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冀州苏护,永不朝商
作者:青山依旧青   我带领洪荒成就唯一真界!最新章节     
    冀州,辽阔而富饶,自古便是英雄豪杰辈出之地。而冀州之主苏护,更是名震一方的豪杰。他一生英勇善战,威名远扬,然而,他最珍视的,却是自己的女儿——苏妲己。苏妲己貌美如花,是冀州最明亮的珍宝。
    苏妲己,生得美貌绝伦,倾国倾城。自幼便受尽宠爱,苏护更是将她视为掌上明珠,呵护备至。当得知妲己被帝辛看中,虽然懊恼自己不该将妲己带来朝歌,,但想到女儿能过上更好的生活,享受世间的荣华富贵,他虽然不舍,但也便释然了。
    然而,命运弄人。就在苏护沉浸在女儿获得美好生活的喜悦中时,一则惊天的消息如晴天霹雳般传来——他的宝贝女儿,苏妲己,竟然被闻仲杀死了。这个消息犹如一把尖刀,狠狠地刺入苏护的心中,让他痛不欲生。
    闻仲,商朝太师,帝辛的得力干将,他为何要杀死自己的女儿?苏护心中充满了疑惑和愤怒。他不相信这是真的,他认为这不过是某些人的谣传,或是敌人的离间之计。于是,他派人前往朝歌求证,但得到的消息却是模棱两可,让他更加心乱如麻。
    为了亲自确认女儿的安危,苏护决定亲自前往朝歌。他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踏上了前往朝歌的旅程。然而,当他抵达朝歌,提出求见帝辛时,却遭到了无情的拒绝。他多次请求,甚至不惜卑躬屈膝,但都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苏护心中开始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他试图求见妲己,希望能从她那里得到一些线索。然而,连妲己的面都见不到,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绝望。他仿佛被无情的现实抛入了无尽的黑暗之中,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悲痛和愤怒。
    就在这时,一封不明人士的传信送到了他的手中。信中详细描述了妲己在金光中消融的情景,每一个字都如同针尖般刺痛他的心。他颤抖着读完信,泪水模糊了双眼。他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但他的女儿确实已经不在人世了。
    愤怒与悲痛交织在苏护的心中,他感到自己仿佛被无尽的黑暗吞噬。他无法忍受这样的打击,更无法接受女儿惨死的现实。身为一个深爱女儿的父亲,他决定为女儿讨回公道。
    他在驿馆中挥毫泼墨,写下了“冀州苏护,永不朝商”的反诗。这八个字,既是他对商朝的决绝与愤怒,也是他对女儿的思念与哀悼。他要将这首诗传遍天下,让所有人都知道他对商朝的反抗和不满。
    写完诗后,苏护带着满腔怒火逃回了冀州。他骑着快马,风驰电掣般穿越山川河流,心中充满了对商朝的仇恨和对女儿的思念。他的身影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愈发坚定,仿佛一座巍峨的山峰,屹立在天地之间。
    回到冀州后,苏护立刻召集兵马,准备起兵反商。他站在城头,眺望着远方,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知道,这场战争将会异常艰难,但他已经做好了准备。他要为女儿报仇雪恨,要让整个商朝为他们的罪行付出代价。
    随着苏护的反叛,冀州城内顿时沸腾起来。百姓们纷纷响应,他们对于冀州明珠苏妲己惨死朝歌非常愤怒,同时,大商的高压也让他们不满,他们更加坚定了反抗的决心。一时间,冀州兵马如潮,声势浩大。
    苏护站在城头,看着下面热血沸腾的将士们,心中充满了豪情壮志。他知道,这场战争不仅仅是为了女儿,冀州的百姓只是为了讨一个公道。他要带领冀州的将士们,一路征战,直到打到朝歌,打到帝辛面前,让帝辛给自己一个交代。让帝辛付出代价。
    冀州的消息很快传到朝歌,帝辛与闻仲都很不解,他们明显没有收到苏护的求见,这又有人在其中插手,阻碍双方见面。
    二人虽然愤怒,但最重要的还是安抚苏护。要不然,一旦其他诸侯纷纷效仿,后果不堪设想。
    帝辛得知苏护反叛的消息后,震怒不已。他立刻下令彻查朝歌城内,想要找出导致苏护反叛的根源。经过一番调查,帝辛发现原来是费仲和尤浑二人因为没有收到苏护的礼物,故意将他的求见消息隐瞒下来,导致双方误会加深,最终引发了这场反叛。
    帝辛愤怒之下,将费仲和尤浑二人严惩不贷,以儆效尤。同时,他也深知苏护的反叛已经成了事实,必须采取措施加以应对。于是,他派人前往冀州,试图向苏护解释误会,化解这场危机。
    然而,使者刚刚抵达冀州,便被苏护的人头送了回来。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这是自古以来的规矩。苏护此举,无疑是在向帝辛宣战,表明他决心与商朝不死不休。
    帝辛看到使者的人头,心中怒火中烧。他明白,苏护的反叛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误会,而是一场生死之战。于是,他下定决心,要打服苏护,再谈其他。
    大商王朝,历来以武力着称,帝辛更是其中的佼佼者。苏护公然反叛,且拒绝交流。他立即下令调集军队,准备开往冀州。一时间,朝歌城内鼓声震天,旌旗蔽日,数不尽的铁甲洪流浩浩荡荡地开赴前线。
    帝辛站在城头,望着远去的军队,眼中闪烁着冷冽的光芒。他心中清楚,这场战争不仅仅是为了维护大商的尊严,更是为了震慑那些心怀不轨的诸侯。他要用这场战争告诉天下,大商的威严不容侵犯。
    随着大军的开拔,朝歌城内的气氛也愈发紧张。百姓们纷纷闭门不出,生怕战争的硝烟波及到自己。而城外的田野上,到处都是忙碌的士卒,他们在为即将到来的战争做着最后的准备。
    冀州方面,苏护得知大商军队即将到来的消息后,也立刻召集将士们进行备战。他知道,这场战争将是他为女儿报仇的最好机会,他不能有任何的退缩。
    苏护站在城头,眺望着远方,心中充满了豪情壮志。他知道,接下来的战争将是一场生死之战,但他已经做好了准备。他要带领冀州的将士们,用他们的勇气和智慧,去迎接这场挑战。
    随着大商军队的逼近,冀州城内的气氛也愈发紧张。但苏护和他的将士们却毫不畏惧,他们知道,只要他们团结一心,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们前进的步伐。
    一场大战,即将在冀州城外展开。而这场战争的胜败,将决定大商与冀州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