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打开记忆的闸门
作者:青梅遇不上竹马   重回九零:结婚生娃的日子我不要最新章节     
    李志国一夜未眠。
    很多事情的发生超乎了他的认知,他知道已无力挽回,他能做的,就是尽快将葛女士带回去。至于他单独留在这里,他没有考虑过。
    一来夫妻分居惹人议论,二来葛女士不是容易干休的人,那绝对要吵翻天。
    李小可说完那些话,倒是沉沉睡去,什么梦也没有做。
    早上起来就听见隔壁房间有争执。
    “我们今天回去,我等会就让小可买票,买不到飞机票就坐火车回去。”
    “我不回去,你是发什么疯,一大早突然要回去?”
    李志国顿了顿:“家里院子里那些花,这么多天没人浇水,只怕都要死了。”
    李小可敲门进去:“爸、妈。”
    李志国看见她:“小可,我和你妈今天回去,你看能订到什么票,飞机火车都行。”
    “明天吧,爸,我安排一下,让人送你们回去。”
    “不用送,我知道怎么走。”
    “那也让我安排一下,坐明天的飞机回去。”
    “嗯。”
    李志国答应着下楼去了。
    李小可跟着下楼去看太婆起身没有,她轻轻推开门,太婆已经自己穿好了衣裳,满脸笑容地坐在床沿上。
    “太,今天怎么起得这么早?什么事这么高兴呢?”
    “小可,”太婆抓住李小可的手,开心地笑着:“我昨晚梦见庆山了,他说要来接我。对了,你晓得庆山是谁不?”
    “我晓得,庆山是我太公。”李小可心里有些高兴,又有些难过,说不上来是为什么,就是有点堵。
    “子刚今天会来家里吗?”太婆笑眯眯地问。
    “会,我等会就给他打电话,让他早点来。”
    叶家父母今天去了宋院长家,他们计划明天回家,这几家能走动的都去走动一下。
    叶子刚上班去了,接到小可的电话时,他正和底下几个高管在开会。看到是小可的来电,他点了接听,听到小可说太婆想他了,让他今天早点来家里看望太婆,他的脸上绽放出大大的笑容,说中午下班就来。
    几个高管人员互相挤眉弄眼,都知道今天的会议很快就要结束,一个个脸上露出喜色。
    李志国夫妻到底还是和李小珍一起出去了,冯华开着大巴来门口接的他们。
    临走,李志国让小可不用担心,有他在。
    李小可点点头,目送他们离开。
    上午,她陪着太婆在院子里剪花,院墙那里种了几棵蔷薇,不用怎么费心养,它自己就爬满了墙头,李小可有闲情雅致的时候,就会剪下几枝花,放在客厅也很养眼。
    乐乐趴在太婆的轮椅旁边,家里没有客人的时候,它是被允许放出来的。有客人的日子不多,它会老老实实待在狗舍里,里面空间很大,它吃饱了睡,睡饱了吃,也很快活。
    作为一只土狗,它什么都吃,主人吃的它也爱,偶尔给它点狗粮和火腿肠。这几天它的伙食很好,太婆的寿宴打包回来不少菜,它也跟着吃了好几顿了。
    太婆就坐在轮椅上笑眯眯地看着小可忙碌,又看看脚边的乐乐,笑道:“这狗子也是会享福的。”
    剪完花时间还早,李小可坐在秋千上陪着太婆聊了会天。日头慢慢大了,有点晒,她推着太婆进了客厅。
    中午,饭刚刚做好,子刚就来了。
    “太!”他一来就熟稔地奔向太婆身边。
    他是录有指纹开外院门的,毕竟也是蹭了两年饭的人,有这个专利。
    “是不是昨天没有见到我,想我啦?”
    太婆便乐呵呵地看着他:“是想你了。你爸妈回去了吗?”
    “没有,他们明天和我姐一起回去。”
    “那你赶紧回家去,不留你了。”
    “他们走亲戚去了,就我一个人,回去也没饭吃。”叶子刚作可怜状,太婆立马就拉住了他的手:“那在这里吃,和我们一起吃啊。”
    叶子刚满意了,高兴得嘿嘿笑。
    吃完午饭,叶子刚要扶着太婆去午睡,太婆却说不困,想和他说说话。
    “子刚,太要谢谢你,是你和小可把太从张家村接出来享的福,太一定会保佑你的。”
    “呸呸呸,太,你说错话了,快点呸呸呸,是保护不是保佑,我会保护你的。”
    太婆仍旧笑眯眯的:“没有说错。子刚,太都一百岁了,还能活多久,等太走了,太一定会保佑你和小可,日子顺顺利利、平平安安。”
    “太!”叶子刚慌了神:“你答应过我要活到两百岁的,可不能现在就想着这些事啊。”
    “活到两百岁,那太不是活成精了吗?”太婆嗔笑着,“太这一生啊,没有遗憾了。要非说遗憾,就是没有看到你和小可成家。”
    “太,”叶子刚鼻子有点酸,眼睛也有点胀。
    “子刚,你别怪小可,她心里面有你,只是你们俩没有缘分。你答应太,你们俩,都要好好的。”
    “太,我不会怪小可的,本来就是我一厢情愿的事。”
    “你是个好孩子。将来呀,一定会遇上你的好姻缘,太会保佑你的。”
    叶子刚不知道怎么办了,他一抬头,看见李小可站在门外,手捂着脸,眼睛红红的。她转身靠在墙壁上,平缓了一下心情,才带着笑容走进去。
    “太,今天不午睡吗?”她故作轻松地问。
    “太今天精神好,想和你们说说话。”太婆笑得一脸慈祥,却叫李小可不敢直视,她握住太婆的左手,手指摩挲着她的手掌心。
    “小可,太跟着你这些年,过的是神仙一样的日子,还活到了一百岁。在张家村,太是第一个活到一百岁的人,这事估计都要记入族谱了。
    太这一生,值呀!
    谢谢你们,要是没有你们俩,太前几年就该没了,是你们让太又多活了七年,享了七年的福。”
    老太太脸上绽放着幸福的笑容,声音比较轻快。
    “太14岁嫁到张家村,那时候女人不能上桌吃饭,也不能抛头露面,就在家里浆洗一家人的衣服,烧火做饭,生儿育女。
    15岁生你舅公,17岁生你外婆 ,33岁那年你舅公长大成人娶了亲,隔年一场风寒就把他带走了,娃也没留下一个,儿媳妇改嫁走了。
    35岁那年,你外婆出嫁。38岁,你太公也走了,家里就剩我一个人。
    我这双脚,下不了地,离了这裹脚布,走都走不稳。只能把家里的地给别的人家种,别人家每年交给我一点口粮。
    村里人喜欢说闲话,只要有一个男人帮我干点活,不管老啊少的,有媳妇的就要闹翻天,没媳妇的就被人笑话和我有染,谁都不敢再帮我。
    你外婆放心不下我,经常跑回来看我,帮我做点事。你外婆有双大脚,她出生时,好多人家已经不给女儿裹脚了,我们就也没给她裹脚。
    你外公听人挑拨,以为她把家里的东西拿回来孝敬我,追着那两里地打她,要她回去。
    其实你外公家也是穷得四面墙壁泥巴房,他哪有什么东西能给我呢?
    还是我那改嫁了的儿媳妇时不时回来看看我,每次来都给我捎了几斤口粮,我才熬过了几年。45岁改嫁到李家,没过几年,你第二个太公也走了。
    那时候,我总是想,为什么先死的那个人不是我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