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迟到的祝贺
作者:海清如梦   状元的锦鲤妻最新章节     
    五月初九的清晨,阳光洒在村庄的每一个角落,给一切镀上了一层金色的温暖。
    李宝儿的家门前,李老四缓步走来。他的衣衫虽然有些旧,但洗得干净整洁。他昨天因为家境贫寒和自卑的心情没有敢来,今天鼓起了勇气,还是决定前来祝贺宝儿。
    李老四走到宝儿家门口,站定,深吸一口气,抬手敲了敲门。心里默默念着:“不管怎样,宝儿是我最引以为豪的女儿。”
    门开了,宝儿一看到父亲,脸上立刻绽放出灿烂的笑容:“爹!您怎么来了?”
    李老四有些局促地笑了笑,递上手中的一包用旧废纸包好的礼物,“宝儿,爹来祝贺你。”
    宝儿接过礼物,眼中闪着泪花:“谢谢爹,您能来我就已经很高兴了。”
    她小心翼翼地拆开包裹,里面是一本厚厚的旧书和一枚小小的银戒指。她知道,这是父亲用了多年的书和母亲的唯一嫁妆。
    李老四低声说道:“家里没什么好东西,爹也没什么可送的,只希望你能继续好好的开医馆,和姑爷过上好日子。”
    宝儿握住父亲的手,坚定地说:“爹,您不用自卑,您一直是我最尊敬的人。您给了我生命,教会了我很多道理。这些才是最珍贵的礼物。”
    父女俩相视一笑,李老四心头的自卑一扫而空,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自豪和满足。他知道,今天,他没有给宝儿丢脸,而是成为了她最坚实的后盾。
    五月初九,徐凤儿也匆匆地来到永州城,街道两旁的店铺熙熙攘攘,人群川流不息。
    她心中有些歉疚,因为她知道,她错过了好友李宝儿医馆的开业典礼。
    开业当天,她本打算去的,但家中突发急事,实在脱不开身。于是,凤儿只能在心里默默祝愿宝儿的医馆生意兴隆,日后再找机会亲自登门道贺。
    终于,在这个晴朗的日子,她带着一份精心挑选的贺礼,来到了李宝儿的医馆门前。医馆门头上悬挂的牌匾熠熠生辉,象征着新生活的开始。
    徐凤儿深吸一口气,推开医馆的门,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繁忙而有序的景象。
    李宝儿正忙着为一位病人诊治,见凤儿进来,脸上立刻露出惊喜的笑容。
    凤儿也笑了,径直走到宝儿面前,把贺礼递上:“宝儿,抱歉我没能来参加你的开业典礼。今日特意赶来,祝贺你医馆开业大吉,生意兴隆!”
    李宝儿接过礼物,感动地说:“凤儿,你能来我就很开心了,太谢谢你了!快坐下,我给你倒茶。”两位好友相视而笑,医馆内弥漫着温暖的友情气息。
    这一天,徐凤儿在李宝儿的医馆里坐了很久,两个好友畅谈往昔,畅想未来。医馆里不仅治病救人,也见证了她们坚不可摧的友谊。
    李老四看着医馆里井井有条的样子,满脸的骄傲和欣慰。他拍拍宝儿的肩膀,笑道:“宝儿,爹今天特地赶过来看看你,看你这医馆办得真不错!”
    徐凤儿也笑着说道:“宝儿,我们终于来了,今天一定要好好庆祝一下!”
    李宝儿赶紧把两人引到一旁的休息区,准备了几杯清茶和一些点心。她热情地说道:“爹,凤儿,你们先坐,我去准备些吃的。”
    不一会儿,李宝儿端来几盘色香味俱佳的菜肴,都是父亲和凤儿喜欢的家常菜。她招呼道:“爹,凤儿,尝尝我做的菜,看看合不合你们的口味。”
    李老四和徐凤儿尝了一口,纷纷赞不绝口。李老四笑道:“宝儿,你的手艺真是越来越好了,不仅医术高明,这厨艺也没落下。”
    徐凤儿也附和道:“是啊,宝儿,你真是多才多艺,我们可有口福了。”
    三人边吃边聊,李宝儿给他们讲述了医馆开业的情况和一些趣事,李老四和徐凤儿也分享了自己最近的生活。欢声笑语在医馆内回荡,仿佛一切烦恼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时间飞快,转眼间夕阳西下。李老四和徐凤儿依依不舍地起身告辞,李宝儿送他们到门口,深情地说道:“爹,凤儿,今天真是太谢谢你们了。你们的到来让我觉得特别温暖。”
    李老四拍拍宝儿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宝儿,好好干,爹一直为你骄傲。”
    徐凤儿也笑着说:“宝儿,我们随时都会来看你,别累着自己。”
    看着他们渐行渐远的背影,李宝儿心中充满了力量。她知道,无论未来如何,她都有亲人和好友的支持,这份温暖和鼓励将成为她继续前行的动力。
    李宝儿的医馆自开业以来,生意日渐红火。她以精湛的医术和温暖的态度赢得了众多病人的信任和好评,每天前来就诊的病人络绎不绝。
    医馆内充满了忙碌而有序的气氛,李宝儿和她的助手们几乎没有空闲的时候。
    然而,李宝儿医馆的兴隆却无意中得罪了同在永州城北郊开医馆的金先生。
    金先生的医馆原本生意不错,但自从李宝儿的医馆开业以来,前来他医馆就诊的病人明显减少了许多。几天来,金先生的医馆几乎门可罗雀,生意惨淡。
    金先生站在自己医馆门前,望着对面李宝儿医馆门前排起的长队,心中不由得生出一股妒忌之情。
    他暗自嘀咕:“李宝儿的医馆不过是新开不久,何德何能竟能抢走我的病人?”
    他知道,李宝儿的医术确实了得,再加上她对病人细致入微的关怀,让许多病人愿意排队等候也要找她看病。
    金先生心里有些不是滋味,毕竟他行医多年,自认为在这片地方已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却被一个年轻女子抢了风头。
    一天晚上,金先生在自家医馆内踱步,脑海中不停地思索着应对之策。他喃喃自语道:“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我必须想办法挽回我的病人。”
    他开始盘算着如何提升自己的医馆服务,甚至考虑是否要采取一些非常手段来打压李宝儿的医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