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九安:改革嘛,流点血也正常!
作者:黑五类   大唐:李世民的头号打手最新章节     
    “镇国王殿下,天下不光有士族,还有数不尽的地主乡绅之流啊!”
    新任民部尚书裴矩面露迟疑之色,别看他掌管大唐民部时间尚短,但其在前朝就做了好些年的民部侍郎,对民部运转之事颇为擅长。
    士族确实厉害,但终究是少数,真正占比最大的还是那些豪强乡绅,世家阀门杀了,总不能将豪强乡绅阶层也给杀干净吧?
    裴矩的话引得不少大臣附和,就连前任民部尚书,九安的老熟人刘文静都非常赞同。
    武将有心无力,内政之事他们可插不上嘴,只能靠九安了。
    “迂腐!”
    九安心头这个气,又不想付出代价,还想打造个盛世,世间哪有这样的好事?
    “这件事,就算你们骂我,本王也要让其落地!”九安面色坚毅,言语之间满是决绝。
    明亮的大殿再度陷入寂静当中。先头说过,别看九安平时嘻嘻哈哈,若是板起脸来,就算是魏征都不敢瞎咧咧。
    “土地乃农家之本,若不扫清弊讳,大唐早晚要被人掀翻!”
    此言一出,李世民脑瓜子嗡的一下,眼前变得一片模糊。九安如此直言是他万万没想到的。
    在场众人,有谁比九安更希望天下安定,百姓富足?
    他说出这样的话,可见其中利害关系,也正是因为明白这点,李世民才会如此头晕目眩。
    “镇国王慎言!”高士廉面如怒目金刚,冷冷的看着九安,虽然外甥和其关系十分要好,可他和九安并不算太过熟稔。
    身处封建王朝,此等言论算的是上死罪了,甚至要牵连亲朋。高士廉看似呵斥,实则也是为了九安好。
    九安不是看不出眉眼高低之人,脸上露出一抹笑容,语气莫名道:“你们呐,就是顺风局打的太多了...以至于被蒙蔽了双眼!”
    “若不实行土改,无论你们怎么做,依旧是换汤不换药!”
    李世民眼神一转,反问道:“此言何解?”
    九安整理了下思路,缓缓解释起来。别看如今大唐兵强马壮,刚建国就将突厥的地盘抢了过来,领土面积暴涨,加上隋末的暴乱导致人口锐减,显得有些人少地多。
    这只是暂时的!
    天下太平,人口必然会迎来暴涨。
    毕竟,这是汉人的执念之一,正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人一多,每家每户分得的土地就会变少。
    以古代粮食产量来算,除去一家几口人的吃食、赋税、留种、天灾等,百姓一年到头还是攒不下多少粮食。
    到那时,又会出现土地兼并,天下的土地和财富又将集中到少数人手中。
    要是再遇上一个昏庸无道的君主,天下必将民不聊生,最终的结果就是江山倾覆,皇帝会被活不下去而揭竿而起的百姓,狠狠地从皇位上踹下来。
    当然,解决的办法不只有摊丁入亩,还可以一直保持领土扩张,让土地的基数远远大于百姓人口的增长速度。
    与摊丁入亩一样,这都是被人证明过的良策。
    当内部矛盾无法调和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发动战争,在疯狂的掠夺之下,将本国的矛盾转移到他国。
    但,谁能保证后世之君是什么样的人?
    也无法保证他选用的人,是人才还是庸才,总而言之变数实在太大。
    就算李世民、九安这一代人创业成功,成为了地球的掌权者,很可能会加速江山的覆灭。
    如同被破坏的生态平衡圈,草原上只有兔子没有狼,安逸的兔子将会成倍地繁衍,草原必然有被吃光的那一天!
    到那时,没有食物的兔子,会发生什么可想而知!
    摊丁入亩只是保证兔子们有足够生存空间的第一步,加收商税则是为了将来免除农税做准备。
    大唐,不可能一直停留在农耕社会!
    说到这里,九安面露威严之色,高声说道:“改革嘛,流血是必然的,一切都是为了天下的长治久安!”
    李世民等人一阵默然,他们不是肚子没有二两墨的蠢货,自然知道九安话语中的份量。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话放在皇朝同样好使,开国策论定不好,影响的可就是千秋百代。
    此刻的一言一行,将来之君若想更改,难如上青天。
    李世民揉了揉眉心,目光看向裴矩,其身为民部尚书算是在场众人里,最有发言权的人。
    裴矩沉思许久后,缓缓说道:“镇国王说的在理,若想施行,必将于民间掀起腥风血雨啊!”
    说到这里,裴矩抬头直视九安,语气沉重道:“此间压力必将全系于镇国王肩上,殿下....您.....”
    九安转身朝在场大臣们抱拳躬身一礼,洒脱大笑道:“本王只是一武夫,只会舞刀弄枪。具体实施还需仰仗诸位,愿与诸君共勉之。”
    裴矩带头,诸位大臣紧随,齐齐起身行礼,高呼:“臣等拜谢殿下,愿与殿下共勉!”
    九安虽未直接回应,可话语之中意思不言而喻。纵观大唐上下,谁能有如此自信与威望,如定海神针般,镇压一切波涛?
    唯九安一人!
    李世民扫了眼身形如山岳般挺拔的九安,又看了眼面露敬意的百官,忽然放声大笑,洪亮的声音回荡于两仪殿内,将互相感动的九安等人吓了一大跳。
    只听李世民调笑道:“看你们一心为国,朕心甚慰!然,朕身为帝王怎可躲在后面?”
    九安刚想开口说些什么,便被他打断,“朕心意已决,传朕圣谕,全国进行土改、征收商税。”
    “由镇国王全权统辖,三省六部全力配合,务必尽快将新政落地!”
    九安等人无奈,别看李世民好像也没做什么,但这拍板的圣谕可是将一切后路彻底堵死。
    成了,李世民于百姓心中的威望达到顶峰!
    败,将留下一辈子抹不去的污点,甚至他一生的功绩都会被这个污点遮盖住。
    其中风险之大,完全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九安率先拱手,“臣必当尽全力!”
    百官纷纷起身来到大殿之中,站在九安身后齐齐拱手,“臣等必尽全力配合镇国王!”
    李世民满意极了,起身大笑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