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好多设备
作者:人生如逆旅   从1949开始当县长最新章节     
    一部战争电影看完,又看了一部纪录片,运输的火车还是不见踪影,在这个时代也是正常,时不时就要让道或者什么的,晚点是常态,再说陈效忠也没有说什么时候到,估计连他自己也没有信心。
    纪录片看完,食堂做的烂肉面也用桶挑着送过来了,一人一大碗,吃了浑身暖洋洋的,不到十分钟大家就吃完了,在场的人都嘻嘻哈哈的聊着天,没一会电影继续,一时间大家兴奋不已,今天看电影可以看个够了。
    在场看电影的除了过来运输的人之外,还有不少火车站旁边的居民,刚刚已经走了一批了,现在现场还有上千人,看到还能看电影,又呼朋唤友去了。看电影嘛,一个人也是看,一群人也是看,大家愿意看就可以一直看下去。
    电影一部接着一部,王致远看得直打哈欠,袁文清也在一旁,便说道:“王书记,要不你先回去休息,我在这边看着就行。”
    王致远看了看手表说道:“这都一点半了,估计也快了,再熬熬吧,希望今天不要晚点太久。”
    今天火车站这么多人,旁边还有卖大碗茶的,王致远就到一旁花一分钱喝了杯大碗茶,摊主也在看电影,听到买茶的声音后,一下就认出了王致远,不肯收钱,王致远说了下纪律摊主才勉强将钱收下。
    时间来到3点半的时候,终于传来了火车的轰鸣声,电影也放到了尾声,王致远站起身活动了一下,看着铁轨上上远处的微弱灯光。等火车进站了,火车站的灯光也就全部打开了,一时间亮如白昼,袁文清开始清点人数,组队安排工作了。
    停在火车站外面的三轮车也陆陆续续开了进来,车辆排着长队,开着车灯,在这个时代,大家看过去也是很壮观的。
    火车停下后门开了,一群人走了过来,领头的是工业部下面的某个领导,王致远不大认识,陈效忠跟在了后面,王致远还是上前打着招呼,陈效忠赶紧介绍道:“王书记,这是李局长,这次顺道一起回来。”
    王致远握着手问好,了解了一番后就安排大家到食堂吃饭去了,食堂下碗面还是可以的。随后让袁文清安排人去卸货,随后负责运输的人员动了起来,小一点的机器,用车三轮车运走就行,这么多人就是为了防止有三轮车无法运输的机器,到时候就要靠人力了。
    好在第一辆火车上也没有吨位过重的机器,半个小时左右,第一辆车上的机器就被大家运到了车上和空地上,三轮车来回运输几趟,也将一辆火车运输完毕了。第一辆火车开走,第二辆火车也顺势进站了。
    在一旁陈效忠为王致远介绍说:“这些机器以前都是东德私营企业的,后面大量私营企业被作为战犯财产而遭到没收,老大哥在自己的占领区还拆卸了大量的工业设备,作为战利品或战争赔偿,这些就是仓库剩下的一些。
    那些大型的老大哥那边战后自己用了,这些都是些小型的,但是对我们国家而言也应该是很不错的设备了。老大哥那边这样的机器有很多,唯一的差别是机械的生产标准不一样,这也是为什么还有这么多机器剩余。
    长时间放在仓库吃灰,不知道还能不能用,到时候让何霖煦他们开工试试。坏的看能不能修补修补,到时候改进一下,用在我们自己的工厂。”
    “嗯,这样的机会不能错过,我们现在工业刚刚起步,让何霖煦他们研究一下,看看是些什么机器,我相信他们会给出惊喜的。这次回来了就好好休息一下,然后搭建一下我们的销售运输体系,看能不能减少一些成本。”
    “好的,在北方可冻死我了。”
    一直到早上7点钟,五辆火车的货物才运输完毕,不是运输人员手脚慢,而是三轮车运输能力有限,来回跑耽误时间,这么多机器设备,机械厂的仓库根本装不完,也不可能露头放置,最后拉到了化肥厂的大仓库才将这些机器安置好。
    运输完成后,县里又安排大家吃了一顿早饭,结了酬劳后大家才解散回家休息。
    何霖煦、胡寅旭、季昌春、李元明等人带着人在机械厂进行清点着,看看都是些什么机械,后面再试试是不是好的。
    这一番清点、研究、讨论就花了三天时间,每台机器都进行了登记造册,很多机器铭牌都看不到了,也不知道型号,大家也只能根据外形判断这台机器是干什么的。
    何霖煦、胡寅旭、季昌春、李元明来到王致远的办公室进行了汇报,何霖煦严肃说道:“这里面好东西不少,机床就有不少,精度问题还没有进行测试,这么多里面总有一些先进的吧,另外就是一些比较基础的冲压设备,不过大部分都是有故障的,还有制造各种零件的设备,很多我们还没摸清楚。
    到时候我们让人拆了修补试试,应该是能拼凑出一些好设备的,这些大小设备有件,我们到时候修复一下,估计最少3000件机器设备还是有的,按照我们地区的规划,这些机器有一半能用上就很不错了,可是这样一来我们的机器设备就过剩了。”
    王致远笑道:“你这跟着我搞这幅表情做什么,你以为我不知道你们心里很高兴,你们不是一直说教学缺设备吗,现在是大量的设备送到了你们手里了。今年7月以后,我们大学就开张了,你们要主持机械学院的事务,关键是多招学生。
    到时候多给一些学生上学的机会,只要肯认真学,在学校和工厂干个几年,我看也是我们的栋梁之材。那些废旧机器就给你们教学使用了,让大家随便霍霍,感受一下工业的美感。这段时间尽快将那些机器清理好,看看有没有能投入使用的,好歹也是花了钱的。”
    何霖煦、胡寅旭、季昌春、李元明哈哈大笑起来了,胡寅旭说道:“王书记,这批机器用处很大,等我们带人将这批机器修复好,我们手下的那些人也可以出师了,我们还从这些机器设备中看到了组建我们自己自动化体系的捷径。”
    何霖煦也点头说:“是的,这些机器设备有一些是自动化的,是使用测量仪器和控制装置,替代人工操作的,我们也可以用这个起步,搞自动化,后面再升级。”
    王致远疑惑的问道:“自动化这个你们你们应该也能搞出来的。”
    “咳咳,搞是可以,但是有现成的,就免得我们实验了,目前国内是没有这个东西的,靠我们几个人花的时间就长了。”
    “那你们还不多带学生,让学生来帮你们完成任务。”
    几人叹了一口气说道:“今年大学敞开了招,多选点人才出来,光靠我们几个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