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入厂
作者:大道独行AK   脚印浅浅最新章节     
    距离公司组织入场教育的前一个周,我都是在自己单位上班。由于刚来,我不熟悉工作流程,基本都是在熟悉环境。期间最多的就是主动承担一些年轻人跑腿的事情,比如早上早到单位后,抢先打扫办公室卫生、拖干净办公室的地面,再帮助擦拭桌面、柜子的灰尘等,再后来就是每日要和其他科室员工一样,出分厂门进总厂门,跑五百米左右的距离,拎热水瓶去打开水。等这些每日工作的完成后,也学着和大家一样坐下来喝喝水。
    这些天,王科长安排我跟几位主管分厂车间的师傅,利用下车间处理问题的机会,跟他们去熟悉一下不同的地方,学习他们如何处理问题的方法等。有时候,王科长去处理问题,要使我当时在办公室空闲着,总会喊我与他同去。在去总厂或分厂基层单位的路上,王科长总会传授一些工厂技术协调和工作如何开展的方法和思路,有的细到诸如某个问题先找那个部门、哪些些人等等。刚开始,他讲太多我都有些记不住了,但表面上还不能表现出来,等回到办公室,赶紧把一些过程或者细节记在一个小本子上。就这样,一周也就乎乎的过去了,期间单位里的同事或近邻其它科室的部分同事,我也开始有了接触或逐渐搭讪起来了,有时候在进出其他单位的路上,也会遇见不同的同事和领导,我小心翼翼的互相打着招呼。有时候,在处理现场或问题协调会上以及某个车间,常也能见到小张老乡的身影,毕竟当时他是主管和处理产品质量问题工作,且与我们科里技术业务问题有交叉和联系,除了工作外,也会有一些其他的调侃话语。慢慢地感觉能在这里有个这样的老乡也真幸运,起码孤独和刚开始工作的陌生感没那么强烈了。
    在接下来的半个月内,入场教育正式开始。记得那是一个周一的早晨,按照上周五所接到公司的通知,接下来的周一,公司上班号声一响起,本年度所有分配进公司的学院员工,三三两两,来到了位于公司西厂门口西面。
    当时,那里是公司教培中心的办公地。进了大门是个小院子,南北都是一层平顶的教培员工办公所在地,最里面是间南北走向的大教室,两边各开着大门。我从后面的门进入教室,这是间阶梯教室,黑板在北面,从讲台开始往后地面徐徐升高,教室里的桌子固定在地面上,分成四纵列有两个走道。由于是夏季,头上的间隔等距的四个吊扇呼呼旋转着,黑板上红色粉笔写着大大的四个字“入厂教育”。
    我挑选了个靠近西面窗户中间的位置坐了下来。稍许,大家都陆续到齐,进来一位身着工厂职业装的师傅,一一点名。随着最后一名同学答完到后,他开始了对其后入厂教育具体安排的宣读。当时的入厂教育分成两周,大体是两个阶段,前期是课堂教育,分别是工厂介绍、纪安教育、生产情况等,后期是工厂参观、劳模座谈等。每个阶段的结束,还要写总结和感受等。随着入厂教育的开展,我开始从方方面面对未来工作的公司有了大体的轮廓了解,还有就是在入厂教育的过程中也逐渐和同年来公司新员工有了接触。
    当年,各校分配进厂的大中专学员中,得知当年我们大学进厂包括我总共有四人,三男一女,一个男生是厂子弟,另一个男生徐同学,和我同系却不同专业,当时大学时候和他曾经在一起上过公共基础课程,但那个时候不是很了解,大概是因为他不爱运动的缘故,但凡在篮球或足球场上的陕西籍老乡我都认识,唯独他,只是在学校宿舍楼道来回走动中有过见面的印象。因为是一个学校的缘故,在进厂从入厂教育开始我们就开始熟悉了。徐同学也是从西安周围郊县的农村考学出来的,对工厂而言和我一样,属于外来户口。我们一起同住进公司的单身大院,他所住的二号楼房在我宿舍的南紧邻一栋,他被分配到公司工研所的一个车间工艺室。随后的时间,乃至在公司的岁月,他成了我平日里仅次于小张老乡最要好的朋友之一。下班后,我们也经常来往于彼此的宿舍之间,随着日子的继续,他宿舍所在的几个单位工友也逐渐都熟悉了起来,大家几乎都是科班出身的,彼此都或早来公司年代相差几年之内的偏多。但入厂教育留下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当初的入厂参观,第一次大家排着整体队伍进出公司各分厂、车间,工厂里宏伟厂房、忙碌设备和员工身影,让我激动了几日。几日参观下来,就一个印象“工厂真大”。后来,随着我们户口关系的办理,其中有一项就是去医院办理职工医院病历本,当时自己感冒看医生,在就医的期间碰到了入厂教育期间的一个女学生,当时她在我就医的科室做护士实习,由于有入厂教育的亲历,大家早就见过面,于是也就闲聊了几句,得知她也住在单身大院,也算是个熟人。在对医院各窗口和办理就医本不熟悉的情况下,她带领我楼上楼下的跑,办理各种手续,我也很是感激。之后,得知她叫女王同事,后来我们也经常在进出单身大院碰面,互相友好的打招呼。她常和一个同年分配进厂并同在医院的女孩走在一起,从她口中,我也知道她叫女李同事,在职工医院儿科当护士,她们是一所护士学院的校友,难怪形影不离。在入厂教育期间,我也结识了工艺处的一帮小伙子,按照分配进工厂总人数占比,他们那里是分配的年轻人最多的。和他们都是相识在入厂教育期间,但真正相知和开始沟通却是起源于足球。最熟悉的就是一个高个子,人机灵和精干,叫男李同事。那是期间的某一天,我们入厂教育完后的下午五点多,回到宿舍我,透过窗户看到他和几个小伙在宿舍大院里踢足球,我一下就兴奋了起来,换上学校踢球的衣服,我就加入了他们,这就是我们最初认识的开始,随后工余的时日,单身大院和公司足球场上,我和他乃至他们几个中的很多人见面多了起来。踢球娱乐的同时,大家也就开始彼此熟悉了起来。看得出,男李同事在他们单位是最受那帮哥们推崇的一个人。后来,在入厂教育自我总结的中,我总结了入厂教育的三条心得:一是入厂教育使我们实现了最初角色的转变,即从学生转变了员工;二是通过入厂教育参观和交流,初步了解了工厂的大概情况;三就是在入厂教育过程结识了一帮新员工,包括我的小张老乡、医院的护士、工艺处的男李小利,还有我的校友徐同学等等。作为入厂教育后期的重要礼物,全体新进厂的学生和公司各级领导,在公司中厂门口的办公大楼前,照了一张珍贵的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