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报应来了
作者:小妖孽   丰乳肥臀的女人最新章节     
    程静当初刚和老赵在一起后,匆匆忙忙就发生了亲密的行为,当时因为感冒了,还吃了药。事后,发现怀孕了,因为年轻还不想过早承担当父母的责任,加上吃了药,担心对胎儿的健康有影响,所以,草率地做了一个决定,流了。
    他们两口子以为,流产一次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等将来准备充分了,过够二人世界了,再生孩子也不迟。
    但等过了几年,他们看到身边不少人都生下了孩子后,他们也心里痒痒也想要个孩子了,结果,让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即便他们不做任何避孕措施,一年过去了,程静还没有怀上。
    想生个孩子的心情变得越来越急切,于是,他们走上了一条漫长的求医问药的路。
    经常,他们凌晨3点就起床,奔赴医院,去排队挂号,当时还没有开通网上挂号的服务,得需要起大早排队才有希望挂到号。即便是这样,顶着星星出门,他们也还是经常挂不到号,常常是乘兴而去,败兴而归。
    但,他们没有别的选择,怀揣着对新生命的渴望,他们踏上了漫长而艰辛的求子之路。他们四处求医,造访了一家又一家大医院,拜访了一位又一位名医,男女双方都做了检查和治疗,中药西药每次都带回来不少,各种检查能做的都做了一个遍,但程静却始终未能自然怀孕。
    每一次的希望都落空,失望的阴影逐渐笼罩着他们的生活。
    他们自己对新生命的渴望,加上双方老人不断催促给增加的无形之中的压力,都让他们感到倍感焦虑。
    然而,他们并没有放弃,最终无奈地选择了试管婴儿这个办法。在决定的那一刻,他们的心情复杂而矛盾,既怀着最后一丝希望,又对未知的结果感到忐忑不安。
    他们走进试管婴儿的诊室,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渴望。医生们详细地解释着整个过程,夫妻俩专注地聆听,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他们知道,这是他们最后的机会,也是他们未来的希望。
    随着治疗的进行,夫妻俩经历了许多挑战和困难。打针、取卵、胚胎移植,每一个步骤都充满了不确定性。他们相互扶持,给予对方力量和勇气。当然,过程里也经常会出现矛盾,夫妻因为生孩子这事吵架更是家常便饭了。
    在等待的日子里,他们的心情如同坐过山车一般,时而充满期待,时而又被焦虑和担心所困扰。终于,那期待已久的时刻到来了——验孕。
    做试管婴儿,是一场充满痛苦和高额花费的艰难旅程。他们不仅要承受身体上的不适,还要面对巨大的经济压力。
    每做一次,各项检查、药物、手术费用加起来,都是几万就扔进去了,平时舍不得花钱的老赵,为了要个自己的孩子,也只好把全部的积蓄都拿出来了,很快,他们就倾尽所有了。
    看病是特别费钱的,衣服可以不买,但病不能不看。
    在这个过程中,女方要经历频繁的打针和药物治疗,忍受着激素水平波动带来的各种不适。取卵过程更是痛苦难耐,而男方也承受着一定的压力。
    有时,他们就在怀疑“这一切是不是当初怀孕没要那个孩子,而遭受的报应?”
    当初轻轻松松能拥有的时候,他们没有珍惜。如今,想方设法却得不到当初曾经拥有的东西了。
    然而,尽管如此,他们仍然坚定地选择了这条道路,他们对孩子的渴望超越了一切。他们愿意付出巨大的努力和代价,只希望能迎来一个健康的宝宝,让家庭更加完整。
    但是,试管婴儿的成功是有一定概率的,先后经历过几次后,在验孕的时候,无一例外都失败了。
    看病真的是特别熬人的,不仅考验他们的心理素质,还要考验他们的经济实力,就这样,他们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最后一次,经历过长达8年的求医问路和做试管婴儿的艰难后,终于他们梦想成真了!当看到验孕结果成功的那一刻,他们的泪水夺眶而出,心中涌动着无法言喻的喜悦。
    这条求子之路虽然崎岖不平,但他们的坚持和勇气最终换来了梦想的实现。试管婴儿成为了他们生命中的奇迹,他们本以为孩子的出生能为他们带来了无尽的幸福和希望。
    但,他们发现孩子出生后,新的矛盾接踵而来。
    生活在农村的婆婆过来帮忙带孩子,因为她以前一直生活在农村,过着极其贫穷的生活,所以即便到北京后,和儿子一家在一起生活,她还是改不了超级节俭的毛病。
    每次买一次菜,婆婆都要省着吃,在吃的上面,她几乎到了苛刻的地步,全家人吃饭,她一顿饭就炒一根丝瓜当菜。
    有时,难得一顿饭没吃完的剩饭剩菜,她今天留着吃明天留着吃,食物即使已经变馊了,她还是舍不得扔。
    她不光对家里的大人如此,对花了几十万上百万才得来不易的小孙子也是如此,为了省钱,她舍不得给他吃好的,即便儿子儿媳出了生活费,她还是舍不得吃,钱能节省的她都节省出来,放在了自己腰包里。
    她给孩子难得做一条鱼,有一次,为了省点燃气费,还没等鱼熟,她就把火关了,将鱼端给了孩子吃。孩子吃完后,上吐下泻,得了急性肠胃炎,在医院里住院输液了几天,北京大医院看病贵,花了上千块钱,孩子才恢复了健康。
    为此,儿子和儿媳和她沟通了很多次,但老人家总是这个耳朵进,那个耳朵出,根本听不进去。
    不光如此,老人家从贫穷的山沟沟来到了北京这座大城市后,仿佛觉得遍地都是金子一般,她将目光很快瞄准了垃圾桶。
    她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当她看到路边的垃圾桶时,眼睛里闪烁着惊喜的光芒,仿佛发现了什么宝藏。
    她慢慢地走近垃圾桶,小心翼翼地弯下腰,仔细地端详着里面的东西。废纸、塑料瓶、易拉罐……在她的眼中,这些都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宝贝。她把手伸进垃圾桶,轻轻地捡起一个塑料瓶,拿在手里,像是捧着什么珍贵的东西。
    老太太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自言自语道:“这些东西在我们农村都能派上用场呢!”她把塑料瓶放进随身携带的袋子里,继续在垃圾桶里寻找着其他的“宝贝”。每发现一件可以利用的东西,她的笑容就会更加灿烂。
    路过的人们看到这位老太太在垃圾桶里翻找,有的投来异样的目光,有的则露出理解的微笑。但老太太并不在意,她专注于自己的“寻宝”之旅,享受着这份在城市中发现宝贝的快乐。
    很快,家里原本干净的阳台,被老太太从垃圾桶里里捡来的各种“宝贝”给填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