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再见赵国民
作者:爱吃香辣素牛肉的黄筌   重生1987:这个首富不正经最新章节     
    刘明鑫似乎笃定厉景琛离不开自己,提出的条件非常离谱:除非工人犯罪或主动离职,否则不允许开除任何一人。
    厉景琛差点被他的条件气笑,要是按照他的管理办法,就是把神仙请来,也没办法扭亏为盈。
    虽然尊敬这样的人,但他绝不会和对方合作。
    厉景琛暗自发誓,哪怕得不到酒厂,也绝不和对方合作,要是按照他的办法,有多少钱都不够酒厂挥霍的。
    刘明鑫这样的思想观念,绝对能把投资人气死。
    他思想观念严重跟不上时代,除非作出重要改变,否则就是他的酿酒技术就是在高,也注定会被历史淘汰,
    “刘厂长您再想一想,要是有什么新的想法再联系我。”厉景琛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便离开了,他实在不想和对方共处一室了,生怕说出什么过分的话。
    “厉老板,这就是我最后的条件,不会改变了。”刘明鑫强硬的说道,他认为自己作为一名工人,是不需要向资本家妥协的。
    厉景琛摇了摇头,离开刘明鑫家,径直去了长安交通大学,他要找赵曼丽,让她给自己做一套马杀鸡,以补偿自己。
    厉景琛到了交通大学后,却从赵曼丽同事口中得知,对方刚刚接了一个电话离开了。
    做马杀鸡的人离开了,厉景琛只能含泪离开。
    厉景琛不知道的是,就在他和刘明鑫商议的时候,杜文则等人已被省公安厅抓捕,赵曼丽也是在知道这一消息后,回家打探消息去了。
    ……
    杜文则三人被公安带回去之后,原本还想要负隅顽抗,不讲实话,结果被参与审讯的公安几句话就吓唬的全部交代了。
    却是审讯公安告诉几人,大陆没有所谓的死刑,他们三人要是不老实交代,一旦查实,将被执行死刑。
    蝼蚁尚且苟活,更何况这些诈骗犯,被吓得就像吵豆子似的,全部吐了出来,交代了他们预备诈骗以及在其他地方诈骗的事实。
    公安不敢怠慢,当下向上级进行了汇报,不一会这则消息就被放到了省委书记、省长等人的办公桌上。
    “幸亏赵老机警,不然真可能酿出大事故。”省委书记张春德感慨的说道。
    “谁说不是呢,这件事的教育意义很大,咱们各家政府要引起重视,今后不能迷信外商,任何投资必须查清楚对方的底细才能深入,不然会吃大亏的。”省长胡鑫华接过话茬道。
    “鑫华省长,这件事你带队去处理,一定要将影响降到最低,我去一趟燕京,亲自给首长汇报这件事,防止其他地方出现类似的情况。”
    秦省两大巨头将事情的性质定下之后,各自展开行动。
    厉景琛当初说有问题,也是因为自己胜率较小,心存侥幸而已,没想到一语成真,可谓是人在家中坐,糖果从空中来。
    酒厂就三方参与竞争,最大的对手就是所谓的港商杜文则,如今证实他们是所谓的诈骗犯。
    失去最强的竞争对手,就剩下刘明鑫一伙,厉景琛就是拿出一半力气,也能够轻易获胜。
    当然厉景琛目前并不知道这些消息,他一个人回家一个人做饭,有种孤独的感觉。
    厉景琛吃过晚饭,刚准备出去转转,接到了赵曼丽的电话,她告诉他,港商杜文则等人的情况。
    “好,我知道了,我明天一早就去。”厉景琛高兴的挂断电话,赵曼丽告诉自己,便宜岳父赵国民明早要见自己,确定酒厂承包事宜。
    接到这个消息之后,厉景琛也不出去转了,拿出笔记本,开始细细思考酒厂的经营方向,对工人的安排。
    他要确保拿到酒厂,不能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赵国民也是被吓得出了一身冷汗,他非常清楚,真要被杜文则等人得逞,自己的仕途绝对会完蛋。
    他从赵曼丽口中得知这是厉景琛的猜测,心里多多少少有些感激的,但他并不准备直接将酒厂交给对方,还是要听听厉景琛的完整方案才行,以免所托非人。
    同时,他也感觉到了,自家闺女和那个叫厉景琛的关系很不一般,不过一想到对方的年龄,他又觉得不可能。
    次日上午,厉景琛不到八点就等在了赵国民的办公室外。
    赵国民确实是一个干实事的领导,见到厉景琛后,直接将其迎了进去,没几句话就进入了正题。
    厉景琛因为上了对方女儿的缘故,刚开始还有些紧张,后来还是赵国民宽解了几句,让他缓了过来。
    “你的方案我看了,看着有那么一丝成功的可能,现在我想听你详细阐述,你放心,大胆的阐述,我不会将你的方案告诉任何人的。”
    厉景琛看了看对方,绝对如实相告,只见他道:“我家祖上是明朝锦衣卫,当年祖上抄家得到了古酒杜康的秘方,我想利用这个秘方,提升秦酒的品质与产量。
    品质和产量上来之后,我会将秦酒更名杜康,这个牌子更有受众,同时我会对酒进行包装,提升他的附加价值。
    这些做好之后,我会花费重金到电视台打广告,请全国知名专家,对秘方进行鉴定,这样会全面提升秦酒的竞争力。”
    赵国民看其不想说谎,不由得多了三分信心,不过现在最重要的是工人的安置办法。
    “对于工人你准备怎么安置?”
    “赵市长,说实话我现在最愁的就是工人了,这几天我私下去酒厂走了走,发现酒厂的工人几乎都没有主任翁精神。
    对我一个陌生人不理不睬,任由我自由进出,酒厂成了现在这副模样,不仅仅像大家说的全是领导的问题,工人的问题也很大。”厉景琛选择实话实说,以便获得更大的主动权。
    “你说的这些我也有所耳闻,我想听听你的想法。”赵国民并没有进一步作出评价。
    厉景琛正了正身,将自己对于工人安置的办法说了一遍,还是对刘明鑫说的那样,分两种办法,允许自己开除。
    赵国民皱了皱眉头道:“说说你的考核标准,哪些行为会被开除。”
    厉景琛急忙从口袋里掏出昨晚制定的规章制度递给赵国民,这是他昨晚仔细回忆了自己刚出去打工的管理制度,结合网上看的等结合而成的。
    赵国民看的很慢,有时会停下来问厉景琛,看样子他很重视厉景琛的这份管理制度。
    良久,赵国民放下制度道:“能否给我抄一份?”他认为这份管理制度对国企也有很大的作用。
    “没问题,我回去再重新书写,这份就留给您了。”厉景琛并不认为单凭一份制度就能扭转目前国企的问题。
    这次两人聊了很多,交换了很多关于企业的看法,不过多数还是厉景琛在说,赵国民在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