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觐见刘禅
作者:糊糊味的糊糊   孟获,身为南蛮为大汉续命五百年最新章节     
    孟获在众礼官的簇拥下进入了皇宫,而诸葛亮也随孟获一同觐见刘禅。
    “宣一字并肩王孟获前来觐见!”
    “宣一字并肩王孟获前来觐见!”
    “宣一字并肩王孟获前来觐见!”
    声音由远及近,太监的声音虽尖锐,但如此行事充分的展示了汉皇刘禅的威严。
    而孟获却是一阵冷笑,不过是些花架子而已,对于见过现代造物的孟获来说,比这有逼格的事物海了去了,自不会被震慑住,听得太监通传,侍卫放行,孟获脚步都未犹豫的便向内走去。
    放眼望去,蜀汉的皇宫还是修得不错的,巍峨壮丽,令人叹为观止。
    孟获记得蜀汉这座宫殿坐落在成都平原的中央,背靠着青翠的山脉,面向着碧波荡漾的锦江。它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古代汉族和巴蜀地区的文化特色,展现出一种庄重而雄伟的气息。
    进去便看到蜀汉皇宫的主体建筑是一座巨大的宫殿,虽高耸入云,但也气势磅礴。宫殿的屋顶覆盖着金色的琉璃瓦,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仿佛是一片金光闪闪的海洋。宫殿的四周围绕着一道道高大的城墙,城墙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展示着蜀汉皇族的威严和权力。
    皇宫的建筑风格独具匠心,每一座建筑都经过精心设计和精心雕琢。宫殿的柱子上雕刻着龙凤呈祥的图案,象征着皇权的神圣不可侵犯。宫殿的墙壁上绘有精美的壁画,描绘着蜀汉的历史和传说,让人们对这片土地的文化传承有更深的了解。
    往里走,看到内部的园林景观也是让人耳目一新。宫殿周围环绕着一片广阔的皇家花园,花园里种植着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五彩斑斓,美不胜收。花园中还有一座座小巧玲珑的亭台楼阁,供皇帝和皇族们休闲娱乐。
    最后进入宫殿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宽阔的御道,两旁种满了繁花似锦的花坛,花香扑鼻,令人心旷神怡。御道的尽头是一座宏伟的大殿,殿内金碧辉煌,装饰华丽。大殿的正中是皇帝的宝座,宝座上镶嵌着各种宝石,熠熠生辉,显示出皇权的至高无上。
    而刘禅便坐在宝座之上,颇有些皇帝的威仪生出,如果他不开口的话。
    “臣孟获见过陛下。”孟获以手作揖,却并未跪拜,一来是作为现代人的孟获没有这个习惯,二来是身为一字并肩王,与诸葛亮地位一般,自是可以见皇帝而不拜。
    只是这样又如何挡得住想要在刘禅面前表忠心的人。
    “孟获,你见吾皇为何不拜?可是在藐视吾皇?藐视吾大汉?”
    孟获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指控,心中不禁一凛,暗道果然来了,这是每个朝代都一样,总有一些自认为忠心的蠢人。他知道,这是朝中某些势力试图借机打压他,毕竟他身为南蛮王,又是新晋的一字并肩王,地位特殊,自然容易成为别人攻击的目标。
    他微微一笑,不卑不亢地问道:“阁下何人?”
    “在下蜀郡太守杨洪,被陛下看重,侥幸封为关内侯。蛮王久居荒野,不识得某也是正常。”杨洪一脸倨傲,显然是自视甚高。
    “杨太守不必谦虚,我看这爵位正如杨太守所言,封得有点侥幸。”孟获嘴上不饶人,正所谓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你都想搞我了,那就对不起了。
    “你……”杨洪一时语塞,这杨洪原是刘璋手下,作为益州降蜀一派的代表人物,他在朝堂之上接触的都是文化人,就是骂人也不带脏字的,这还是头一次见这么骂人的。
    “我孟获虽生于南蛮,但也知大汉礼仪。然而,我之所以未拜,并非藐视皇权,身为一字并肩王,按照大汉律例,见皇帝可免跪拜之礼。莫不是杨大人连这点常识都不知晓?况且,我对大汉的忠心,不在形式之上,而在行动之中。”
    这番话说得合情合理,让那些想要挑刺的人也无从下手。刘禅闻言,也点了点头,表示认同。他知道孟获是个人才,不然丞相也不会费尽心机招揽过来,自然不会因为这点小事而怪罪于他。
    然而,那些以前益州降蜀的派别并未因此罢休,你南中降蜀就得了一字并肩王,以前益州降刘备可什么都没得到,这一对比,自然是心理不平衡。
    杨洪的脸色微变,他显然没想到孟获会如此直接地反驳。他试图维持自己的威严,但语气中已带有些许尴尬:“孟获,你虽为一字并肩王,但礼不可废,岂能因个人地位而藐视朝堂之礼?”
    孟获心中一笑,这种官场上的小把戏他见得多了,从现代到古代,权力的游戏从未改变。他淡定地回应:“杨太守,我尊重的是大汉的法律和制度,而非个人的权威。若法律允许,何来藐视之说?今日我来此,是应陛下之邀,共商国事,非为争一时之长短。”
    这时,刘禅终于开口,声音中透露着憨态:“勿再吵,勿再吵,孟获言之有理,作为一字并肩王,确有不拜之权。但杨太守也是一片忠心,此时就此打住。今日召集诸位,一则是为了迎接一字并肩王孟获入我蜀汉,二则是讨论如何稳固蜀汉的边疆,以及北伐事宜,还请相父代为主持。”
    刘禅的话语像是早就准备好了的,说出来时显得很生硬。
    诸葛亮微微颔首,声音清晰:“陛下,南中地区虽已归顺,但边疆未稳,民心尚需安抚。蛮王的加入,对我们而言是一大助力。今日之议,正应围绕如何利用南中的资源和人力,加强蜀汉的边防,同时探讨北伐的策略。”
    杨洪见状,知道再争执无益,只得收敛心神,转而讨论起国事来。他心中虽然对孟获有所不满,但也不得不承认孟获在南中的影响力及其军事才能。
    “孟获王,你对南中的情况最为熟悉,不知你有何高见?”诸葛亮转向孟获,询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