,也不耽搁,郑重的托付了几句,就告辞离开了。
    客人走了,晴雯从后面出来帮贾环换上出门的衣裳,贾环正要出门,忽然小吉祥进来禀报,侧门又有客人来访,说是环三爷的同窗好友。
    贾环的小院子,是有一个小门进出荣国府的,薛姨妈他们知道这个小门,是从这个小门敲门拜访贾环的。现在的客人是荣国府侧门来访的,经过门房通知,贾环只能亲自去侧门迎接。
    来客是贾环国子监的同桌郑玄,贾环请他来到自己的小院,进了小书房,小丫鬟小吉祥奉上热茶,郑玄手里捧着茶,有些心不在焉,眼睛好奇的到处打量着。
    贾环手拿起茶盏,品着香茗,感觉一向洒脱的郑玄,今日似乎有些古怪,说话有些吞吞吐吐的,脸上也带着腼腆的神色,说今日闲来无事,因为与贾环同窗一年多了,没来拜访过贾环,今日一时兴起,就厚颜上门打扰了,顺道也告诉贾环,昨晚贾环留的两首诗词,在芙蓉楼诗会大放异彩,夺得芙蓉诗会榜首!
    郑玄端着茶盏,与贾环有一句没一句的聊天,从贾环这个独居的小院开始聊,转到聊贾府的其他院子。拐弯抹角的问贾环平常清闲之时,有何嗜好打发时间,转而聊到贾环兄弟姐妹的嗜好?
    贾环察觉到郑玄今日的言谈举止有些反常,似乎在旁敲侧击探听些什么事?
    贾环正与郑玄喝茶聊天,门房又有人拿帖子给小吉祥,说是给贾环的。
    今日真是都赶上了,平时几年都没人来找贾环,今日已经是第三批客人了。
    小吉祥来到书房,禀告贾环,门房有人来送帖子,指明是要给环三爷的。
    贾环拿到帖子翻看,帖子是小胖子六皇子朱宜烨派人送过来的,通知贾环,内务府已经把自己的王府建造好了,约贾环午时去他的王府中聚集!
    本来郑玄难得上门来拜访自己,两人同窗情谊,贾环应该留郑玄用午饭的,六皇子朱宜烨既然派人来请,郑玄也起身要告辞了,贾环只能与郑玄致歉,今日凑巧有事,失礼了,改日贾环来做东,置办好酒水,再请郑玄过来一聚,郑玄眼睛一亮,说不用贾贤弟请,现在正逢国子监年底休学,自己想与贾环一起读书,交流时文制艺心得,共同学习,也能相互砥砺前行,郑玄自顾自的说完这些,就乐呵呵的拜别离去!
    按照六皇子贴子写的地址,贾环找到王府,李谦余也刚刚赶到,朱康,侍卫长黄大江陪六皇子正在逛新王府。
    人逢喜事精神爽,六皇子朱宜烨今日一身华丽的服饰,大红金丝镶边,腰间围着镶嵌玉石的缎带,漆黑的长发高高束缚在红冠之中,身着钦湘衣,戴着一顶绒草面生丝缨苍蟒教子珠冠,剪裁的十分得体的石青直地纳纱金褂罩着一件葛纱袍,腰间束着朝项太雍御,挂了一块玉质极佳的墨玉,形状看似粗糙却古朴沉郁,衣服上绣着各种各样的龙纹、凤凰图案和牡丹花纹等,胸前与背后更是绣有很大的四爪巨龙的图案,这些花纹寓意着皇子的尊贵地位、权力和财富。
    大雍亲王的王府,通常按照皇宫的布局进行规划,拥有严格的中轴线对称布局。王府一般由大门、仪门、正殿、后宫、花园等部分组成。其中,正殿是王府的主要建筑,用于举行重要的仪式和接见宾客。后院则是亲王及其家族的居住地。
    亲王府,在京城的建造的,与外地建造的藩王府又不同,外地藩王府更大更宏伟。(以明朝来说,外地藩王府就是小故宫,占地几十亩到几百亩不等,以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三子朱桂的代王府为例,代王府占地面积约18万平方米,有房屋约800多间。朱元璋的侄孙朱守谦的封地桂林靖江王府,占地283亩,仿照南京故宫而建,规模宏大、气势磅礴。)
    开国定鼎之初,大雍皇朝亲王府的建制,是按照九进的大四合院房子来修建的。近年来国力衰弱,各省灾情四起,边镇外患不止,国库空虚,亲王府的建制也大幅缩减,六皇子的亲王府是六进的四合院,总共有一百二十八间房,显得格外典雅庄重,青砖黑瓦、飞檐翘角,古风雅韵的亭台楼阁,园林之魅力漫步于悠长的长廊,亭台楼阁与水榭之间,碧水映天,古色古香,仿佛置身于美丽的画卷之中。
    现在十二月十七号,再等三个月,六皇子朱宜烨就能离开皇宫这个大牢笼,独自住进这华丽的新王府里,小胖子心情特别愉悦,惬意迈着轻盈的步伐,在铺满青石板的院子里,回头对朱康道:“老康,吩咐下去,布置几桌上好的酒席,咱们几个今日要乐呵乐呵!”
    朱康笑道:“殿下放心,今日是好日子,咱家早就让下面去订好了五桌上等的席面,午时就到。”
    “哈哈哈,好,老康甚知我心!这事办得不错!”
    得了六皇子的夸奖,朱康感觉骨头都轻了几分,脸上神情也喜滋滋的。
    正说话的功夫,门口有了不小的动静,一个下人奔跑的进来,高声报道:“殿下,宫里来了公公,公公说是封王的圣旨下来了,小的们已经摆好了香案,正等您去接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