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精打细算,持家有方的镇国王!
作者:黑五类   大唐:李世民的头号打手最新章节     
    弄巧成拙,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概率相当之高!
    但是,这一切对大唐并不适用。
    首先是九安这个‘开挂者’的存在,李世民又和他穿一条裤子,站在大唐朝堂金字塔顶尖的那批大臣和他都是铁哥们,麾下将帅精兵就更不用说了。
    天时地利人和全占,不打都对不起将士们天天拼命训练的劳累劲儿。
    尉迟敬德‘嗖’一下冲了出来,面色虔诚对李世民拱手道:“陛下,臣赞成镇国王的提议!”
    “臣也同意!”
    “附议!”
    “.....”
    武将群情激奋,巴不得现在就带着大军杀过去。
    文臣们个个哭丧着脸,事到如今他们已然无力回天,没见李世民和房玄龄等大佬都面露意动之色么?
    再加上武将齐齐赞同,谁敢拒绝?
    套麻袋那事才过去几天啊?
    李世民捋须大笑道:“打倒也不是不行,问题是打谁呢?”
    如今突厥已灭,虽然还剩下些漏网之鱼,但草原之地广袤,不适合大费周章前去抓捕。
    文臣将视线落在武将们的身上,军国之事他们可就没有什么发言权了。
    武将们愁到挠头搔首,还真不知道打谁合适。
    李靖站出来道:“陛下,臣以为可将吐谷浑灭了!”
    许久不曾在朝堂上发出声音的秦琼竟也参与其中,说道:“臣以为,不如挥兵南下,入交州而攻六诏!”
    两人的话引得不少武将赞成,竟隐约形成争吵之势,可见在九安之下,武将们也有分帮结派的趋势。
    九安身为武将之首,自然不愿见得如此,当即开口制止道:“六诏之地多山林,毒虫瘴气太多,人丁稀少实在没什么意思!”
    “吐谷浑地方也不小,人口也不算很多,不如暂且养着,待来年肥了在杀。”
    武将们立马安静了下来,镇国王都发话了,那指定是没必要去打。
    九安沉思片刻,继续道:“本王提议,灭高句丽!”
    “高句丽?”在场之人皆是眼神一凝。
    实在是这个国家有些敏感,前隋三征而不下,灭亡之因亦与三次折戟相关,且其人口高达三百五十多万,实力不可小觑。
    综合来看,高句丽并不是什么最佳选择。
    “其一,前隋再怎么说也是我汉家皇朝,这面子必须找回来!”
    “其二,高句丽人口充足,恰好能满足接下来各项惠民工程所需人丁。”
    “第三嘛,侧卧之榻岂容他人鼾睡?高句丽扩张之心不死,留着早晚是个祸害!”
    九安郎朗而谈,归根结底来说以上四条都是借口,棒子多招人恨啊?
    此等不要脸之辈,就算没什么必要理由,也要将其灭之。省得整日大放厥词,如同癞蛤蟆上脚背,不咬人膈应人。
    武将们将视线齐齐看向李世民,等待着他的决定。对武将来说打谁其实都无所谓,一些对自身实力自信之人,更希望能与厉害点的对手掰掰腕子。
    欺负人,那有什么意思?
    李世民陷入沉思当中,心头盘算比较起两国之间的优劣势。本想谨慎处之,却不想越盘算越压抑不住激动,嘴角亦情不自禁上扬起夸张的弧度,就差咧嘴大笑了。
    “这...陛下...这是何原因啊?”下方的官员们愣了,满面狐疑看着沉思中的李世民。
    “咳咳...陛下,如何?”
    九安忍不住提醒起怔怔失神的李世民,后者立刻回神,见下方文武百官眼神之中的狐疑,李世民顿感有些尴尬。
    “咳咳....朕方才盘算过了,若与高句丽战之,必胜!”
    得。
    大臣们不是傻子,瞬间明白方才李世民因为那般作态。
    武将们心头一片火热,视线不断在李世民和九安身上徘徊,接下来谁能去可就看着二位爷的了。
    见有人还在疑虑,心情极好的九安耐着性子解释起来,“拿下高句丽不仅解决惠民工程所需劳力,也将大大加快我大唐人口增长!”
    说到这里,九安脸上露出一抹冷笑,声音十分阴沉道:“男的抓来当壮丁,年轻女子留作与百姓通婚,毕竟不少人都娶不到媳妇儿呢!”
    “那些幼龄者....想来回纥、西域等国会很喜欢。”
    嘶.....
    太狠了!
    殿内陷入一片寂静当中,九安这是彻底将高句丽抽筋拔骨,不浪费任何一丝一毫啊!
    精打细算,持家有方还得看咱镇国王呐!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死道友不死贫道,只要大唐能蓬勃发展,百姓安居乐业,牺牲点蛮子不应该吗?
    邻居,不就是用来供养自己的吗?
    不知从何时起,大臣们的思维已经渐渐地被九安带偏,放到以前怎么可能有这个念头?
    九安将计划吐露而出,即使依旧有人不赞同,却也找不到反驳的理由,只能偃旗息鼓陷入沉默当中。
    见无人反驳,李世民当即起身,周身皇霸之气散发,如洪钟般清亮的嗓音环绕于两仪殿之上。
    “擢镇国王为征东大元帅,统兵三十万灭高句丽!”
    圣谕下达,文武百官纷纷起身高喝,“臣等遵命,大唐天威隆重,恭祝镇国王横扫高句丽!”
    九安拱了拱手,俊朗面容变得阴翳起来,双眼散发出嗜血般的光芒,轻声呢喃道:“终于能出去了....棒子....你们的大爹来了!”
    最近这些日子窝在长安,差点没将他憋坏,今天的提议说是灵光一闪不如说是早有谋划。
    处理内政哪有去战场杀敌来的过瘾?
    甭看自己身为武将之首,位列大唐镇国王,可真正能拿出手的战绩也没几个。
    对外战绩也就突厥能拿出来说道说道了,可终究还是留下了一丝不圆满,余孽只能交给回纥来清扫。
    说起来他自己都有些害羞,后世之人常言,在大唐做武将,不灭几个国,都不好意思出去说自己是武将。
    甚至,外交杀神王玄策,以区区一人之力,愣是灭了个国。
    你就说嘛,压力大不大?
    林林总总之下,九安生怕将来留下个镇国王对内横行霸道,对外疲软无力的记载,若那样可真就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