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有的婚姻一开始就是错
作者:小妖孽   丰乳肥臀的女人最新章节     
    王燕当年为了逃离小时候生活的地方,才拼了命的学习,后来终于通过高考远离了故乡,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自己和后代,能过上理想中的生活。
    如今,怎么可能亲手把自己的孩子再送回自己小时候根本都不愿意待的地方去呢?
    这是万万不可以的,她认为,如果想生,就把孩子走哪里带到哪里,要不,就别生,孩子生出来,不是要跟着父母受罪的。
    留守儿童的痛,她是一点点都看在了眼里。因为弟弟离婚后,把孩子就扔给了爷爷奶奶带。
    在农村,相亲和结婚的过程常常简单而草率。男女双方往往只见一面,便仓促决定了自己的终身大事。
    在这样淳朴的环境里,相亲常常是由媒人介绍,双方在短时间内见面。
    男女双方没有花前月下的浪漫,没有深入了解的机会,仅凭一眼的感觉和家人的意见,就匆匆地定下了婚姻的契约。
    结婚的仪式也颇为简单,可能只是在村里摆几桌酒席,邀请亲朋好友见证一下。没有盛大的婚礼,没有豪华的装饰,只有朴实的祝福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这样的草率,让人感叹命运的无常,也让人对未来的婚姻生活充满了担忧。或许是因为传统观念的束缚,或许是因为现实的压力,农村的相亲和结婚往往显得如此匆忙和随意。然而,这样的婚姻真的能够幸福长久吗?没有经过时间考验的感情,是否能够经得起生活的磨砺?这些问题,只能留待时间去回答。
    王燕的弟弟,就是这样结婚的。
    当年,弟弟初中辍学后,没有个像样的工作,一边打工一边务农,加上父亲欠下了巨额的债务,虽然小伙子长得人模狗样的,但这样的条件,注定找不到特别好的姑娘。
    农村的年轻人,结婚都普遍早,二十岁出头的年纪,就在家人的催促下着急忙慌的开始相亲了。
    弟弟刚过20岁后,就开始相亲了。
    农村相亲的现实往往是残酷的。在相亲的过程中,长相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人们普遍认为长相好的人更有吸引力,更容易找到对象。然而,长相并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家庭收入和彩礼也同样重要。
    家庭收入是农村相亲中另一个关键因素。农村家庭通常更看重对方的经济实力,因为这关系到未来的生活质量。如果一个人家庭收入较高,就更有可能受到青睐。
    彩礼则是农村相亲中不可避免的话题。彩礼的多少往往取决于当地的风俗和家庭的经济状况。一些家庭可能会要求高额的彩礼,这给男方带来了很大的经济压力。
    总的来说,农村相亲的现实是复杂的。长相、家庭收入和彩礼等因素相互影响,共同决定了相亲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往往需要面对各种现实的考量和挑战。
    弟弟相亲就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弟弟身高180厘米,体重80公斤,身材不错,模样长得也不错,有点像年轻时候的黎明,阳光帅气。
    但因为家里的房子盖得不够气派,还有父亲做生意欠下的债还有十几万没有还清,砸锅卖铁也拿不出多少彩礼,这样的条件下,能选择的姑娘就很有限了。
    父母看上了一个初中毕业,但会做衣服的姑娘,她是个裁缝,个子高,168厘米,身材好,屁股大,父母看来,这样的姑娘将来会手艺能挣钱,并且还能给家里生个大孙子。关键是姑娘家家境殷实,有钱,家里盖的房子相当气派。
    但咱们看上了人家女方,对方却没看上咱。
    在对方眼里,弟弟除了长得帅,其他方面没有优势,也就是没有钱,并且他本人也没啥手艺,不会啥,跟着他将来过不上好日子。
    这门婚事就这样告吹了。
    因为没被女方看上,父母和弟弟骂了对方挺长时间,说对方“嫌贫爱富。”
    在相亲时,男方和女方就像市场上菜贩和顾客,彼此挑剔地审视着对方。
    男方目光锐利,扫描着女方的容貌、身材和气质,女方则细心打量着男方的穿着、仪态和谈吐。每一个细节都被放大,就像在挑选新鲜的蔬菜水果一样,希望能找到最符合自己心意的那一个。
    这种场景下,人们的表情和动作都显得有些生硬和不自然,仿佛是在进行一场交易。他们光明正大地询问对方的情况,比较着各自的条件,试图找到那个最合适的“商品”。
    有时候,双方会因为某些方面不符合自己的要求而迅速放弃,继续寻找下一个目标;有时候,他们会因为一些共同的兴趣或优点而产生好感,开始进一步的了解。
    相亲的过程就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双方都在尽力展示自己的优势,同时也要警惕对方的缺点。
    在这个市场般的环境中,每个人都希望能够找到那个与自己相匹配的人,建立起一段美好的感情。然而,相亲也并非完全没有温情。当两个人真正找到彼此的共鸣时,那种瞬间的心动和眼神的交流,也许就是这个“市场”中最珍贵的时刻。
    后来,弟弟又陆续相亲了几次后,相中了其中一个姑娘,这个姑娘,长得不好看,个子不高,身材勉强说得过去,年龄比自己大3岁,不是老话常说“女大三抱金砖”嘛,家庭条件一般,和自己家差不多,没啥文化,小学毕业。
    相中对方的原因,主要是女方看中了弟弟的帅气,表示不在乎那些彩礼,彩礼给少点没关系,屋子盖得不像样也不要紧,弟弟不会啥技能也能接受。
    弟弟本来就是个头脑不是很清楚的人,也就是说,他头脑比较简单,加上周围其他同龄人陆续都结婚生孩子了,他也开始着急了。
    就这样,好不容易遇到一个能看上自己还不计较经济条件的姑娘,他没多想,就同意了,父母虽然没看上女方,但毕竟人家也没和自家计较经济方面的条件,也就勉强同意了。
    于是,在相亲刚过完两个月,双方就给他们草率地操办了婚礼。
    在农村,儿子的婚事是父母一辈子中的大事,儿子结婚成家后,娶上了媳妇,这一桩心事就能抛之脑后了,所以,父母并没有想清楚到底应该给儿子找一个什么样的儿媳妇,才能将日子过好,说到底,他们自己也没想明白怎么过日子。
    就这样,弟弟稀里糊涂结婚了,结婚后,很快,矛盾就接踵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