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睚眦必报!
作者:沉欢   和离后:与前夫活成对照组最新章节     
    “大姑娘,你就非要与我们争吗?”对面来的毕竟只是一个嬷嬷,不像魏伊人,说什么话就能做什么主。
    “争?你们也好意思说这个字?”香附气的掐着腰,“小姨子爬了姐夫的塌,亲弟弟掘了兄长的墓,让老天爷评评理,到底是谁在跟谁争?”
    香附气的都红了眼眶,姚氏那个人心眼小,大家都有数的。可是你再如何,这是二爷的亲哥哥,二爷那边就不能管管吗?由着姚氏胡闹?
    想到这香附急得到底落了泪,太欺负人了,一如老爷刚去那年,一屋子的大人逼着魏伊人那个小姑娘交出嫁妆的模样。
    彼时,二爷好歹不说还是个人,惦念着兄长尸骨未寒,没做出太出格的事,而今却是一点骨肉亲情都不念了。
    “民不与官争,如今我们老爷已经升至广阳郡正五品通判了,大姑娘该服软了。”对方知道香附嘴皮子溜,也不跟她争吵,直接说起这事来。
    这个位置,那也算的知府的左膀右臂,作为郑家岳丈,知府那边肯定得给点颜面,当下就抬了老爷的官位。
    什么侯爵伯爵的,那都是京城的爵位,都是比下头的人要高贵。
    说起这事来,对面嬷嬷一脸的得意。
    当初大爷也是因为有才名做过官,可最后呢,灰溜溜的归家了。要她说呢,什么引荐举荐的,都比不上正儿八经科考的人正统。
    “香附,拿银票来。”魏伊人深吸一口气,朝廷的事她一个妇人说不得,可这块地她是要争一争的。
    主家在旁边乐呵点头,“这是京城,你们广阳郡的官可管不了京城。”
    才是个正五品,在京城这么大的官去哪都得点头哈腰的,也是小地方出来的,有什么好得意炫耀的。
    “我,我加银子。”下头一看主家这边并不在乎什么官不官的,对方嬷嬷有些着急了,“我们夫人就在附近,我去请示我们夫人,定然要取下这块地。”
    说完,匆匆的离开。
    魏伊人环顾四周,姚氏就在这?
    不过是片刻,魏伊人便收回视线,姚氏没打算出来见自己,自己也不盘算见她。
    那边匆匆离开,又匆匆回来,“双倍,我们再加双倍的银钱。”手指着魏伊人,以她这个数上,直接双倍。
    主家的嘴都快笑到耳根了,发财了,发大财了。
    “我再加上两倍!”魏伊人都没给主家喘息的机会,直接再加价。
    主家嘴张大,“签,立马签契约。”
    若非顾及魏伊人是女子,他得上前去拉魏伊人的胳膊,这大财神可不能让她反悔。
    “我们再翻两倍!”谁曾想,对面咬着牙,继续压着魏伊人。
    魏伊人缓缓的闭上眼睛,深吸了一口气,“香附,我们走!”说完,浩浩荡荡的头也不回的离开。
    上了马车,香附一脸的愁容,虽说那边也出了银钱,可以说是狠出的一笔,可是她们也确实需要这块地,坐在马车上,心里堵的厉害。
    魏伊人手捂着脸,这一阵阵气的牙疼,“去打听一下做白事的,租赁个地方,先让我父母有个安身处。”那边吹唢呐的也上,她要重新葬一次父母。
    至于说自己院子,到底是赁的周氏的,你没人的允许不能随便的就往院子里放棺木。
    这块地魏伊人不打算要了,有这个银钱衙门那边她也能走下流程了,让香附安排人,去衙门那买块墓地。
    京城中做白事的人多,莫要说停个棺木的,就是要让对面当孝子贤孙都有人,银钱到位什么都好说。
    寻了地方,魏伊人让人抬着棺木吹吹打打的,绕了半个京城走了一圈,才送过去。
    就要引起人注意,看看那边都干了什么缺德的事!
    衙门那边,香附不放心,亲自领着人过去,兜里面放了好些个碎银,人说礼多人不怪,嘴还未张,银钱先送过去,肯定是没差的。
    魏伊人靠在躺椅上,其实这些年比这棘手的事也遇到过,能让她心里难受的,就是因为却是只因为,亲人给这重重一击。
    她们是血缘至亲啊,魏伊人以为,闹死了顶多就是老死不相往来,以后谁也不理谁,生老病死互不通知。
    可没想到,父亲的尸首他们都能欺负。你哪怕上门来,扯拽厮打魏伊人,魏伊人心里都没这么难受。
    父亲临终之际,还惦记着叔父,叔父不承认父亲供他念书的功绩,可却没想到有朝一日,竟然能将父亲当仇人!
    魏伊人深吸一口气,强让自己定下心来了。
    她这个人做事,从来都是有来有往。别人有恩情于自己,自己惦记着会还,别人跟自己有仇,自己也会报!
    “姑娘,书局东家求见。”魏伊人才平和下来,外头的婢女就进来禀报。
    听闻是书局的人,魏伊人顺了顺衣裳,让人带进前厅见客。
    书局的东家是一个穿着灰色长衫的看着是三十来岁的中年男子,瞧着斯斯文文的定是个读书人。他是客气的,瞧着魏伊人进来,立马起身,“这位便是魏姑娘了吧?”
    他抬手,便是一个书生礼。
    “正是,先生请坐。”魏伊人微微点头,大方的应下,示意东家不必居礼。
    “恍然见故人。”东家笑着摇头,眼微微的眯了起来,似在回想,“当年有幸得见小太白真容,那风姿至今难忘。如今,小太白之诗重新面世,乃是我诗坛之幸,读书人之大幸啊。”
    提起魏白,老一辈的读书人总是喜欢亲切的称一声小太白。
    对于魏白而言,自是莫大的荣耀。
    自从魏白家中出事,诗句便就难得一见,尤其是魏白过世之后,诗句更是私藏品,前两日得知,魏白的诗可以重新入册,他可是欢喜的整宿都睡不着。
    “您抬爱了,母亲离世后父亲深受打击,鲜少问世。而今过去数年,若父亲在天有灵,得知还有如先生这般人物惦记着他老人家,必定会得含笑九泉。”魏伊人从容不迫,一言一语,皆无可挑剔。
    自谦,但不自卑,微微的抬头间,还是能看出属于文人的风骨。
    书局东家连连点头,果真不俗,果真不俗。
    “今日前来叨扰,实不相瞒是有想与魏姑娘商量一事。”魏白的诗拿出来,值得书局直接给他单印一册。
    而且,不需要再让东家审核,什么时候整理出来,什么时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