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未来可期
作者:清茶淡语   老祖宗她不好惹最新章节     
    李忠在上面 问乔欣和高家孙家的代表道:“几位可有推荐的人?”
    乔欣摇摇头:“我家就不参与这次人员的选拔,家里实在是抽不出人手,不过你只管放心,咱家会一如既往的支持镇上的的各项工作。”
    大家心里都挺意外的,乔家居然不派人插手老湖镇的管理,这是把机会主动留给其它的人家。高家和孙家的人心里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对乔欣的大气作风佩服不已。
    扪心自问 若是换做他们,现在掌握了主动权,像这样想都不想的把到手的好处让出来, 恐怕也做不到这么痛快!
    下面的村民听说乔家也派人过去参与,这才放心下来。他们对高家和孙家 接触的不多, 但是全能全心的信任乔家的行事作风。
    从老夫人带大伙打猎改善伙食,到乔府用工不克扣工钱,处处都透露着大气和公正。
    而且人家还是站在高处的时候依然把大家当人看待!根本就不用担心一朝得势,翻脸不认人的事发生。
    有那耿直的汉子,直接就喊道:“咱大伙都没啥意见了,只要乔家在那里,咱们那就是寡妇生孩子有老底了嘛!”
    梁盛明和学生:噗!
    实在没忍住笑出声来, 他以前咋就没发现 这些村民咋这么有趣呢?
    乔欣:“.......”这叫什么形容词,从一个大老爷们嘴里说出来 咋就是怪怪的,以后还是别说了。
    “既然都听明白了, 我也就不多说了,具体的细节 等商量好了,咱们会写成书面的文书, 都会贴在公告栏上。 到时候大伙都看得见,有哪些不符合实际的可以提意见 。
    咱们有半个月的修正期,尽量把每一件事提前做好规划,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把祠堂和学堂的事落实下去。”
    范季淮和李忠和乔欣合作了很多次,对她的行事作风多少有些了解。 乔欣从来都不打无把握的仗,一旦提出某个计划 那必然是早就在心里规划好的。
    “这祠堂建在什么地方,老夫人可有好的建议?”
    乔欣当场就指了一个地方,那是离青阳书院不远处的一座荒废的道观。以前香火鼎盛的时候也是人流如织,驿落不绝。
    可随着老湖镇的没落,道观的观主和徒弟们某一日云游四方,不知所踪之后, 这个地方就开始破败不堪。
    可再怎么破败, 那根基也是好的,该有的各路诸神一样不少,到时候他们 在翻新的基础上在扩建一下 比他们重新选址重头再来要来的划算的多!
    严格来说乔欣心目中的祠堂 ,并不是这个时代世家那种森严,肃穆的地方, 她更倾向于现代的那种寺庙供奉英雄式的道观。
    本地人也好,外地人也罢,闲暇之余想去给祖宗和老湖镇的先贤,英雄们上一炷香。只要虔诚,不必受到任何约束!
    平民英雄也可以受到世人的崇拜和敬仰。
    当然这话 乔欣是肯定不会说出来,她只是告诉范季淮, 选择那里,一是预算有限, 而是不用重新征地,侵占村民们的土地空间!第二嘛 就是给村里人重新修建一一个精神寄托之地。
    范季淮今儿本就是有求而来,乔欣心知肚明却没有驳回自己的要求,正找不到机会回报,此时闻言也不拖拉, 当场就给批了条子。
    在场的外地掌柜的 和梁盛明师徒们 ,被这种干脆利落的行事作风给惊呆了!
    他们还是第一次 ,见衙门如此高效的办事。
    要知道 作为各府的掌柜的,可没少跟各地的衙门打交道,他们以前替东家去府衙办事,哪一次不是阎王,小鬼都得先伺候一遭, 好话不要钱的说着, 好处见人就得给着。
    就这, 还得看当天办事人心情好不好,若是运气不好,哪怕 好话说到了,该送的礼也送了,哪怕你在里面有后台, 人家照样要卡上你一两天。
    一问,就让等着,变着法儿的的扯皮,再问,就是规矩!他们总不能每次办一件事 就把自家的主子给抬出来吧, 那多丢份!
    哪有这种当面锣对面鼓,当场敲板的爽劲!
    梁盛明和徒弟虽然出身都不凡, 也经常和官府的人打交道, 可也不敢说自己去办事的时候, 能遇到这么有效率的地方官!
    地位比他们高的,总要摆摆谱,地位比他们低的为了能和他们拉关系, 也总是要拖上一天半天的, 借此多套套近乎!
    梁盛明对老湖镇的好印象一涨再涨,此时拊掌一笑,“今儿个可真是来的早不如来的巧, 就凭这镇长和县令的做法, 这青阳书院就值得咱们期待!”
    “先生,村民和官府 都唯乔家马首是瞻, 这样下去,乔家岂不是在此地一手遮天,这难道是好事吗?”问这话的是御史家的小儿子,张铮,如今作为学生正跟着梁盛明四处游学。
    “我看到未必,乔家不参与镇上府衙人员的组建,又配合官府对流民的安置,主动把好处让给其它人,这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换我是老百姓和当地的县令, 也会和他们处好关系。乔家的地位如今就摆在那儿, 就算啥都不做,当地的官府也无法忽略他们的意见。”
    梁盛明没有反驳自己的弟子, 而是说出自己的想法。
    “好与不好,大伙 用眼睛看不就知道了, 可千万别道听途说,眼带偏见,这也是为师带你们出京的原因。宁将三个儿子都送到陛下眼前,还被陛下器重的人,哪个没有几把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