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自己终是看不懂她
作者:枫飘絮   丞相大人,来做我的裙下之臣吧最新章节     
    余清玦刚回到营地,尚是一身樵夫装扮的竹昔连忙从了望塔中下来。他满脸激动地上前,握在余清玦手腕上:
    “公子,我们基本没费一兵一卒就让撒于折损近千人,我们赢了!”
    竹昔意识到周围尚有他人在场,连忙收回手,又凑近低声道:“公子,你刚刚和撒于说了什么呀?我看他脸都绿了,咬牙切齿的模样活像他家祖坟被刨似的。”
    余清玦倒是没有那么激动,只是眉宇稍霁,缓声道:“撒于此人最是狂妄,最看不得别人轻视打压他,尤其是我。”
    “以往我和他对阵,尚讲究兵家礼节,但最后我发现,对付小人只能以其人之道还之。就像往狗身上抹香精,它反倒嫌这味道难闻,要跑去泥里打滚来掩盖香气一样。”
    说着余清玦往帐篷里走去,右手下意识地往心口上捂了一下。
    竹昔听了这段话内心无比赞同,心想一个铁血将军应如是。
    他随余清玦一起进了帅帐。
    刚抬眼,就看到余清玦闭目似在休息,竹昔知他动了武眼下定是体力不济了,忍下一片心疼,说了声我去端药来,就退了出去。
    余清玦支着头闭了一会儿眼,额上却细细密密地冒了层薄汗,本想就着袖子擦一擦,可忽然意识到自己身上穿的作战胄甲还未卸下。
    微叹口气,起身,走到床旁边的一个箱匣边,打开,里面是启程前已经备好的衣物。余清玦挑出了一套淡青色袄子,正欲把身上的胄甲换下,忽然摸到袄子衣襟里似是有一块叠好的软帕。
    意识到什么,余清玦伸手掏出,却在见到那方帕子上的“曲院风荷”图案时,面上的最后一丝冷峻终是被愣然代替。
    帕子的质感细腻柔软,打开了他记忆的阀门,余清玦的睫毛开始扑簌地颤动。
    本不愿再去回忆,可哪怕一点与她有关的东西都会让他控制不住地去想。越告诫自己放下,越是思之如狂。
    “呼——”余清玦深吸一口气又缓缓吐出,喃喃自语,“此番撒于在阳州独自与我军作战,你是早就料到结果了吗?可你究竟为何......我不懂你......”
    在战场上,余清玦能凭几次切磋就判断出对手的性情和功底;可对于那人,哪怕两人相识少说也有一年,一起经历过风雨,也见过对方最无助的模样,可最后才发现,自己终是看不懂她......
    她热情起来一举一动皆是勾人心弦,可冷漠起来她的眸中似有三尺寒冰,哪怕自己用滚烫的体温去靠近她,也会感到遍体生寒。
    将叠好的帕子放回箱匣最底层,余清玦不想再看。
    此时,燕容珏和梁斐正扮成两个平头百姓,穿梭在阳州的一条条小巷里,往郊外的一处山脚下赶去。
    “陛......小姐,这位拉法族的老者,是我从凌华霜生前的一本手札上翻到的,派了很多暗卫明察暗访才查到了她的住址。”梁斐说着从怀中拿出一张图纸递给身旁的燕容珏。
    燕容珏接过来一看,又环顾了一下四周地形,道:“应当就在前方仙隐山山脚处,我们赶过去再问一下当地居民,确认一下她的住处。”
    “嗯,好。”梁斐点头,“刚刚我出发前已经解决了一个暗中尾随我们的人,小姐只管放心。”
    燕容珏边往前走,边转头勾唇一笑:“有梁姐姐在我身边,我当然放心。”
    梁斐望向她。只见燕容珏今日虽未施粉黛,可依然柳眉轻挑勾起万千风情,绛唇不点也红润可人,浅淡的笑意让她的脸庞盛放着光华。
    虽然梁斐从小到大,见了燕容珏无数次,她的美自是不必说的。可今日这般清水芙蓉的样子,梁斐却是头一次见。
    一瞬间梁斐忽然明白了,为什么世上那么多男子愿意为她趋之若鹜。除权势之外,外在的美也占据了很大一部分。
    “咦?梁斐你怎么了?”燕容珏停下脚步望着她,“我脸上有花吗?”
    顿了顿,梁斐从怀中掏出一块备用的松烟墨,柔和一笑道,“小姐比花更好看。此番出行,我们还是低调些好。我来为您遮一遮。”
    说着,梁斐捻了些墨灰在手上,往燕容珏两颊上轻轻扑了一层。
    “梁姐姐果然细心。”燕容珏点头赞许,又拿过那块松烟墨,以同样的方式抹在梁斐的双颊上,弯眉一笑,“我的梁大将军正值芳华,貌美如花,自然也得遮一遮。不然若是被哪家小郎君缠上了,我就只能忍痛割爱,让你回江南老家享艳福咯。”
    梁斐愣了一瞬,面上难得露出浅淡的绯红,有些气恼地耷拉下脸:“小姐可真会打趣我,看来闲时话本子看了不少。”
    燕容珏忍俊不禁,拉了拉梁斐的袖子:“梁姐姐可别误会,近两年我可是在做一个正儿八经的皇帝的,那些话本早就丢一边了。我只是想让你笑一笑,接一点儿地气多好。”
    听罢,梁斐很认真地勾起一个笑,很快又绷不住,恢复了原本沉肃的神情。她这一神情变化却惹得燕容珏笑得更开了。
    “哈哈哈,你和梁骐真是两个极端。”
    无奈,梁斐只好看了看天色道:“我们快走吧。”
    “好。”
    两人就抄着小路直奔山脚而去。
    可谁知,两人来到山脚的小镇,四处打听,好不容易找到那位老者所住的小木屋,却被告知,老者出门远游了。
    “刘阿婆真的不在吗?”梁斐蹲下身,握住眼前扎着总角的小女孩的手,亲切问,“好孩子,我家小姐有要事想请教你的祖母,若你的祖母在麻烦给我们通个口信好吗?”
    小女孩两只大眼睛扑闪扑闪地打量着面前的两位年轻女子,却还是摇摇头:“我祖母真的出门了,我也不知她何时回来。你们改天再来吧。”
    “我们真的有急事。”梁斐又拉住小女孩的手臂,从怀中掏出刚刚买的糖葫芦递给她,“来,给你吃。”
    小女孩眼睛一亮,咽了咽口水,望着面前女人恳切的样子,终是伸出手接过,大口嚼起来。
    她身边路过的孩子见有糖葫芦,都聚在小女孩身边,眼巴巴地望着。
    梁斐见周围孩子一个个眼馋的样子,过意不去,又起身去不远处一个卖糖葫芦的小贩处,买了足够多的份数,分发给这些孩子。
    孩子们一个个兴高采烈地领了糖葫芦就散开了。
    面前的小女孩面色红润起来,舔着嘴边的糖渍,对面前两人道:“两位姐姐,不如你们过两日再来,说不定我祖母就回来了。”
    说完一蹦一跳地往回走去,然后倚门回头,笑吟吟地对两人道:“今日就不留两位姐姐吃饭了,下次你们来记得给我捎糖葫芦哦。”
    门被关上了。
    “现在的小孩都这么精吗?”燕容珏上前两步和梁斐并排,若有所思地望着那扇关上的木门,“梁斐,明日,后日,我们继续来,我就不信她不会让我们进去。”
    “您的意思是,刚刚那小女孩在撒谎?”梁斐问。
    “可不?”燕容珏侃侃道,“若真是喜欢云游的老者,怎会选择居于街道旁?热闹向来是孩子或者年轻人喜欢的。我猜这老人很是疼宠这个孙女,才会选择居于这里。若是这样,怎会抛下小孙女自个儿跑去远游呢?”
    “您说的在理。”梁斐想了想,“不若我们买些孩子喜欢的东西放在她家门口,说不定能打动她?”
    燕容珏点头,环顾了四周一圈,又道:“当前正是动荡时期,百姓的日子都不会好过。我们带来的银钱应是充足的,明日让手下采买些面粉粥粮分发给这里的穷苦人家吧。”
    提到“粥粮”,燕容珏脑子里忽然浮现出那人如松柏般卓然的身姿,正沉稳地舀出一勺勺热粥,一一盛在难民的碗中。
    心头难以言说的情绪弥漫开来,搅得心尖微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