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大义不是唱出来的,是要做的
作者:色更明   只要把你们都怼死,我娱乐圈无敌最新章节     
    导师席上,轩辕奇看着台上陈昂的表演,听着那用不俗造诣的戏腔唱的《赤伶》唱词。
    脸上满是老怀甚慰,看着镜头,不由击节叹赞道:
    “好一句,‘乱世浮萍忍看烽火燃山河。’”
    “好一句,‘位卑未敢忘忧国,哪怕无人知我。’”
    “这等豪情,这等风姿,这等家国大义,还有谁敢说不‘正向’?”
    姜欣也是点了点头,一边看向英子,一边帮腔道:
    “今天才知道,白居易写的‘如听仙乐耳暂明’是事实。”
    “英子老师,你这回总不可能还说陈昂的唱功不行了吧!”
    英子皱了皱眉,张了张嘴,最后又放弃了,有了刚才光速打脸的教训,她想再观望观望。
    她一直跟自己老师也就是国家队的玉芳学,学的是流行唱法,在流行唱法的造诣上,十个陈昂来了也不是她的对手。
    可‘戏腔’嘛,那就差多了。
    也想不通的是,陈昂怎么短短时间唱功进步的这么快,而且是全方位的进步。
    从《别咬我》的rap,到《罗刹海市》的民谣唱法,再到《杀死那个石家庄人》的摇滚。
    还有上一期《演员》的流行唱法以及如今《赤伶》的戏腔。
    “一直进步,还这么全能?他陈昂是个怪胎不成?”英子不由心里暗骂一声。
    当然,这也怪‘英子’和陈昂一样,不看小说,
    若是自称主角的轩辕傲天,面对这种问题,根本不会有任何怀疑。
    他看到小说《莫欺少年穷》里面,主角一直飞速进步,而且全能,那不是天经地义的吗?
    事实也确实如此,陈昂系统各类数值的提升,就是全面提升,‘炉火纯青’代表的是,只要在‘音乐’这个大类里面,那一切的水平都能提升到了‘炉火纯青’的专业级。
    一旁的赵星汉看着同一战线的英子吃瘪,也是看不下去了,直接对着轩辕奇反驳道:
    “轩辕教授,你这就吹捧的太过了吧。”
    “豪情,风姿,家国大义,都不是靠引用一下诗句,写一些慷慨激昂的话就能这样夸的。”
    “家国大义,要是不做事,光嘴上喊喊的家国大义,那能叫家国大义吗?”
    “还不是印证了古人那句话,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嘴上唱得再好,终究逃不过个婊子无情,戏子无义!”
    “哦?”轩辕奇看着一脸怒意的赵星汉,哑然失笑,指了指舞台大屏幕上,那个一人独唱的秀英说道:
    \&能唱出‘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人,又怎会没有行动呢?”
    “拭目以待吧!”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赵星汉看向舞台上的大屏幕。
    只见,大屏幕中,冬去春来,时光流转不停,马上又是秋风萧瑟的肃杀天。
    屏幕中,只剩秀英一人挑大梁的戏班子。
    演出的戏剧也从双‘角’《的霸王别姬》,《梁山伯与祝英台》等。
    变成了独‘角’戏的《空城计》,《穆桂英挂帅》这类。
    这天,耒县城外的一声炮响,惊到了耒县的所有人。
    耒县梨园,老班主慌张跑到还在台上唱戏的秀英面前,语速极快的说道:
    “日军已经发动总攻了,我得到消息,不会有援军了,耒县守不住了,跑吧。”
    话音刚落,本来还拥挤不堪的戏园子内。
    无数年轻力壮观众,立马向着戏园子外跑去,看方向,是府城的方向,那里有着第十军。
    一些老弱病残的观众,则纷纷摇头感叹着世道艰难。
    他们想跑,也跑不动了。
    戏台子上,唱着‘独角戏’的秀英,无动于衷,直至唱完了整出戏,完成谢幕。
    她才看着老班主,已经收拾好一些细软,带着自己一双儿女赶过来的吧班主老妻,言辞坚定的说道:
    “干爹,干娘,你们带着两个卫国和小玉去府城吧。”
    “我在这等着刚子哥回来。”
    两个孩子顿时哭了,大喊:“娘亲,一起走,”
    老班主老泪纵横,再次劝道:
    “秀英,孩子,不会有援军了,再不走,真的会死的!”
    秀英看了眼,帮着自己伴奏,拉着二胡,弹着乐琴,敲着小锣,吹着唢呐的戏班老人们,再次摇头道:
    “这些个爷爷们走不动了,我就在这里照顾他们吧。”
    “都说婊子无情,戏子无义,爷爷们跟了戏班一辈子,从我和刚子哥小的时候,就带着我们,教我们,直到我们成了‘角’,我不能抛下他们。”
    “而且,干爹,我会见机行事的。”
    老班主还想再劝,此时城外传来的枪炮声,突然就变得密集了起来。
    他眼神一凝,几十年戏班子班主主事人的担当,让他当机立断。
    对着拿着细软的老妻点了点头,背起卫国,抱着小玉两个孩子,就朝着府城的方向走去。
    身后传来舞台上的秀英,跪倒在地,磕了三个响头才喊道:
    “干爹,干娘,拜托了,孩子在,希望就在。”
    那一夜,班主带着两个孩子走了,戏班中,只剩下秀英一个年轻人。
    那一夜,耒县城破,日军进城了。
    身穿土黄色军服的日军们,如蝗虫入境,面对手无寸铁,跑都跑不动的老弱妇孺们,开始了烧杀抢掠。
    可到了梨园,面对还在如常唱戏秀英,如常伴奏的戏班老人,还有如常听戏的年老观众们。
    日军停手了。
    倒不是说良心发现。
    只是日军也是人,日军也听戏,尤其是在日军的高级军官中,听戏,是一种普遍的爱好。
    为首的日军军官,在安静的欣赏完秀英的剩下的小半段独角戏后,很是满意,他赶走了那些老观众,对秀英伸出了大拇指道:
    “呦西,艺术,绝美的艺术,我们岛国人,最尊重懂艺术,会艺术的人!”
    “三天后,我会带着大佐阁下,来听戏的。 ”
    “记住,是一场大戏,一场完整的戏,拜托了!”
    说着,还低下了头,一脸诚恳。
    一身戏服,满脸彩妆的秀英,无动于衷。
    日军军官转身就走,日军也跟着退去,对梨园秋毫无犯。
    可外面,杀声震天,各种哀嚎声,惨叫声,传到了梨园这片唯一秋毫无犯的乐土中。
    那一夜,秀英磨起了枪,她准备唱《穆桂英挂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