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对敌政策
作者:莫菲炀   隐世小侯爷:公主奉旨倒追可还行最新章节     
    自承德皇帝赵毅恒继位以来,他是第一次以如此强硬而又决绝的态度,在朝堂上完成了这一次重大的任命诏书颁布,同以往的谦谦君子模样比起来,他平静无波的眼眸中多了一丝果敢与坚毅。
    提及唐乙当时与荒州城防卫军短兵相接之时,有千余名守备军士兵无辜惨死,因此有人怀疑安国侯楚良才敌我不分,而且手段太过残忍。
    赵毅恒听到这里都忍不住轻蔑一笑,指着新任命的兵部尚书唐乙说道:“唐爱卿是当事人,对于当时的情况应该是一清二楚的,那你来说一说这其中到底是什么原因?”
    唐乙横跨几步,在朝堂中央位置站定以后,随即开口说道:“是陛下,当时臣率领京州守备军两万余人奉命驰援茂州,在队伍开拔至荒州城外之时,天色已至傍晚。驰援一事刻不容缓,因此臣便打算连夜通过荒州城,尽快赶往茂州。”
    唐乙略作停顿后,继续开口说道:“不料,彼时荒州城防卫军已经做好了御敌准备,在双方相互不明身份的情况,荒州城防卫军以为我守备军是敌袭而至,臣则以为敌人已经破城,派兵留守城外伏击援军,因此双方发生短兵相接。”
    这时,先前状告楚良才的一位官员立刻插嘴道:“就算是双方短兵相接,守备军怎么说也算是兵部的精锐,何以会瞬间损失千余名士兵的性命?而荒州城防卫军则毫无伤亡?这其中是否还有什么隐情?希望唐大人实话实说,不要有所隐瞒!”
    唐乙真的是被身旁这张聒噪的嘴给气笑了,抬头看到皇上并未阻挡呵斥,于是转头看向说话之人,毫不客气地问道:“敢问这位大人姓甚名谁?任何职务?”
    插嘴之人被问得一愣,随即脸色通红,气急败坏地说道:“在下乃御史何剑,敢问唐大人有什么赐教吗?”
    “赐教不敢当,唐某只是不太明白,先前常总管已经把战报宣读了一遍,莫非何大人没有听清楚吗?境外五路之敌近二十万人马,千里奇袭茂申荒三州,何大人以为对方战力如何,如今不是已经被全部垒成京观摆在三州城外了吗?三州防卫军同样是毫无伤亡,何大人作何感想?”唐乙一脸轻蔑地看着何剑说道。
    “这……未免也太过残忍了吧?”何剑瞪大眼睛,仍然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喃喃地说道。
    “残忍?哼,战场上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何大人以为那些被国师的防卫军干掉的那些敌人就不残忍吗?他们突破边境以后沿途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杀害我大兴多少无辜百姓,何大人难道觉得国师应该心慈手软一些吗?”唐乙一脸气愤地质问道。
    何剑眼看被唐乙逼到了角落,争执上丝毫占不了便宜,于是干脆耍起了赖皮说道:“总之何大人从京州带出去的是两万人马,回来以后却不足一万九,唐大人就算说得再好听,也不过淡化矛盾,企图逃避自己的责任罢了!”
    “你!”唐乙指着这位叫做何剑的御史官,一时间气的想要杀人。
    这时,端坐上方的皇帝赵毅恒终于打断了唐乙和何剑之间剑拔弩张的对话,淡淡地说道:“打仗的事情伤亡在所难免,国师神通广大,以一己之力逆转战局,全歼各路敌军近二十万,正可谓一战成名天下知,至此我大兴军神从天而降,以后再也不会畏惧任何来犯之地,唐大人的士兵被误伤那是事出有因,今日就此揭过不许再提!你们二位可听清楚了?”
    “臣遵旨!”唐乙朝着赵毅恒施了一礼,缓缓退回了官员队列。
    “臣遵旨!”何剑虽心有不甘,但也看得出皇帝陛下今天的强势态度,弄不好自己很有可能吃不了兜着走,于是也乖乖施礼应承道。
    “好了,再无其他事情的话,今日便散朝吧!”赵毅恒说完后,当即站起身,甩了甩衣袖,面无表情地离开了议政殿。
    ……
    一道看似简单而又直接的任命,随着当日的朝会散去之后迅速传遍整个京州城,此后更是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整个大兴的每一个角落。
    一时间,大兴朝的百姓们都知道茂州出了一个安国侯楚良才,一夜之间全歼侵犯大兴的二十万大军,如今被奉为军神,更是被当今皇上封为大兴国师,实实在在地成为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
    在刚刚经历过的大灾之年,大部分老百姓还处在惶恐不安的状态中,乍一听到这种振奋人心的消息,对他们的精神上的安慰是弥足珍贵的,加上皇帝赵毅恒随后再次颁布的济民安抚政策,由朝廷出面保障低价粮食的足量供应,百姓们总算是安下心来,准备在新的一年里继续在自家的土地上辛勤耕耘。
    与此同时,虽说赵毅恒颁布圣旨授楚良才以兵权,但随后楚良才就写信上奏赵毅恒,要求兵部所属暂时不要与茂州进行任何的交接,而是按照原来的部署,分出一部分重兵加强各处边关要塞的防御力量。
    至于眼下的对敌政策,那就是按兵不动,眼下军事学院需要整顿军备,同时也要对朝廷各军种的武器装备进行更新换代,暂时大兴的军队需要养精蓄锐,而大兴的平民百姓则需要休养生息,茂申荒三州更需要楚良才把发展基础铺垫完毕之后,才能腾出手来做其他的事情。
    不过有一点,楚良才奏表中说的很清楚,五国军队图谋侵犯大兴,甚至胆敢觊觎茂州财富这件事情还不算完,既然敢于兴兵而来就要做好被大兴军队打回去的心理准备,犯我大兴天威者,虽远必诛。
    从最后这一句话中,赵毅恒便不难看出楚良才未来将要大举进犯大兴周边的各国的决心,所找的理由也名正言顺,只不过在出发前还需要好好准备一番而已,暂时就让那些躲在暗处观望的敌人们先多活几天。
    就算如此,仅仅在茂申荒三州城外立起的五座巨大京观就够他们心惊胆战一番的了,哪里还敢再生出侵犯大兴的念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