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师傅
作者:大道独行AK   脚印浅浅最新章节     
    随着工作中与相邻业务科室人员的逐步熟悉,闲暇时间,串门闲聊的时间也逐渐增多了起来。在我们科室东临的办公室,是分厂直属的经营室,别看五个人的办公室,每年自揽民品的总金额都在好几百万以上,所以那里的师傅,个个都是分厂民品能人和受人尊敬的人,他们在为分厂做贡献的同时,自己也有各人自己的一块天地,从当时看他们生活质量,已经比别人高了好几个档次。当时,那个室里有个姓王的师傅,由于和我们办公室的韩师傅等几个老师傅能闲聊到一块,他只要在分厂的日子,会经常来我们办公室串门、聊天,当然,也会时不时透露一些外面的故事和经历。由于人家经常在外面跑业务,见多见广,加之也善于言表,只要他来我们屋子,屋子里立刻比平日要活跃很多,就连隔壁的办公室的师傅,都来参与闲话聊天。由于他的人缘关系,及善于言谈,在我们分厂“四大名嘴”,即言谈大师中,位列第四,当然,其他三位只是听师傅们说,当面领教的不多,从王师傅这里,也足见他们几个也很厉害。
    谈起当时这“四大名嘴”,他们分别是经营科的侯科长、生产科的魏师傅、厂办的王秘书再加上经营室的这位王师傅,在我们分厂是出了名的“名人”!在逐渐接触和大家熟悉后,王师傅流露出想脱离经营室的想法,后来,我把这件事情和王科长讲了,按照当时分厂的情况,有外面经营,和能够自揽来民品的,可以说是人才呀。于是,经过多次商量和沟通,王师傅于当年十月,正式调到我们科,主要是帮助科里承揽一些民品,王师傅有外面关系和社会经验,可他对于图纸和工艺理解不是很透彻,于是,王科长让我和王师傅配合,对外封闭对内默认,专门开发科里的承揽民品业务。
    我们正式合作的第一个地方,就是去新疆王师傅之前的老客户处。记得那是过了一九九三年元旦初,我们俩个从财务科预借了款后,便登上了去往乌鲁木齐的火车,经过三个白天两个黑夜长途火车行驶,终于,在随后的一个下午,到达了目的地乌鲁木齐。当时,已经是隆冬季节,新疆气候非常寒冷,我穿的是黑妮子大衣,乌鲁木齐天黑的比较晚。王师傅的朋友,在乌鲁木齐一个汽车维修厂工作,在得知我们来前,他早早为我们已经预定了住宿旅馆。他安排,当晚热情的招待了我们,之后,大家回到宿舍,他们续道了一通谈话。
    第二天,王师傅第二个朋友,当时,在新疆阿尔泰市市改委工作,他派来司机师傅来接我们,我们和王师傅的朋友一起五人,准备驱车从乌鲁木齐长途奔袭去克拉玛依市,去找王的另外一个朋友。当时,他的那位朋友在克拉玛依炼油厂工作,那里有设备备件的业务合同。
    但是,第二早上刚起床后,我们遇到了第一个麻烦事情就是,由于吉普车寒冷天,露天放置了一个晚上,汽车水箱冻了,不得不先用热水瓶烧水浇灌,使冰融化,折腾了大半天。于中午十点多这才从乌鲁木齐驶出。当天,天空灰蒙蒙的,像要下雪的样子,风也呼呼的作响。我们一路开车奔驰在尽是戈壁的公路上,两边没有融化的雪,被风裹着铺上了不平整的路面。司机师傅开车很老练,基本都在保持着高速行驶。可是,由于吉普车有些年头了,密封不是很好,外面的风和寒冷的气,涌向车内的我们,使得车里的温度变得更为寒冷。
    我索性都把大衣铺盖在膝盖上,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奔波,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乌鲁木齐朋友的亲戚,当时在克拉玛依市油田工作,我们带上特产,先去家顺便拜访了王的朋友。我们赶到的那天,已经是周日了,工厂休息,于是,我们去石油系统招待所先住了下来。晚上,由朋友的朋友做东,我们大吃了一顿。
    第二天,就是周一,刚上班,我们就去找到了炼油厂的熟人,但从业务的谈判看,刚过了维护期限,目前没有备件订货的计划,但他答应,后面有轴瓦方面的合同。于是,我们留了彼此的电话和正确的邮寄地址。订货方答应,日后通过邮件,传递图直接到西安我们的工作单位。寒暄和吃了顿邀请饭后,我们就又返回乌鲁木齐市。
    这么折腾下来,已经过去了四天,按照之前的计划,本打算去南疆旅游一下,因阿尔泰市王师傅的朋友,据说当时在那里很有实力,但遗憾的是,当时天山雪天封路,只有放弃了这个难得的机会。我们只有遗憾的在乌鲁木齐玩了几天。
    过了两天,实在无聊,在没有任何人引见的情况下,我们“摸”去了乌石化炼油厂的设计院,在那里,找到了设计院的主管领导。该设计院我们是根本没有任何熟人,但我佩服王师傅公关精神和技巧,他活生生的把最初见面的陌生人,变成谈到后来,象久别朋友一样热情,经过两天的来往交谈,我们如意的达成了初步合作的意向协议,并盖了乌石化设计院的大红盖章,算是满意的完成了初步接触。
    这样的一来一往,转眼在乌鲁木齐逗留已经是半个月的光景,期间新疆的手抓饭等特色小吃也被我们吃了遍。完成所有的任务后,最后一天,王师傅的四位朋友又齐聚乌鲁木齐市,他们来是为我们返回西安送别的。当晚,推杯换盏,一通豪情壮语,之后,我们登上了返回西安的火车。
    三天后,我们终于又返回了西安。这一通我们的成绩,是签订了一个合作协议,联系到了一批克拉玛依炼油厂轴瓦合同,虽说是随后邮寄过来,但基本还算是成绩不小。王科长也很高兴,亲自为我们归来接风。
    这样一通新疆之行后,我和王师傅的关系,就变得愈来愈近。随后日子,除了办公室我们互相帮忙,平日也默契配合。他小儿子,当时才四岁,由于王嫂带男孩子去女澡堂不方便,我就经常带他小儿子,去单位的集体澡堂去洗澡,他家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时候,我也会去帮助他们,当然他们家做了好吃的,也会喊我过去吃,我逐渐地成了他家的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