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爆刷kpi
作者:燕子沐西风   重回九零,这个贤妻良母我不当了最新章节     
    有了决定,周桂兰立刻给田凤雁来了电话,家里目前积蓄1.8万,加上卖粮等杂七杂八收入,能够凑齐2万块,全部交给田凤雁做生意。
    周桂兰算是拿出全部身家赌田凤雁赢了。
    不成功,便成仁。
    同时也意味着,田凤雁需要补充2万块钱做合作资金。
    真正考验田凤雁的时候到了。
    因为,在和周桂兰谈合作的时候,田凤雁隐瞒了一件事:她拿不出2万块合作资金。
    目前,田凤雁的存折里余额6000多块,商店每月分红差不多1000块,四个月以后,加上积蓄能够凑出1万块钱。
    食品厂的收入倒是不少,尤其是生产香菇贡丸以后,每月每人分红能有两三万。
    但是,田凤雁上个月刚与何树华约定好,只分红商店部分利润,不分红食品厂部分利润,待攒到20万元的时候,重新找厂地,盖冷库,发展冷链运输。
    田凤雁若是先破例了,何树华也会领取分红,臭小子又会回到大手大脚的状态了。
    这个家底不能动。
    缺口的1万块,四个月,相当于田凤雁在未来的每个月,平均每月净增2500块钱的KpI。
    怎么办?
    田凤雁没日没夜的想着这个问题。
    皇天不负有心人,两天后,还真就让她想到了一个办法。
    孙浩。
    孙浩是h省榛蘑、木耳送货商,眼看着年关将至,榛蘑木耳也进入北方销售旺季,不知道孙浩今年是怎么打算的。
    说做就做,田凤雁立刻拨通了孙浩家的电话。
    孙浩告诉她,既然去年辽县的批发商集体拒收了他的货,他已经决定退出辽县市场了。
    听说田凤雁想自己批货卖,孙浩又爽快的答应下来,唯一的条件是,整车发货,每个双挂货车能装2000斤榛蘑、2000斤木耳。
    价格是按给批发商的价格,榛蘑10块\/斤、木耳12块\/斤。
    田凤雁让孙浩先给她备一车货,至于时间发货,需要等她电话,预估不会超过半个月。
    之所以打这半个月的时间差,是因为孙浩这一车货,田凤雁需一次性支付孙浩4.4万块钱。
    而现在的田凤雁,缺的就是钱。
    她准备像后世的拼多多一样,先把货预订出去,货一到,立马分发,给孙浩货款,两不耽搁,她也能直接套现。
    想要赚钱,只能舍下这张脸了。
    田凤雁先找了去年的老主雇,饭店的王哥夫妇、实验中学的方老师及食堂管理员。
    因为去年已经吃过了孙浩的货,品质有保证,不出三天,田凤雁就轻松“拼”出去整整一车货。
    正准备给孙浩打电话发货呢,又接到了第一中学食堂管理员打来的电话。
    他是和实验中学的食堂管理员一起喝酒的时候听说的这件事,立马打来电话,榛蘑和木耳各订五百斤。
    各订500斤,意味着田凤雁,还得再卖出去榛蘑和木耳各1500斤,否则凑不够一车了。
    田凤雁不得不再次打鸡血的找主顾“拼货”。
    没有现货,单靠去年的老主顾口口相传,似乎有点儿难。
    正在田凤雁愁眉不展的时候,晚上九点,田凤雁和老王交接完准备回家时,店里来了个不速之客。
    田凤雁记性好,虽然与对方只见一面,仍旧认出来了------是赵老板。
    去年,曾经拒收过孙浩干货的大市场批发店的赵老板。
    进店后,赵老板鬼鬼祟祟的看了一眼老王王文举,神神秘秘的看向田凤雁:“我能和你单独谈谈吗?”
    田凤雁把赵老板让进了里屋,亲自给赵老板沏了碗茶水,这才询问:“赵老板,这么晚了,你找我有事?”
    赵老板直奔主题:“我知道你从孙浩手里拿榛蘑和木耳了,你按老批发价,榛蘑10块\/斤、木耳12块\/斤,每样匀给我200斤。”
    田凤雁皱起了眉头:“赵老板,你打去年开始,不就被李科长勒令从他亲戚手里拿货吗?偷偷摸摸的从我手里拿货,不好吧?”
    赵老板愤愤不平:“别跟我提姓李的,一提我就生气。李达小舅子的货,卖相不好、口感差,还死拉贵的,我不仅没赚着钱还赔钱了。我今年象征性的进个十几斤,其他的都从你这进。”
    田凤雁嘲讽一笑:“可是,孙浩已经打算退出辽县市场了,是看我的面子才送的货。你不能被李科长薅了羊毛,就过来薅我的羊毛啊。”
    赵老板脸色尴尬住了,他提前给孙浩打过电话。
    孙浩和田凤雁的说法一致,今年,他不会给辽县供货了。
    正因如此,赵老板才打听到了田凤雁,商谈拿货的事儿。
    赵老板恼羞成怒:“你就不怕我把你卖干货的事告诉李科长,他找借口给你小鞋穿?”
    王文举以为屋里吵起来了,立马自外屋冲进来,挡在田凤雁身前,怒目而视赵老板。
    让人坚信不移,只要田凤雁一声令下,拳头就会如雨点般的招呼到赵老板脸上。
    田凤雁不疾不徐的从裤子兜里拿出小录音机听,“卡”的一声按了关闭按钮:“赵老板,现在,怕事的不是我,而是你和李科长。”
    赵老板目光如赤,没想到这个阴险的女人,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竟然想到录音取证!
    这要是让李科长听见录音机里他说他的那些坏话,在给田凤雁穿小鞋前,李科长会把他的脚裹成三寸金莲!
    赵老板立马露出谄媚的笑:“我刚才就是开了个玩笑,咱们两个,都是被李科长压迫的人,应该一致对外。就按你对外的‘拼货’价给我,榛蘑11.5元\/斤,木耳13.5元\/斤,一样二百斤,行吧?”
    脸变得可真快,前后脚功夫,价格又给涨上来了。
    田凤雁暗自庆幸,幸亏店里进了录音机和磁带。
    幸亏她见赵老板行迹可疑揣了个心眼儿,直接录了音。
    完美拿捏。
    田凤雁打蛇顺竿上:“不是200斤,而是1200斤。”
    “啥?你抢劫啊?我哪能卖出去那么多?”赵老板眼珠子都红了。
    田凤雁气定神闲:“赵老板,你自己单独拿货,大市场其他家批发商肯定会听到风声,与其被他们枪打出头鸟,不如把他们变成朋友圈,大家一起闷声挣钱。”
    赵老板似乎明白了田凤雁的意思,纸包不住火,李科长迟早会知道卖别人家货的事。
    法不责众,大家伙都卖了别家货,虽然走货变慢了,但李科长也不好给谁穿小鞋了。
    李科长的小舅子,只能被淘汰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