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相亲
作者:汐洋汐上   我们的岁月长河最新章节     
    江英并没有急于去接江母手中的照片,她冲着江母笑问:“妈,赵媒婆是给我介绍对象的,我还什么都不知道,你怎么就满意了,还收下了人家的照片。”
    江母没好气地说:“你这个没良心的,妈不是看着这小伙子各方面条件都不错,才替你把照片收下的,你再这样嬉皮笑脸的,以后我不管你的事了,看你以后嫁不出去怎么办。”说完就把照片塞到江英的手里。
    江母出去后,江英拨亮了油灯,把照片放到油灯下仔细看了起来。
    照片上的小伙子模样周正,长得眉清目秀,一副文质彬彬的样子,一双大大的眼睛透着淡淡的忧郁。
    江英看着照片,觉得小伙长得还可以,可一想到对方的年龄比自己大了七岁,心中不免产生了顾虑。
    可江英又很好奇,按常理说象赵家福这个年龄的人早就应该结婚生子了,他既然有这么好的条件,为什么二十七岁了还未娶妻生子?
    心中的疑问和那双忧郁的眼睛一直萦绕在江英的心里,整晚都挥之不去。
    第二天,江英告诉江母愿意跟赵家福见一面。
    江英想当面解开一直萦绕在心头的疑问,想看一看有着那样一双忧郁眼神的人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人总是先有了好奇心才会有探寻未知的动力,有了动力才会付诸行动。
    江英没有料到她和赵家福的姻缘正是在她的好奇心驱使下才成就的。
    不得不说人与人之间的缘分有时候真的很奇妙,正所谓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
    江母把江英的照片给了中年妇女,照片辗转寄到了赵家福的手上。
    赵家福看着照片上略带羞涩、双眼有神的江英也是满心欢喜,立马回信说愿意见一面,并约好了见面的时间。
    十一月底,赵家福回到了玉县。
    江英在江母的陪同下,来到跟中年妇女约好见面的县城小饭馆。
    中年妇女和赵家福早早地来到饭馆,他们选了一个靠窗的桌子坐着喝茶。
    刚坐了一会,中年妇女就指着窗外不远处走来的江英母女告诉赵家福,“家福,那边走来的两个人就是江英和她的母亲。”
    赵家福忙起身道:“我出去接一下。”
    中年妇女说:“我跟你一起去。”
    赵家福和中年妇女一起来到饭馆外,中年妇女朝着江英母女招手喊道:“大姐,在这里!”
    江英母女快步走了过来,中年妇女热情地招呼着,“大姐、江姑娘,来了,快请进!”
    中年妇女亲热地拉着江母的手走进饭馆,并给赵家福使了个眼色,“家福,招呼好江姑娘。”
    赵家福站在饭馆门口,身体微微一侧,右手向前一伸,做出一个优雅而礼貌的请的手势。
    “请进。”赵家福轻声说着,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腼腆和紧张。
    江英羞涩地笑了笑,紧跟在江母的身后走了进去。
    四个人坐到了刚才那张靠窗的饭桌旁。
    赵家福招呼饭馆的伙计给江母和江英上茶。
    江英趁赵家福起身招呼饭馆伙计的间隙,偷偷地从上到下打量着赵家福。
    赵家福身高约一米七五左右,身穿干净的深蓝色铁路制服,脚穿一双黑色的千层底剪刀口布鞋,身材修长,看着文质彬彬的像个书生,整个人看起来比照片精神很多。
    江英的心不禁怦怦乱跳。
    伙计上完茶水离开后,中年妇女便正式向赵家福介绍道:“家福,这两位便是江英和她的母亲。”
    赵家福站起身,面带微笑,语气有点紧张地对江母说:“伯母好。”
    然后又看向江英,“江英,你好。”
    江英不好意思地低下头,两片红霞飞上了她的脸颊。
    中年妇女指着赵家福对江母和江英介绍道:“他就是赵家福。”
    江母从进到饭馆坐下后,就上上下下地仔细打量了赵家福一番,她嘴里回应着赵家福的问好,心中却暗想人可比照片好看多了。
    江母听完中年妇女的介绍之后,脸上立刻浮现出灿烂的笑容,她情不自禁地赞叹道:“嗯,这小伙子真是一表人才啊!
    正是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顺眼。
    赵家福憨厚地笑了笑说:“谢谢伯母夸赞。”
    江英看着彬彬有礼的赵家福,心里不禁暗自高兴,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原来嫌弃赵家福年龄大的顾虑也消失了,心中情愫暗生。
    赵家福见眼前的江英明眸皓齿,身材窈窕,恬静可人,自然也是满心欢喜,早已把对方视为自己的另一半了。
    六十年代人们的婚恋观并没有掺杂过多杂七杂八的东西在里面,只要觉得对方人好,是个踏实过日子的人就行,更何况赵家福和江英也算得上是男才女貌了。
    中年妇女一面和江母聊着闲话,一面不动声色地观察着赵家福和江英两人。
    看着江英扭捏羞涩的表情,中年妇女凭她多年做媒的经验,就知道这件婚事百分百成了,心中自然是非常高兴。
    席间中年妇女不断地给江母和江英夹着菜。
    饭后,赵家福把江英母女送到班车站,目送着她们的班车远去才离开。
    这是江英生平第一次在饭馆吃饭,可她始终想不起来当时究竟吃了些什么,一直萦绕在心头的疑问竟然也没有问出口,或许是一向泼辣的她心为所动而羞于启齿,或许是再问已经是多余。
    一九六三年春节后,赵家福在中年妇女的陪同下,带着彩礼到江英家提亲并订下了结婚的日子。
    五月份,当江英年满二十周岁后,她和赵家福领了结婚证。
    由于赵家福没有父母,两个哥哥也各自有自己的家,赵家福和江英就邀请了双方的至亲好友,在第一次见面的饭馆里办了婚宴。
    这样的婚宴在当时对于乡下人来说可以算得上是别具一格了。
    婚礼过后,江英就跟着赵家福到了他所在的开县一起生活,两人过起了先结婚后恋爱的日子。
    到开县后不久的一天晚上,江英在饭桌旁做着针线活,赵家福在旁边看书。
    江英随口问道:“你高小毕业后为什么不继续念下去呢?听说你的成绩很好的。”
    赵家福被江英突然一问,愣了一下,他合起手里的书放到饭桌上,理了理思绪说:“这跟我的家世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