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捡了头笨鹿
作者:平安的平平   赵氏发家记最新章节     
    这件事当年村里没有谁不知道的,何二读过几年书,家底厚,何二婶嫁进去自然得意,平日里没少对吴氏冷嘲热讽。
    但后来赵家发家,何家反而一代不如一代,何二嫂心里就比吃了屎还难受,没少在背后求老天爷把赵家收了去。
    这人的命数好好坏坏,谁都说不准。
    赵六郎拴着房门数银,除了几粒小金豆子,还剩三两多银钱,他把那些小铜板都拿出来,剩下的放到钱匣子又用绳子绑在床底。
    虽然刚入秋没多久,但地面已经泛着瘆人的寒气,他刚想起身,不小心瞥到一个木箱底下露出一个灰色布角。
    赵六郎心里闪过一个不好的预感,蓉宝和嘉宝特别爱在晚上吃东西,别是招了老鼠,把家里的箱子咬坏了。
    他忐忑不安用一只手微抬箱子,另外一只手去把那块布扯出来,就是一个小布包,里面鼓鼓嚷嚷的不知装了什么东西。
    他又趴着去看,见箱子没有破损才把小布包打开,里面放着几粒碎银子和百来个铜板,数下来总共一两多银钱。
    赵六郎皱着眉自言自语道:“我什么时候放的钱啊?”
    嘉宝和蓉宝肯定没有这么多钱,杨氏也不会把钱放到他的房间,那这笔钱只能是自己藏的,只是后来忘记了一直没用。
    天降横财总是让人开心的,他喜滋滋把钱都揣到怀里,想着到时秋节出去玩再用。
    大房如今是晴姐当家,一些赵老大注意不到的事,她就不免要问吴氏拿个主意,“奶奶,许家那边今年要送节礼吗?”
    “定了亲就是一家人了,自然得按规矩来,你舅舅那边怎么送的,许家就怎么送。”
    晴姐懊恼道:“我没有跟大哥讲。”
    大房二房今早是赵大郎和赵二郎去县里买的节礼,只算了几个舅舅和吴氏的份,到时买少了又要去一趟县里。
    “不妨事,到时你小叔那边有月饼拿过来,我跟你爷爷也吃不了那么多,你要多少拿多少。”
    也是奇怪,这月饼吃头两个还觉得新鲜好吃,一旦节过完后再多吃半个都觉得的腻歪,去年秋节家里那么多月饼吃了两个月才吃完。
    就连赵老头和吴氏这么节俭的人,看到了都不想吃。
    晴姐笑道:“那是四叔给奶奶送的节礼,一片孝心,我明日叫大哥去县里买上一些就行,不耽误事。”
    “我和你爷爷能吃多少,日后还不是叫蓉宝几个吃,她们嘴刁,只吃新鲜东西。你不拿走,日后放在家里都要生虫了。”吴氏又问道:“没叫大郎买肉吧?”
    晴姐摇头,“四婶说林婶家会杀猪,叫我别买。”
    “她家猪养的精细,没什么腥臊味,逢年过节都要杀上一头,就连你堂叔都惦记这口肉。”
    吴氏嘴里的堂叔就是刘氏的儿子赵大和,到时会带着家里媳妇儿子回来吃顿团圆饭。
    赵大和是捕快,秋节肯定没有假放,得去街上巡防,防止大家伙寻衅挑事,对骂斗殴,造成城里拥挤,所以一般都是提前一两天过来。
    “奶奶,这猪肉有什么不一样吗?”
    “差别大着呢,有些人家勤快,养的猪干净,肉就少一些臊味。”吴氏笑道:“去年你林婶家杀了两头大肥猪,我们家吃一头,你表叔买了一半觉得不够,还想从我们家再买点过去。你小叔护食,拦着他不让进门,磨几个时辰才卸了条腿去。去年你几个表姑吃过后也想要,早早的把你林婶家那几头猪全都定下了。”
    林家原本就养了三头猪,膘肥体壮的,准备过年过节各杀一头,赵老四吃了觉得好吃,立刻就上门买了好大一块肉回来,还提前定了一头。
    自家吃的东西,林婶子就舍得,用些菜叶粗粮混着煮,想到到时都进自家人肚子去了,也不算浪费。
    一听到赵老四想要,她二话没说又去抱了两头小猪崽,村里其他人也不是没说过想买猪肉,都被林婶婉拒了。
    这猪要是养的多,挤在一起容易得病,到时别说挣钱,家底都得赔出去。
    算来算去,如今也养了七八头,家里的猪圈不够大,她就用围栏在后院圈了块地,上面盖着茅草,不知道是不是地方大缘由,到现在还没碰见过病猪。
    虽然没有具体去算,但一年多多少少也能挣八九两银钱,这要是换成村里其他人,早恨不得直接养上个十几二十头了。
    外人看着挣钱羡慕,可只有林婶自个觉得心累,每日煮猪食,扫猪圈,冷了要铺稻草,热了要掀房顶,哪头猪吃不下饭了都能让她忧心好久。
    在地里干活虽然累,但能看到收成就盼头,这猪甭管养的多壮实,说病就病,佛陀菩萨也不管这一回事啊。
    林家要是穷点,林婶说不定真要养上个十来头补贴家用,可林大郎有本事,年轻时去外面给人帮忙,竟学了一门烧炭的手艺回家,靠着赵老三兄弟俩找了门路卖出去。
    每年等十月份地里收完粮食,就开窑烧炭,光是一个冬天,挣到的钱不知道数,真论起来,不比赵家差。
    可林婶聪明,家底藏的严实,连身边人都不清楚究竟挣了多少钱,只有赵老四看着卖出去的东西,才能大概能算出一个数。
    赵老四近申时末才到村子,林婶站在自家门口,把他喊住,“老四,刚才大郎从山上捡了一头鹿,你来我家拿点肉过去。”
    她等赵老四到了面前了才小声道:“他今早上山,没想到有一头笨鹿直接撞到树上去了,你藏着点走,别张扬,免得村里人知道后都去山里晃。”
    上通村右侧都是成片的深山大林,长着许多年份久质地好的硬木,因为是无主之山,村里人要打什么家具就自个去山上砍一两棵。
    林家的炭窑就设在后山上,都是躲着村里人干活,免得大家眼红,家里遭贼又遭祸。
    赵老四嬉皮笑脸,故意嫌弃道:“林嫂,这种笨鹿,吃了不会变傻吧?”
    “你别吃,”林婶没好气道:“给你媳妇和蓉宝吃,她们聪明,不会问这种蠢问题。”
    林家两兄弟都不在,家里只有林二郎媳妇和一个两岁的小丫头,正坐在院里剥豆子。
    赵老四没有进院子,就站在门口等着林婶把肉拿出来。
    那头鹿矮小干瘦,连皮带骨才十来斤,被林大朗早早的分割好,林婶给他拿了一半,用茅草裹着。
    “大郎说改日要在山上要设几个套子,抓些兔子吃,问你要不要一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