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去医院生孩子
作者:汐洋汐上   我们的岁月长河最新章节     
    江英付完车钱后,对好心的大爷说了声“谢谢”,母女俩就朝着医院走去。
    来到医院,已经是傍晚时分,医院里的人并不多,因为穷,乡下人轻易不会到医院里来看病,更别说像生孩子这种瓜熟蒂落的事。
    乡下的孕妇一般都是在家里找个接生婆接生,因为常年参加劳动,产妇的身体底子一般都很好,再加上那时的物质生活匮乏,胎儿也都不怎么大,所以一般都好生产。
    赵家福因为有了母亲的前车之鉴,为了江英母子的安全,他在信中反复叮嘱江英,让她一定要到县城里的医院去生孩子,并汇来三十元钱。
    事实上江英也真是没地方可去,江英住在娘家,按照乡下的习俗,女儿是不能在娘家生孩子的,算算日子,也只能选择到医院里来待产了。
    因为对医院的环境不熟悉,江母让江英坐在门边的长木椅上休息,自己进去找妇产科。
    看着母亲踮着缠过又放开的小脚消失在医院过道里的瘦小身躯,江英鼻子一酸,泪水不停地在眼眶里打着转。
    回到娘家的这两年多时间里,江英一直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
    父亲是个重男轻女的人,加上受丈夫家庭出身的影响更是不待见自己,母亲虽然对自己不错,但毕竟家里是父亲说了算。
    母亲不但终日要操持家务,照看弟妹,还要在父亲和自己之间不断地调停,已经很不容易了,现在还要为自己生孩子的事在这个陌生的地方忙前忙后,江英的心里更是不忍。
    想到丈夫从自己怀孕后就没有回来过,虽然每月也有书信寄来,可现在孩子都快要生了,还不知他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再想想怀大女儿时丈夫对自己的百般呵护,江英的心里就更不是滋味,越想心里越难过,忍不住抽泣起来。
    江英自怀孕后,由于体内激素的变化,她的情绪很容易激动,加之她一直牵挂着丈夫,就变得多愁善感起来了。
    江母终于回来了,扶着江英朝妇产科走去。
    一位女医生坐在值班室里,看到江英母女俩走了进来,女医生指了指江英问:“是她吗?”
    江母说:“是的,医生。”
    女医生看了一眼站在面前的江英,又看了看江英蓝布衣服下不怎么明显的肚子,然后拿起病历和笔问:“名字?”
    “江英”,江英答道。
    经过一番常规的询问后,女医生开了一张单子递给江母,“出门右转收费室交费去”。
    江母拿着单子和江英递过来的钱出去了。
    女医生让江英躺在床上,开始为她做例行检查。
    江母拿着缴费单回来后,女医生给江英安排了病房,并吩咐一名护士带她们过去,然后女医生对江英嘱咐道:“你去病房里躺着休息,不要到外面乱走动,今天应该不会生产。”
    江英和母亲来到病房,病房里只有两张床,另一张床上已经有一个产妇了,江母扶着江英躺到床上。
    江母对江英说:“医生说你今天不会生,我放心不下你弟弟妹妹和赵芳,趁现在还有马车回去,我今晚回去,明天一早再来。”
    江母又对旁边陪床的一位中年妇女说:“大姐,麻烦你晚上帮忙照看下我女儿,家里孩子还小,我得回去,明天一早我就回来。”
    中年妇女点头后,江母就回去了。
    江英躺在病床上,大脑就像开动的机器一样转动了起来。
    大女儿赵芳今年已经两岁半了,至今仍然是个没有户口的黑人,眼看第二个孩子就要出生了,家里又将多一张吃饭的嘴。
    虽说赵家福每个月都会汇钱回来,可是有钱也买不到粮食,城里是凭购粮本按月按量供应粮食,农村则是每个生产队根据当年的收成刨去上交给国家的公粮后按在册人口来分的,不论城里人还是农村人,自己都吃不饱,哪里还有多余的粮食去卖,更何况倒卖粮食也是犯法的,以后三张嘴就靠自己一个人的口粮来养活了,现在孩子小还没什么,将来孩子大了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一想到这些,江英的心里就堵的慌,仿佛有千斤重担压在胸口,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天渐渐黑了,夜也渐渐深了。
    不知是由于白天下地干活累了,还是孕妇的倦意上来了,江英想着想着就睡着了。
    半夜时分,江英突然被一阵撕心裂肺的疼痛惊醒了,她痛得额头上冒出了很多汗,担心影响旁边病床的产妇休息,江英只能咬紧牙,一声不吭,实在忍不了了,就用被子捂住头小声哼哼几下。
    将近天亮时,江英感觉自己快要生了,忙叫醒旁边陪床的中年妇女,让她把医生叫来。
    江英被送进了产房,一个小时后,江英的第二个女儿出生了。
    看着像猫一样瘦小的女儿,江英的心里五味杂陈。
    江母一早来到了医院,看着熟睡的江英和嗷嗷待哺的外孙女儿,江母又是惊喜又是难过,心中涌起一丝歉意。
    女婿每个月都会汇钱回来,虽说不多,但也足以让江英母女改善生活,无奈江英是家里的长女,下面还有四个妹妹,两个弟弟,外加一个赵芳,这么大家子人一起生活,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哪里还谈得上改善生活。
    江英怀孕后也是和大家一个锅里吃饭,有时甚至为了照顾弟弟妹妹们,根本连饭都吃不饱。
    江英醒了,看到母亲坐在床边便说:“妈,我收拾一下,我们回家吧。”
    “你身体怎么样了?要不要再住一天?”江母关心地问。
    “没事,顺产,多住一天又要多花一天的钱,算了,还是回家吧。”江英故作轻松地答道。
    “好吧,听你的,我去打盆水给你洗把脸。”江母端着盆出去打水了。
    江英从床上坐了起来,穿好衣服,坐到床边,从枕边的包袱里摸出一把梳子,把凌乱的两根辫子重新梳了辫起来,然后又从包袱里拿出一块方形的头巾包在头上,防止头被冷风吹到,患下月子病。
    洗漱完后,江英对母亲说:“妈,您看着孩子,我去找医生办出院手续。”江英慢慢走出了病房。
    半小时后,江英回来了,她收拾好东西,把包袱递给江母,自己抱着孩子就和江母走出了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