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冷水田
作者:水西飞升台   拥有小宇宙的我逆天崛起了最新章节     
    龙潜父母年轻时其实也是在外面闯荡,但因为父亲突然生病,母亲当时又怀上了龙敏,03年不得不返回了老家。
    回到老家的父亲,不想如同父辈那样种地,于是用存款修起了一个鱼塘。
    然而,03年的老家连土路都没有通,交通十分不便,鱼塘不可避免的亏损倒闭了。
    尽管那次创业以失败告了终,可这并没有熄灭父亲关于养鱼的执念,特别是在道路畅通,有人养鱼成功赚到钱后。
    近几年,龙潜就不止一次听到过他的想法,但因为正处于抚养两个妹妹上学的关键时期,最终也没有付诸于实际。
    现在听到龙潜突然提起重建鱼塘,老父亲心中的执念再次被勾起,其他的东西都被暂时放下了。
    至于母亲这边,如今最让她上心的,就是龙潜与王思琪的婚事。
    如今听龙潜提起要建婚房的问题,这算是直接说到了她心坎上。
    相对于儿子结婚,其他事都可以先放下。
    其实,龙潜父母心中一直都有个隐忧,那就是关于王思琪的问题。
    倒不是他们对王思琪有什么意见,对这个儿媳妇他们挺满意的。
    他们怕的,不过是王思琪还在读大学,最快结婚也要毕业以后,而这几年的时间容易出现变故,到时候耽误自己儿子。
    可是现在,当龙潜有了这1000多万后,一切似乎都迎刃而解了。
    还是那句话,钱不是万能的,但是当你钱足够的时候,可以解决99.9%的问题。
    客厅的灯光下,一家人就这个问题商量了起来。
    最后得出结论,新房和鱼塘都必须建起来。
    父母年纪大了,也不可能一直在工地上打工维持生计,自家因为成分的原因又没有多少土地,既然如此,还不如找个老父亲喜欢的事给他做。
    当然,龙潜他们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那就是必须提前做好规划设计。
    农村建东西有个特点,那就是大多没有啥规划设计的理念,这导致后期会出现诸多问题,想要增加设施都难。
    比如当年他家的鱼塘,就因为位置的原因,吃了很多苦头。
    正因为如此,吃过一次苦头的老父亲,也没有反对他们的意见。
    再来一次,有了一些经验的他,可不想像以前那样灰头土脸。
    一家人怀揣着对未来的美好愿景,精神都无比亢奋,一点也感觉不到疲惫。
    看到父母以及两个妹妹眼中的光芒,龙潜心中说不出的喜悦。
    “好了,好了,有什么想法留在心中,明天再继续议论,今天已经很晚了,我们还是早点睡吧。”当时间来到11点钟,他不得不打断了众人的讨论。
    这时候,大家才发现时间已经很晚了。
    刚刚还不觉得,这一被他打断,困意立刻涌上了心头。
    “确实很晚了,你们才坐车回来,洗漱早点睡吧。”龙潜老妈打了个哈欠,立刻对众人说道。
    农村一般都要睡得早一点,往常这个点,龙潜父母早已经入睡了。
    众人洗漱后,也各自回屋陷入了梦乡。
    一夜无话。
    第二天一早,龙潜早早醒来,与约定好的父亲走在还空无一人的马路上,提前踩点去了。
    修建鱼塘和新房,需要一块很大的地盘,父子俩先要确定好地点,才好做后期的规划。
    其实,作为从小生活的地方,刚刚想起要修新房与鱼塘时,龙潜心中就有了一个完美的地点。
    与他相同,早有预谋的老父亲目的也很明确,带着他就往那处绝佳地点走去。
    很显然,父子两人想到的地方,是同一处。
    龙家田坝所处的地方,是一个四面环山的山间小盆地,龙潜家所在的寨子就在北面山脚下依山而建,坐北朝南。
    这样建房,其实有山体滑坡的危险,但在黔省这个地方,这是很平常的情况。
    因为黔省的每一块平地都非常金贵,很少有人会拿来建房。
    寨子前方,便是那数千亩的良田,一条大河从寨子的左边六七百米处流过,径直冲向前方的山峦。
    受前方山峦所阻,河水在前方山脚下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回水湾,随后水流往右流去,最终,从前方和右边的山峦缺口处流出。
    如此,这条名为渭河的河流,环绕田坝的两面,这才滋润出了这数千亩良田。
    龙潜父子两人去的地方,就是河流流出的山峦缺口处,整个田坝向右延伸出的一角。
    从上空俯视,这一角仿佛被一刀从田坝中切了下来,与整个田坝分割成两半。
    造成这一切的原因,乃是寨子依靠的山峦与右边山峦之间衍生出了一条沟壑。
    此沟壑目前是干的,可每到夏天雨季,两座山峰的雨水都会汇集到这条沟壑当中,形成山洪从田坝中穿过,最终汇入渭河。
    长此以往,这才形成了如今的格局。
    父子两人沿着水泥路,很快就来到了这条沟壑之旁,通过架设在沟壑上方的桥梁,去到了对面。
    水泥路沿着沟壑旁边,一直延伸到了渭河边上,那里有一座桥梁贯穿渭河,连接两岸。
    说是一角,其实这处被分割出来的地方,也有数十亩大小,分布着数十块大小不一的水田。
    因为有沟壑的阻隔,这一角的数十亩田地,无法用到渭河之水,只能使用山脚下一处名为龙洞的洞窟中流出的水。
    洞窟中流出的水是地下水,常年恒定在一个温度,用来种田其实是偏低的,也造成了这数十亩水田的产量远远不及沟壑对面。
    当年打土豪,分田地,核心思想就是压制地主富农,将土地分给贫下中农。
    在这种情况下,被划分为地主阶级的龙家,自然无法分得好田,最后分配到了这数十亩产出贫瘠的冷水田。
    经过几代繁衍,等到落在龙潜父亲这一辈,数十亩地被分给了十多个人,每一个人的名下都只有两三亩地。
    龙潜家里唯一的两亩多田,就是这些水田中的一块。
    两人之所以选这里,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自己家的田在这里,另外的田地也都是兄弟叔伯的,一旦确定好跟他们协调。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还是那个名为龙洞的洞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