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落户
作者:汐洋汐上   我们的岁月长河最新章节     
    江英生病的这些天躺在床上,清醒的时候反复在想,原本以为娘家是可以遮风避雨的港湾,没想到自己在外面受到了委屈,回到家里不仅得不到温暖,反而是雪上加霜,这样的家还值得留念吗?
    之前如果不是母亲护着自己,江英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她不想因为自己再牵连母亲,不想让母亲再三地被父亲责骂,也不想让自己再陷于更难堪的境地。
    江英有了想逃离这个早已经失去了往日温度,变得让她感到陌生、寒冷的家,有了想断绝和这个家关系的想法。
    刚才江父的话,更坚定了江英离开家的决心。
    江英突然想到了赵芳的户口问题,原本想着一回来就去办女儿落户的事,没想到第一天上工就因为打抱不平扯出一摊子事,倒把落户的事给忘了。
    江英想着明天挑完煤回来后就去找队长江保全办理赵芳落户的事。
    第二天一早,江英强撑着已经退烧但仍然虚弱的身体,把已经可以吃米糊的赵芳留给母亲照看就上山挑煤去了。
    回程途中,刚爬到第二座山半山腰的时候,江英突然感到一阵心慌,浑身冒出虚汗,两条腿就像喝醉了酒一样踉踉跄跄地不听使唤,眼前的视线开始变得模糊,江英刚想放下担子坐下休息会儿,还没等她站稳,眼前一黑便摔倒了。
    江英不知在地上躺了多久,逐渐偏西的太阳透过浓密的树林稀疏地照在她的脸上。
    江英渐渐醒了过来,听着林中哗啦哗啦的风吹树枝发出的声响,看着天上不断飘浮着的白云,她感觉自己像是从阎王殿逛了一圈又回来了。
    江英清醒后感到背部火辣辣地痛,她慢慢爬起来,才发现自己摔下来,被山中一棵碗口粗的松树拦腰挡住了,背部正好蹭在树根上。
    江英看着山坡上满地滚落的煤块和摔到山脚下东一只西一只的箩筐,她欲哭无泪,江英抬头望向天空,撕心裂肺地大声叫喊着:“老天爷呀,你为什么要这样折磨我?为什么要这样折磨我呀!”
    江英无助而凄婉的声音在寂静的山谷里回荡着。
    江英喊出了憋在心里几个月的愤闷和委屈,感觉心里舒畅了很多,她对自己说:江英,从今以后再也没有任何困难能够打倒你了,你已经算是死过一次的人了。
    江英顾不得脸上、手上和身上火辣辣的擦伤疼痛,强打起精神下到山脚,捡回箩筐,然后一点一点地捡拾着散落的煤块。
    江英回到家的时候天已经黑了。
    江母看到江英这么晚才回来,又看到她脸上、手上的擦痕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她没有说什么,只是打来热水,拿来饭菜给江英。
    江母回到厨房后忍不住哭了。
    第二天,江英没有去挑煤,她来到生产队队部找到江保全,“二叔,我想把我的户口从我家分出来,然后把我女儿的落在上面。”
    江英把赵芳的出生证明递给江保全。
    江保全没有接江英手里的证明,他说:“大侄女,按农村的习俗,只有儿子分家另立门户或是嫁出去的女儿才能从原来的户口中把自己的迁出去,你的户口要想从你家分出来,就只能是迁到你夫家所在的生产队去。”
    “二叔,我的户口不能分出来就算了,麻烦您把我女儿的户口落上。”听了江保全的话,江英只能退而求其次。
    江保全说:“大侄女,你女儿的户口不能落在我们这里。”
    江英不解地问:“二叔,孩子的户口不都是跟着母亲的吗?我的户口还没有迁出去,为什么我女儿的就不能落在这里?”
    江保全认真地解释道:“大侄女,不是我不给你落,是队上有规定,我们队靠近城边,加上我们做米粉卖,每年的收入比其他生产队稍好一点,以前就有姑娘嫁到山区后没有迁走户口,反而要把出生的孩子落回来的事发生,后来队里就订了个规矩,凡是嫁出本村的都必需把户口迁走。大侄女,你想想,我们队的土地就这么点,每年产出的粮食有限,要是人人都嫁出去而不把户口迁走,反而还把出生的孩子也落回来,加上嫁进来的人及新出生的孩子越来越多,这点粮食怎么够分,还不得饿死人。”
    江英笑嘻嘻地央求道:“二叔,您就通融通融嘛,把我女儿的户口落上,我不出去说,别人是不会知道的。”
    “大侄女,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再说我也不能带头坏了这个规矩,一旦开了这个头,以后有人跟着学怎么办?我怎么跟人家解释?”江保全低头看着手里的账本说。
    “二叔,我从来都没有求过您,您就通融一下嘛,我只求您这一次,行吗?”江英软磨硬泡道。
    “大侄女,你这不是为难我吗?你丈夫生产队的条件和我们队差不多,你还是到你丈夫生产队去问问,先把你的迁过去,你女儿的自然也就能落了。”
    江保全给江英出主意道。
    江英眼看赵芳的户口落在本村无望,她觉得江保全的话也有道理,于是就趁着一个雨天,背着赵芳到了赵家福的大哥家,让大哥带着找到生产队长并说明了来意,队长说:“你丈夫的户口早已经迁出去了,他已经不属于这个生产队的人了,你的户口迁来也没有户主落呀。”
    赵家福的大哥说:“队长,你看能不能把我弟妹和侄女的户口落在我家。”
    “不行,只有夫妻、父母子女关系才可以落户,她跟你算什么关系。”队长一口回绝了。
    江英只能又回来找江保全。
    江英说:“二叔,我去过赵家村了,人家说我丈夫的户口早已经迁走了,他已经不属于赵家村的人了,所以我的户口就不能迁过去,您看,孩子的户口不是都跟着母亲吗,麻烦您就把我女儿的落在这里吧。”
    “大侄女,我已经跟你说过了,我们是按政策办事,我即便给你办了,大队、公社也通不过的,弄不好还要让你把你的户口迁走,那样你且不是因小失大,你还是再到你丈夫那个村去想想办法吧。”
    江英就这样来来回回地跑了好几次,两边都像踢皮球一样踢来踢去,谁都不愿意多收留一个人口,毕竟不单单是落户那么简单的事,其中还牵扯着粮食分配问题,在粮食产量本就不高的年代,村子里多一个人就意味着多一份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