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诸侯朝商
作者:青山依旧青   我带领洪荒成就唯一真界!最新章节     
    冀州的平定,再次彰显了大商的强大与无敌的军威。大军一路上归心似箭,士兵们从心底里想要尽快回到朝歌,向大王汇报胜利的消息,与家人团聚,享受家乡的温暖与安宁。他们的脸上洋溢着胜利者的喜悦与自豪,步伐也显得异常坚定有力。
    然而,在这支大军中,苏护父子与郑伦的心情却与众不同。他们虽然也见证了商军的强大与胜利,但心中却充满了复杂与矛盾。苏护父子不仅失去了女儿,还是失败的造反者,心中充满了对前途的迷茫,而郑伦则因为战败投降,感到愧对冀州的军民,愧对侯爷的信任。他们想要拖延时间,试图寻找一些慰藉或是转机,但在大军的滚滚洪流面前,个人的意愿显得如此微不足道。
    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尽力地想要影响大军的行进速度。苏护父子暗中与一些将领交流,试图说服他们放缓行军速度,而郑伦则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在军中散布一些谣言,试图动摇军心。然而,这些举动在大军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很快就被黄飞虎和陈奇等人识破并制止。
    “苏候爷不必担心,回到朝歌,吾会向大王为你们求情的!毕竟您因为痛失女儿,我相信大王不会重罚你的。”黄飞虎劝慰道。
    苏护父子眉头紧皱,却也没办法,只能点头认同。
    而陈奇悄悄来到郑伦旁边,拍了拍郑伦的肩膀说道:“兄弟,别担心,到时候我会为你求情的。”
    “就你?”郑伦不屑道。
    这两人就像是冤家一样,一路上吵吵闹闹,互相诋毁。却又结下了深厚的羁绊。
    大军依旧按照既定的路线和速度前进,很快就浩浩荡荡地来到了朝歌郊外。黄飞虎与陈奇站在高处,眺望着远处的朝歌城。那巍峨的城墙、繁华的街道以及熟悉的建筑,都让他们感到一阵激动与亲切。他们知道,自己终于完成了使命,带着胜利的消息回到了故乡。
    与此同时,苏护父子与郑伦也站在一旁,默默地看着眼前的朝歌城。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既有对家乡的思念与眷恋,也有对未来的迷茫与不安。但他们也明白,无论个人的意愿如何,冀州战败与大商强大都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随着大军缓缓进入朝歌城,街道两旁的百姓纷纷涌出家门,欢呼着、雀跃着迎接胜利者的归来。黄飞虎与陈奇等人骑着高头大马,在百姓的簇拥下穿城而过,享受着胜利者的荣耀与尊严。而苏护父子与郑伦则默默地跟在队伍后面,心中五味杂陈。
    回到朝歌后,黄飞虎与陈奇立刻向大王帝辛汇报了冀州之战的详细情况。而苏护父子与郑伦则被安排在一旁,等待着大王的处理。
    帝辛坐在金碧辉煌的龙椅上之上,听着黄飞虎与陈奇的汇报,眼中闪烁着满意的光芒。他对于冀州的平定感到十分欣慰,这不仅巩固了大商的疆土,也彰显了大商军队的威武与无敌。
    当汇报结束后,帝辛的目光转向了站在一旁的苏护父子与郑伦。他深知,虽然他们是失败者,但在冀州之战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苏护虽然是造反者,但他毕竟是大商的臣子,而郑伦作为冀州将领,也有其存在的价值。
    “苏护,你虽然犯下大错,但念你昔日之功,朕决定从轻发落。”帝辛缓缓开口,声音中透露着威严与决断,“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大王,末将认为苏候爷虽然有错,但情有可原,请大王从轻发落。“黄飞虎出列请求道。
    苏护感激的看了一眼黄飞虎。
    ”嗯……既然武成王为你求情,此事寡人也有错,那就剥夺你侯爵之位,贬为庶民,留在朝歌,不得再离开。就在朝歌做一个富家翁吧。”帝辛沉思了一会说道。
    苏护闻言,心中虽然有些不甘,但也知道这是最好的结果了。他低头谢恩,表示愿意接受处罚。
    接着,帝辛的目光转向了郑伦:“郑伦,你作为冀州将领,虽然战败投降,但你的忠诚与勇气朕都看在眼里。朕决定赦免你的罪行,并赐予你官职,继续在军中效力。”
    郑伦听到这个消息,心中激动不已。他没想到自己还能有机会继续为大商效力,连忙跪下谢恩。
    苏护眼看帝辛没有对自己的儿子做出处罚,正要上前询问,却又听到帝辛说道:“苏全忠!”
    “罪臣在。”苏全忠连忙应道。
    “寡人给你一个机会,三月后,那是国祀,届时诸侯尽来,你明白寡人的意思吧。”帝辛说完等候着苏全忠的回应。
    苏全忠满脸迷茫,苏护在旁边急的跳脚,频频用眼神示意苏全忠快答应。
    苏全忠好似明白了过来,连忙激动的看向帝辛,问道:“大王,您……”
    “没错。”帝辛斩钉截铁的说道。
    “是,谢大王。”苏全忠拜谢道。旁边的苏护和郑伦都很开心。
    大商国祀,是王朝十年一度的盛大庆典,也是诸侯们向中央王朝表达忠诚的重要时刻。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所有的诸侯都必须在限期内到达朝歌参加,误期的将不再受大商庇护,允许被其他诸侯征伐。
    所以,所有诸侯都非常在意,早早的出发前往朝歌。当然这也是大商收割诸侯财富的机会。
    诸侯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他们或乘车马,或骑异兽,或带甲士,或携家眷,浩浩荡荡地向着朝歌进发。一路上,他们相互交流着各自的见闻与经历,谈论着大商的繁荣与昌盛,也感慨着时光荏苒,世事变迁。
    当诸侯们抵达朝歌城时,他们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高大的城墙巍峨耸立,城门敞开,欢迎着远方的来客。街道两旁,商铺林立,人流如织,各种珍稀的货物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虽然不是第一次见,但依旧震撼。
    诸侯们按照礼制,依次进入朝歌城,前往王宫参拜大王帝辛。他们或步行,或乘车,或骑马,但无一例外地都保持着恭敬与庄严的态度。在王宫的广场上,诸侯们整齐列队,向帝辛行三跪九叩之礼,表达着对大商的忠诚与敬意。
    帝辛坐在王椅之上,俯瞰着下方的诸侯们,心中充满了自豪与满足。他知道,这些诸侯都是他大商的子民,他们的忠诚与贡献是大商繁荣稳定的重要保障。他挥手示意,让诸侯们平身,并赐下丰厚的赏赐,以示嘉奖。虽然这些诸侯心思各异,但在这个时候并没有不长眼的冒出来打扰大家都雅性。
    在国祀庆典中,不仅有庄重的参拜仪式,还有各种精彩纷呈的表演活动。宫廷乐师们奏响了悠扬的音乐,舞者们跳起了欢快的舞蹈,让人们陶醉在这欢乐祥和的氛围中。诸侯们也纷纷献上自己的礼物和贡品,展示着各自的诚意与实力。
    而在所有的诸侯中,苏全忠无疑是最为引人注目的一位。他作为冀州侯苏护的儿子,虽然在冀州之战中失败,但如今却出现在祭典上,还混得不错的样子。只见他身穿华丽的铠甲,手持长剑,英姿勃发,让人眼前一亮。
    苏全忠越众而出,单膝跪地,高声说道:“罪臣苏全忠参见大王。”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仿佛要将自己的决心传达给在场的每一个人。
    帝辛的目光落在苏全忠身上,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他知道苏全忠曾经是他的敌人,是冀州反商的中坚力量,但如今却跪在他的面前,当真是世事无常。
    “苏全忠,你知道在大商造反是什么罪吗?”帝辛的声音冷淡而威严。
    苏全忠抬起头,目光直视帝辛,毫不退缩。“大王,臣昔日确实愚昧无知,跟随逆贼造反。然而,经过此次战败,臣深刻反思,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臣愿弃暗投明,为大王的江山社稷尽忠竭力。”
    帝辛微微皱眉,似乎在思考苏全忠的话是否真心。他深知人心难测,但也知道有时候敌人的转变也是一种力量。
    “苏全忠,你既已表明心迹,朕便给你一个机会。”帝辛缓缓说道,“但寡人要看到你的实际行动,你是否能真心为大商效力,为这江山社稷做出贡献。传令,冀州侯由苏全忠暂任。”
    苏全忠听后,心中一阵激动,他知道这是自己重新获得大王信任的机会。他深深地磕了一个头,坚定地说道:“大王,臣定不负所望,必将竭尽所能,为大商效忠!”
    帝辛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满意。他挥手示意苏全忠起身,并赐座于诸侯之列。苏全忠感激涕零,他明白这是大王对他的接纳和认可,也是他重新开始的起点。
    在帝辛赐座于苏全忠的那一刻,其他诸侯们的反应可谓是五花八门。
    冀州附近的几位诸侯,心中多有不屑。他们与苏全忠素有恩怨,见他如今竟然能堂而皇之地坐在诸侯之列,心中自是愤愤不平。其中一位诸侯更是低声嘟囔道:“哼,这苏全忠不过是个战败之将,大王怎能如此轻易就原谅他?若是人人都如此,我大商的法度何在?”
    然而,也有诸侯对苏全忠的归来表示欣慰。他们深知大商如今正值用人之际,苏全忠虽然曾经犯下过错,但他的才能和勇武却是众人皆知。其中一位老诸侯更是捋着胡须,微笑道:“年轻人嘛,谁还没犯过错?关键是要看他能否迷途知返,为大商效力。我看这苏全忠,倒是个可用之才。”
    还有一些诸侯则保持着中立的态度,他们既不对苏全忠的归来表示欢迎,也不加以指责。他们心中自有盘算,认为苏全忠能否真正得到大王的信任,还要看他日后的表现。
    在这些诸侯中,有一位名叫姜桓楚的诸侯,他是东伯侯,地位尊贵,威望极高。他对于苏全忠的归来,既没有表示出明显的不满,也没有表现出过多的欣喜。他深知,帝辛既然已经做出了决定,那么自己作为臣子,自然应该遵从大王的意愿。
    姜桓楚在心中默默地观察着苏全忠,他想要看看这个曾经的反叛者,如今是否真的能够弃暗投明,为大商效力。同时,他也在思考着自己在大商的未来,他深知,无论是苏全忠还是其他诸侯,他们的命运都紧紧地与大商联系在一起。
    就这样,在诸侯们各怀心思的氛围中,国祀庆典继续进行着。而苏全忠也开始了他在大商的新生活,他要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自己的忠诚与决心。
    帝辛见诸侯们议论纷纷,心知他们各有各的心思,但此时不是深究这些的时候。他清了清嗓子,威严的声音在整个广场上回荡:“诸位爱卿,今日乃我大商国祀庆典,不宜多议他事。”
    诸侯们闻言,纷纷闭上了嘴巴,恭敬地望向帝辛。帝辛微微一笑,继续说道:“苏全忠虽曾误入歧途,但现已迷途知返,寡人已决定给他一个机会。诸卿当以大局为重,共谋大商之未来。”
    诸侯们听了帝辛的话,虽然心中仍有疑虑,但也不敢再公开质疑。他们纷纷低头称是,表示愿意遵从大王的意愿。
    帝辛见状,心中满意。他挥了挥手,示意乐师们奏乐,舞者们起舞。随着悠扬的音乐声响起,整个广场再次沉浸在欢乐祥和的氛围中。
    “今日庆典,寡人特设盛宴,与诸卿共庆我大商之盛世。”帝辛高声宣布道,“开宴!”
    随着帝辛的一声令下,广场上的宫女们开始忙碌起来,她们端着精美的酒器和菜肴,穿梭在诸侯们之间。诸侯们纷纷举杯相庆,觥筹交错间,气氛逐渐热烈起来。
    苏全忠坐在诸侯之列,感受着这突如其来的变化。他心中明白,这是自己重新获得大王和诸侯们认可的机会。他端起酒杯,向帝辛敬酒,表达着自己的感激之情。
    帝辛看着苏全忠的举动,眼中闪过一丝满意。他知道,苏全忠已经迈出了重新开始的第一步。而他也期待着,苏全忠能够真正为大商效力,成为他手中的一把利剑。
    盛宴持续了整个下午,直到夜幕降临,诸侯们才陆续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