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联姻
作者:干饭十六   穿成贫苦农女,我的空间应有尽有最新章节     
    上京城外的官道上一辆简陋的马车摇摇晃晃的往城内去,马车两边挂着的铃铛叮铃叮铃的响着,时不时的有那么几个人回头驻足观望一下。
    车内陈子越放下手中的书,伸了个懒腰,随即掀开马车的帘子看向马车外面
    “师父,咱们马上就到上京了,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
    一个月以前,师父说要带他出门游学,为了明年的童生和科举考试做准备。
    大周有规定,读书人在孝期间可童生考试,但不能参加科举考试,需得守孝三年才可以继续参加童生之后的科举考试。
    这样也是彰显大周的孝道文化,让大周从上到下的所有人都以孝道为先。
    但是师父告诉他明年大周的太后会办寿宴,像这种情况,皇上为了彰显孝道会下旨大赦天下开恩科。
    这种先例在大周就有过三次,所以明年他可以参加科举考试的机会就会很大。
    师父还说,此次出来游学的最后一站是上京,来见他的师兄。
    “嗯,到了酒楼你先去梳洗整理,晚些时候咱们就去见你的师兄”凌君山紧闭的眼睛缓缓睁开,看了一眼窗外说道
    这次游学他借助了陈子越已故爷爷的名字在外游走,在外人看来他现在就是陈子越的爷爷,一个陪着孙子一起游学、照顾起居的老人。
    之前的计划是怀景跟随陈子越一路南下再到上京的,毕竟他自己一头白发出现在他为子越精选的那些城池内很容易就会被发现。
    到时候危险的就不止他一个人了,而是陈子越乃至整个赵家村了。
    但他收到了皇上的来信,希望中秋能回上京一趟,至少让他母后相信自己是完好的,还派人送来了一顶假发。
    这假发无意间还被陈乐看见了,那丫头还以为他在愁自己的白发,特意准备的黑发。
    也不知道那丫头哪里弄来的黑黢黢的染发膏,还别说他的头发现在已经完完全全的变成了黑色。
    这让他的心态也好了不少。
    “谨遵师命”陈子越作揖回道
    御书房内此时站着好几个大臣,每一个面色紧张、眉头紧锁,大气都不敢出一下。
    莫琦玉看着边关呈上来的折子眼睛通红布满血丝,脖子上的青筋暴起,手中的折子都被他给捏变了形
    “好一个匈奴,居然对朕的弟弟下此毒手”
    莫琦玉龙颜大怒,将折子扔了出去“去给朕找,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找不到你们提头来见”
    下面的几个官员吓得连连跪下
    “皇上息怒,凌小将军自小就有福气肯定会没事的”
    “皇上,此刻你应该保持冷静,咱们不能因为这就同意杨老将军出兵,这是不理智的”丞相祝善躬身上前说道
    “帝师前不久才出事,如今尸骨都未曾找回来,这送去边疆的召回圣旨都还没到边疆,凌珏就出事了,你们让我怎么冷静,叫我如何冷静”,莫琦玉抓起案上的一份折子直接打了过去,实打实的用了力气的
    祝善很是狡猾,看着飞过来的折子,自己将头往旁边躲了一下,但是又不敢全部躲开,左边脸就被折子的棱角给划破了。
    “皇上息怒”
    一干人等跪了一屋子
    莫琦玉站在高处,看着底下的一众人内心的怒火更加猛烈,但自己又不得不掩藏住内心的那团怒火
    “这事先瞒着太后,她再经不起打击了”莫琦玉冷静下来缓缓说道
    “遵旨”
    “祝爱卿,朕知道你是为了大周,可匈奴人欺人太甚,咱们总不能一直这样和他们磨磨唧唧的周旋吧”莫琦玉给了安德全一个眼神,自己则是坐回了龙椅上
    安德全小碎步的跑向祝善“大人您快请起,老奴这就去找太医给您瞧瞧”
    “无碍,劳驾安公公了”祝善起身道
    “还不快给祝大人抬椅子过来”安德全立马吩咐底下人去给祝善抬了一张椅子过来
    “谢皇上赐座”祝善缓缓坐下又道“皇上能明白臣的意思就好,与其和匈奴一直这样闹下去还不如另辟蹊径,想办法和匈奴合作才是”
    “合作?”莫琦玉把玩着手指上的扳指,心里思索着“祝大人此言何意?”
    这祝善莫不是脑子被驴踢了,匈奴人怎么可能和大周合作。
    “回皇上,咱们大周耕牛少,时常还得病死掉,听闻匈奴人的牛个个都是身强体壮的,若是咱们有了这些牛作为耕牛,老百姓做起农活来也会快上不少”
    祝善起身开始分析匈奴人可以给大周带来什么好处,以及大周能够给到匈奴什么
    “匈奴人不仅缺粮食,还缺布匹、瓷器,我们大周的布匹以及瓷器都是历代以来都做的不错的,而我们大周粮食产量虽不及齐国,可和匈奴合作还是戳戳有余了”
    “那祝大人的意思是派人前去匈奴谈判?”
    莫琦玉觉得祝善提的这个建议不是不可行,只要派出去的人能谈下来,那边疆就可以至少安稳三十年。
    “回皇上,我的意思不是找人去谈,而是咱们可以和匈奴联姻,到时候咱们和匈奴也算的上是一家人了,一家人怎么可能再攻打自家人”祝善回话道
    “联姻?”
    莫琦玉把玩扳指的手停了下来,眼中瞬间布满杀气,整个御书房内的空气都变冷了下来。
    说到联姻就不得不说大周皇室的情况了。
    先皇妃子倒是挺多的,可惜子嗣没几个,还死的死,残的残。
    剩下的皇子都去了自己的封地,选择一座城池,偏安一隅,安稳的度过余生。
    那些年纪小的皇子都由朝廷派遣皇子之前的老师跟随,没有老师的则由翰林院择选以为老师陪同。
    至于公主,先皇总共就只有三个女儿。
    一个早夭,一个因为母妃陪葬而选择青灯伴古佛去了。
    剩下的最后一位公主就是莫琦玉的亲妹妹,中宫皇后的嫡出公主莫琦珊了。
    这是莫琦玉最宝贵的妹妹,只要是她想要的,不伤天害理、不违反伦理纲常的,莫琦玉都是有求必应。
    在大周,就没有过送公主外出联姻的先例。
    如今倒好,居然有人提出联姻,还是和生性残暴的匈奴人,这不是把人往地狱里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