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到家
作者:平安的平平   赵氏发家记最新章节     
    陈留书又喝了一大口甜水,豆子被煮的沙沙的,略带着甜,是一份廉价又昂贵的吃吃食。
    他的声音轻的像是风中柳絮,只微微刮过人的耳膜:“你明日便要走了吗?”
    但赵六郎就是听见了,他有些闷闷不乐道:“我还有好多书没看完呢,都是我们县里没有的。”
    “但我有点想我娘了,想嘉宝跟蓉宝,想我三伯母做的饭,想学堂的钱先生,想我的朋友。”
    两人静坐半晌,陈留书垂下眼睫,叹息问道:“你明日什么时候走?”
    “我爹去找镖局了,应当一大早便要动身。”
    满树桂花在空中乱颤,落下一地白辉。
    昏暗的霞光像是盛在杯中的琥珀玉液,缓缓顷到,醉了满城酒客。
    夜色如墨,满空星斗,一个怀中抱书的清瘦少年,推开了满城的万家灯火。
    早晨的一缕阳光透过稀疏的树叶照进院子,满城飘着吃食香,赵老四把钥匙交给房东。
    文举人罕见的没有早读,人影在屋内来回转悠,不知在纠结什么。
    住了将近一个月的小房子,虽然简陋无比,但赵六郎还是有点不舍。
    “快点。”
    赵老四在前面催促,赵六郎背着重重的书本笔墨如乌龟一样挪动。
    “赵……赵家小子。”
    文举人不知什么时候推开了房门,在他背后轻咳了几下,引起注意。
    赵六郎身体一僵,艰难的扭过头,干巴巴的喊了声:“文举人早。”
    那文举人手上拿了份厚厚的纸稿,迟迟没有出声。
    又来回转悠了几步,才好似下定了决定,大步走过来,把手上的纸稿递给他,冷声道:“这是我早年读书时的手稿,还算有些心得,你若愿意看便留着,若不喜欢烧了便是。”
    赵六郎大喜过望,双手郑重接过。
    读书人手稿里面有大量的心得体悟,读的书越多,思路越广,破题答疑就越准确直接。
    单单就这一份举人老爷的手稿,在外卖二两银都大有人买。
    他先前听陈留书讲过文举人的事迹,本就对他大有改观,如今再看,竟隐约看出了钱先生说的文人风骨。
    一时又羞愧又感激道:“谢谢文举人。”
    那文举人的嘴还是一样的刻薄,就算回房了还不忘大声讥讽道:“你若不静心看,便尽早烧了,免得污了圣人学说。”
    翻脸比变天还快,赵六郎不可置信掐了把自己脸,才确定方才没有做梦。
    赵老四在外面喊个不停,赵六郎艰难提气道:“来了。”
    他费力走了半晌,身上的重量忽然一轻,他艰难抬起头来看,正是抱着好几册书的陈留书。
    赵六郎惊喜不已:“你怎么来了?”
    陈留书帮他把行李抬上牛车,才把怀里的书递给他:“上面那本游记是闻掌柜送给你的,下面这些是我送的。”
    他的手本就苍白纤细,如今更是惨白一片,有些地方还带着点青色,冰凉透骨。
    赵六郎心里如压了一块巨石,沉甸甸的,平日里能言善辩的嘴吐不出半个字,只用力的抱紧怀里的书。
    陈留书额角带汗,笑道:“我还以为你早就走了,幸好赶上了。”
    赵六郎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我早上起不来。”
    赵老四正好买了早食回来,两大兜包子,还有好些干粮,他一样拿了两个给陈留书,就赶紧催促车夫赶路。
    牛车慢悠悠起步,赵六郎突然掀开车帘大声道:“我回去就给你写信,你要记得拿。”
    他低声问赵老四:“爹,咱们那边有哪些镖局可以送东西。”
    赵老四立即答道:“平安镖局。”
    赵六郎又重新探出了头,不顾路人奇怪的目光,大声道:“你一个月后去平安镖局拿。”
    赵老四身上带着一大笔钱财,未免夜长梦多,自然是尽快回家好,便找了个走快镖的镖局,众人日夜赶路。
    赵六郎被颠的不行,感觉肚子里的苦水都要吐出来了,等两日后到了花溪县,赵老四又火急火燎的雇了一辆牛车回家。
    如今脚一沾了地,赵六郎才感觉到重新活了过来。
    他把事情挑挑拣拣一说,正等着嘉宝跟蓉宝的安慰呢,没料到两人头也不回的往外跑,显然是惦记着赵老四那里的东西。
    赵六郎愤愤不平,在背后无能的哼了两声,嘴里的筷子都被咬的变形了。
    杨氏进屋关怀道:“你三伯母蒸了桂花糕,你可还吃的下。”
    赵六郎都两三天没吃过好东西了,感觉自己现在连头活牛都能抱着啃两口,他懒的用盘子装,直接坐到灶房可着心意吃。
    等盒子里糕点空一下去一大半了,他才听见外面的牛车声,交谈声。
    “不是十几日便能回来吗?怎么去了那么久。”
    赵老四略带倦意的声音响起:“也是我运道好,打听到冯老大今年会提早回来了,就多等了些日子,把事情一回都办妥当了。”
    杨氏心如明镜,没有接着问,帮着他收拾东西。
    因为他赶的急,车夫收了两百文路费。
    “娘和三嫂都不在家吗?”
    吴氏年纪大了,除了抢收回去地里帮忙,平日里都在家,很少出门。
    赵氏就更少了,她最不喜欢去村里唠嗑,谁家日子过的好些,难免惹人眼红,何况赵家还早早的分了家,没少人在背后偷偷说嘴。
    话里话外让人不舒服的很,她是个本分人,也学不来村里妇人那些尖酸刻薄话,干脆就不去凑热闹。
    杨氏刚想把缘由道出,就见蓉宝竖起个耳朵。
    话语在嘴边绕了一圈又吞回肚子,只道:“娘和三嫂走亲戚去了。”
    赵老四就没有多问,叫他把一个包袱的银票藏好,才打开这回去南阳府买的东西。
    蓉宝和嘉宝齐齐哇出声,两个脑袋凑在一块,眼珠子恨不得都黏上去。
    杨氏看的头疼不已。
    赵老四把那两个银镯子给两人戴上,一动就发出清脆的声响,果然很得小孩喜欢。
    蓉宝的手都快摇出花来了,杨氏感觉头更疼了。
    两张嘴巴就够烦人的,如今又带上了两张嘴。
    见两人又想趴过来,赵老四赶人道:“没你们的份了,给你奶和你娘的。”
    那些金簪金钗金手镯,自然不是小孩子能用的东西。
    但漂亮稀奇的东西足够吸引人,蓉宝跟嘉宝哪肯走。
    虽然晓的两人在钱上面口风紧的很,但有些话也不好当着他们的面说,赵老四态度开始强硬,指着门口道:“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