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走遍槐庙村
作者:妖娆的蒲公英   重生之后,娶了诡新娘做老婆最新章节     
    吴政醒来,已经是下午。
    老黄牛吃饱了 ,卧在水塘边。
    “走了。”
    吴政坐在它背上,拍拍它屁股。
    老黄牛站起来,回头望他。
    “进山!”
    吴政伸手往屋后方向一指,老黄牛就慢悠悠往前走了。
    昨晚的两根天麻,补充的‘潜能’巅峰早已过去,此时体内已经感觉不到它们。
    但现在他的状态非常好,就像是个活人。
    身体有力,体温正常,也不觉得冷,脑子变得十分清晰,之前模糊下去的原主记忆重新清晰起来。
    原主年纪虽然不大,对村里情况却比较熟悉。
    周末节假日,整日整日跑在山里,是他天然的游乐场,各处道道都摸到门清。
    村民们的天麻地在什么地方,他也差不多清楚。
    吴政正是要根据这些记忆,往天麻地里去转转。
    整个槐庙村,坐落在两条山脊之间。
    山中出来的溪流将村子分成两半,居住区也分成两部分。
    沿着溪流两岸,和一座座山谷。
    原主家所在的是一处小山谷,以前还有好几户人家,而今全都搬进了城。
    一共也就五个组,不到百户人。
    吴政是在一组,也就是靠近村口,靠近溪流下游的位置。
    他进山后,先到昨天去过的地方,老黄牛并没有走遍整片天麻地。
    吴政把它丢在一边,自己进入天麻地。
    天麻种植,是一根根原木并列埋在土里,缝隙间放天麻小种,一般最多覆盖十公分土。
    吴政沿着地边溜一圈,所过之处只要存在具备‘潜能’的天麻,自然会感觉到。
    他把剩下的几块地找了遍,并没有收获。
    但他也不气馁,重新坐上牛背,赶往下一块天麻地。
    吴政打算从下游向上游出发,先将小溪一岸的地域走一遍,再从上游掉头,从另一边返回下游,这便将整个村子走遍了。
    当然,除了天麻地,其他山林野地也可能存在‘潜能’。
    毕竟五味子是野果,天麻虽然人工种植,却也存在野生的。
    只是天麻地目标明确,而且集中,更方便寻找。
    近一个小时后,吴政出现在另一片天麻地。
    这片地就比较陡峭了,在未开垦过得山坡上,有些地方倾斜近九十度。
    吴政趴在牛背上。
    老黄牛步履稳健地踏上村民留下的小路。
    路两边的天麻地,就在感知范围内。
    稍远一点的,吴政小心翼翼爬过去。
    忙活了大半个小时,却也没有收获。
    “继续吧。”
    吴政回到牛背。
    老黄牛驮着他赶往下一处。
    一夜的时间不觉就过去了。
    天微微亮,吴政共去了五处天麻地,从下游跑到了中上游的位置。
    什么也没有。
    吴政搓了搓手臂,皮肤上的紫红斑块消失了,但是寒毛根根立起,觉得早上的山风有点凉。
    所幸山高见太阳的时候早。
    吴政晒了会太阳,又辗转两处天麻地,就到了中午。
    此时他已经到了上游位置。
    再往前山高林密,更加荒芜,十年前还有不少人居住,如今已经没有人了。
    用时比想象中要短。
    吴政骑牛出山,下到河谷,沿溪流往下游回去。
    中途遇见几个村民。
    都非常面熟,有的叫姨,有的要喊一声婆婆。
    不过吴家和他们的亲戚关系就比较远了。
    大部分人只是熟悉,叫不上名字。
    别人认得他,喊他小郑。
    这也是常态,
    原主大部分的时间还是在学校里。
    吴政回到自己家的时候,没有直接回去,而是继续往前,到了李老师家。
    “早上放牛,捡到这些,送老师了。”
    吴政取下挂在黄牛脖子上的塑料袋,原本是准备装天麻的,里面有十几个蘑菇。
    牛肝菌、青背菌等,都是这个季节常见的。
    吴政又不用吃饭,顺道遇见就捡了回来。
    回到家,两只鸡在葡萄树下蹦来跳去,啄葡萄吃。
    吴政这才想起来,
    回屋抓了两把玉米扔在地上。
    两只跑过来咯咯咯捡着吃。
    在外面跑了一夜,少许困意涌上心头。
    到床上睡了会儿。
    出现在梦里,吴政等到大概天黑,八九点的时间,心里默念着‘醒来醒来’,慢慢的就睁开了眼。
    老黄牛趴在门前等他。
    山谷里也没有庄稼,老黄牛不会乱跑,吴政没有把它拴起来,自然想吃啥吃啥。
    池边水渠里几坨新鲜牛粪,该是吃饱了。
    吴政觉着有点口渴,从水缸里舀水喝了几口,然后骑上黄牛往出谷过河,往下游一处山口入山。
    一河之隔,这一边的天麻地分布,吴政就不太熟悉了。
    原主一般都在屋后那片山里玩,最远和爷爷去过上游一些地方。
    不过一条条山道串联起来,每一条都走过去,基本都能瞧见一两块天麻地。
    最为重要的是。
    天麻快要采收了,野猪就多了起来,村民会安装太阳能供电的大喇叭,循环播放音乐、狗叫甚至是杀猪时的惨叫恐吓。
    所以,吴政奔着声音去就能找到。
    而河的这一边天麻地更少些,到天亮的时候,吴政已经翻过五六个山梁,到了上游位置。
    清晨雾气蒙蒙,少年骑牛出林。
    前方是一片相当开阔的平地。
    这样的平整土地还在山顶,十分少见,以前也是农田,可惜灌溉困难,如今荒草齐腰深。
    老黄牛挤开荒草往前。
    吴政坐在牛背望去,前方一座灰蒙蒙的土墙房屋显露出来。
    周围立着几棵柏树,身姿挺拔。
    门前树下的空地,一位灰黑衣服的老人正在演练。
    像是某种拳法,姿态颇有太极神韵,却又动作大开急收,内蕴八卦之锋锐。
    但总体看去,是只有三个固定动作的舞蹈,
    是祭舞。
    前面是龙王庙,这位老人唤做喜老爷,乃是庙祝,一直住在庙里。
    而这处山顶平地,村民唤做‘坪里’。
    以前乡村人口多,庙里开展祭祀活动就会吸引来十里八乡的人。
    人一多,就有了买卖,庙会自然就出现了。
    只是如今没落了,也就每年初一,本村村民会来烧一炷香。
    吴政因着自身的问题,所以临出山前,绕道这边来瞧瞧。
    龙王庙,大槐树,就是槐庙村名字的由来。
    不过这龙王庙里住着的,其实不是神话里的那些龙王。
    传说以前,槐庙村的河里出了个蛟龙,常常发大洪水,每个月都要吃人。
    后来有位高人到来,降了蛟龙,把它装进泥塑里,变成了龙王。
    这是原主听爷爷说的。
    老黄牛驮着他到了庙前。
    “喜老爷!”
    吴政叫道。
    还在比划的喜老爷停下,望了过来,瞧见牛背上的吴政,和蔼笑道:
    “小郑啊,这么早?你爷爷找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