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错付
作者:长山里   嫁帝师最新章节     
    茶碗不偏不倚泼在郭自贤腿上,落到地上滚了一圈,丫鬟见状,急忙上前掏出帕子要替他擦拭。
    郭自贤顾不得腿上的疼痛,抬手猛地推开丫鬟,急急朝宋卿时走了几步,“此事当真?”
    “千真万确。”宋卿时眼神平静。
    “你如何得知?”
    宋卿时直视郭自贤,却没有开口,郭自贤瞬间便明白过来,再好的盟友,也总要留些底牌。
    “你在宫里安插了人?”
    宋卿时淡定道:“大人在宫中也有人,找人探听一番便知真假。”
    郭自贤一脸凝重,背着手在房中来回踱步。
    他是在宫里安插了人,但没有消息传来便说明他的人并不知晓,若说妃嫔的身体,最了解的当属太医院。
    郭自贤停下脚步,“假设仪妃真的有了身孕,那就麻烦了,沈家在皇上那里的地位只会更加稳固。”
    宋卿时忽然笑了起来,“大人何不换一个角度去想,仪妃有了身孕,最慌的人会是谁?”
    郭自贤忽地停下脚步,思索片刻,眼神中露出精光,“是诸位皇子。”
    “没错。”宋卿时含笑道:“仪妃受宠,还有个做权臣的舅舅,这孩子就成了诸皇子的一大威胁,那大人觉得,沈让尘还能和谁结盟?”
    郭自贤往深处一想,忽然合掌大笑起来,“天助我也,哪位皇子都不会和他结盟,谁会相信他手里握着皇嗣,还会胳膊肘朝外拐?”
    “仪妃娘娘有了身孕,却秘而不宣,恐怕沈家也早就知道,只是不敢声张。”宋卿时接着说:“仪妃数年不孕,是无法有孕还是不能有孕,大人仔细一想便能明白,宠妃、皇子、权臣,这是多么可怕的背景。”
    他看向郭自贤,“皇上三召沈让尘归都为帝师,看重的是仪妃无子嗣,沈让尘便无私心,一来可以教导皇子,使其背后文人为新帝所用,二来,是为了牵制大人,以防皇上驾崩之后无人压制大人。
    郭自贤颔首,面上笑意不减,“皇上这是为了新帝机关算尽呐,只可惜仪妃在这个当口有了身孕,一旦皇上知晓此事,恐怕就连皇上对沈家的信任,也会削减三分。”
    皇上信任沈家,是因仪妃没有子嗣,若仪妃有了子嗣,皇上便会由信任转为忌惮。
    历代不是没有过扶幼帝继位,把持朝政的权臣。
    “此事不能由我一个外臣开口。”宋卿时说:“还望大人早做部署,若是等到沈让尘恢复,想出对策,那就晚了。”
    郭自贤尚在犹豫,宋卿时乘胜追击道:“三日之后状元游街,这是皇上定下的日子,在此之前都察院一定会将科举舞弊定案,此事便可告一段落,大人也可松开手了。”
    状元游街历来本该在传胪唱名当日,但出了科举舞弊一事,在没审出个结果之前,读书人未必会买账。
    未免状元游街出乱子,建元帝便改了日程,推迟状元游街,而都察院必须在游街前拿出结果。
    商议完毕,已是傍晚,郭自贤留宋卿时在家中用饭,宋卿时以答应回家陪母亲用饭为由推辞。
    离开郭自贤的书房,发现郭平盈还在院中等着,见了他,几步迎上前来。
    “大人。”
    宋卿时拱手还礼,“小姐。”
    郭平盈拨了一下脸颊上的发丝,她在此等了很久,出了些汗,不知脸上的妆容有没有花。
    “下月便是我们的婚期了。”
    宋卿时脚步一顿。
    竟然这么快吗?只剩下一个月了。
    郭平盈接着说:“有些话原本应该早些同大人说,但是一直没有找到机会。”
    “小姐请讲。”
    丫鬟自觉放慢脚步,远远地跟在后头。
    郭平盈偷偷抬眸看了他一眼,心里怦怦直跳,他才华横溢,挺拔俊朗,若非她家世了得,是万万攀不上这样的男子。
    “我知道大人对先夫人有情,也知道大人府中有一位和先夫人长得一样的……妾室。”
    宋卿时眉心不自觉一蹙。
    郭平盈慌忙解释,“大人千万不要误会,我没有别的意思,我只是想说,待我过门之后,一定会与她和平相处,请大人不必担心。”
    到底是闺阁女子,说出这样的话,郭平盈面颊泛起微微的红晕,见宋卿时没有要开口的意思,她更觉赧然,脚下轻轻一跺,转身跑了。
    宋卿时站在原地,久久未能回神。
    郭平盈是很好的姑娘,可惜生成了郭家人,他已负了江晚之,这个姑娘,他也注定要辜负了。
    ……
    自那日大夫来看过之后,一日一诊变成了两日一诊。
    天气炎热,加之余晚之身体不适,用不下饭,几样小菜只拣着吃了一些。
    哑巴丫鬟收拾了碗筷出去,走出门口看见一个人站在外边,赶忙退到一旁,朝着来人蹲身行礼。
    男人朝着没关上的房门看了一眼,眼神稍稍偏了偏,哑巴会意跟上,手中托盘上还端着没吃完的残羹冷炙。
    走到院外,离得足够远,男人才开口,“这几日怎么样?”
    哑巴并非生来就是哑巴,只是后来高热给烧哑的,听声音完全没有问题。
    哑巴丫鬟把托盘放到地上,打着手势比划,意思是说余晚之吃得好睡得好,也没有闹过。
    男人皱了皱眉,哑巴继续比划,把余晚之今日提出的想到院子里坐一坐的要求转达了一遍。
    到院子里坐需要解开脚镣,男人摇了摇头,没有同意。
    丫鬟再次比划,两只手摊开翻了翻,是看书的动作。
    男人迟疑片刻,说:“回头我让人送过来。”
    哑巴点了点头,有些为余晚之高兴。
    她和余晚之相处了很多天,白天黑夜几乎十二个时辰都待在一起。
    余晚之闲来无事的时候,会和她讲一些新鲜事,余晚之懂的特别多,譬如从源宁港出海,在海上一直走一直走,便能到达另一个地方,那里的人轮廓扁平,眼睛细长,也有鼻梁高挺,眼窝很深的人,他们长着蓝色的眼睛。
    哑巴觉得那是余晚之哄小孩儿的话,余晚之却说书上就有,风物志上写得清清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