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公布
作者:大道独行AK   脚印浅浅最新章节     
    一路上,骑着自行车驮着行李和书籍等用品上坡、过沟、再上塬。天差黑回到了家,看见了父母,但这次父亲并没有急切问我考试的状况。是呀!去年的尴尬弄得大家都有些担心起来,生怕又是一个不好的预见,但从他们的眼神里,又却是流露出真想知道个考试的大概。这次,我没有再迟疑,在收拾东西和母亲准备晚饭的当间,将考试感觉总体良好的过程仔细的向他们做了汇报,明确的传达出了如果不出大的意外,今年高考应该没有问题。后来大伯、大妈还有大、二哥哥也来我家了,大家都很关心这件事情。但我还反复叮嘱他们在没有高考成绩放榜前,一切都不能向外声张,因为动静太大万一再出意外,就都很尴尬。虽然这么说,但可以看出他们的确很为我高兴,特别是父母,那高兴的劲是自不多言的。
    当天晚上,我在清凉的窑洞里,睡得特别踏实,算是多年来彻底的释怀的一天,也是睡的最香、最甜的一个晚。
    第二天醒来,阳光从窑洞上顶窗照进影子,早上九点了,这天父母也没有刻意叫早我起床,想必是想让我好好多睡些日子,而他们早都吃了早饭。我起来后,吃了母亲重新给我热后的早饭,就将小饭桌搬到院子里核桃树荫下,拿来高考标准答案、笔和纸张,准备用一中午的时间好好对证一下标准,初步估计出个各科的分数。这天中午,父亲也没有像往常一样去干自己的农活或外出转悠,而是端着茶缸独自坐在离我不远的窑洞口,边抽烟边看我估计分数,他也很关心我的估计结果。大约用了两个多小时的时辰,数遍估计了自己的分数,最终确定了最高和最低的总分数线,也心中有了个底。按照往年的成绩总录取分数线,基本是在四百九十分以上,我估计的保守分数最低线比它高了三十多分,当然考虑到语文、政治等科目非客观题目的分数伸缩性,可以最高分数线放大到五十分左右。统计完后,我伸了个懒腰,此刻蹩了很久的父亲急切的问我,今年估计分数觉得如何?我觉得这刻应该告诉他们实际数据的时候了,让他们从小到大关心我的心情也彻底的高兴一回。我以斩钉截铁的语气说,今年高考一定能录取,那刻父母的脸上像盛开的海棠花一样灿烂。
    三天估计分数后,还要去学校填报报考学校的志愿,于是到了第二天我面临选择第一、第二甚至高专的学校以及未来的专业。当时我个人的也觉得彷徨,说到大的理想真的没有具体,能走出农村应该算是那个时代最大的理想,至于大学或者专业,一则没有经验,二者没有更好有经验人的点拨,当然三哥也给了一些建议,但当时有两类专业我是坚决不会去选的,一个是医生行当,一个是教师行当。当然说心里话还是比较喜欢电子类型大学和专业的。那时候正在上石油学校的三哥,正好也放学在家休暑假,他和我同去了邻村一个他的旧日高中的同学家,因为他当时正在南京上南京航空学院,据说这学校是航空系统里三所重点大学之一,学生毕业分配的状况也不错。于是,就在第二天陪我详细咨询了他,由于日后毕业是就业在大型国营企业,所以我基本确定了第一志愿就是南京航空学院,其他几个学校就没有过多的研究。第三天中午我又返回到了县城,在见到昔日同学后,了解到我同班补习的应届几个老友分数估计的都不错,彼此之间也交流了各自选择学校。当时填报志愿的时候,在学校教工大楼前面和花园之间的空地上,都挂上了许多高校的宣传海报,对学校和专业都有了详尽的介绍,而且对当年该学校、专业在全国和陕西省的总招收学生也有详细的罗列,部分学校还公布了往年自己学校的陕西录取的分数线,方便学生根据自己估计分数来更有效的填报自愿。有了邻村三哥同学的介绍和自己的初步判断,我在南京航空学院的海报前,徘徊和仔细看了许久,对早已有了大概的飞行器设计和制造专业研究了许久,觉得这个专业不错,于是在第一志愿的第一个学校栏目里郑重的写下了它,学校南京航空学院、系部工程机械系、专业飞行器设计和制造专业的字样。
    从这天填报志愿后的当天到七月二十五日这段日子,我都在急切和盼望中度过,当然因为心中有了数却不是很焦虑的状态,就是要盼望知道结果的那种状态。终于盼望到了放榜的七月二十日,当时看分数结果是一定要回自己学校去拿分数条的,记得当年的最终确定录取分数线是四百九十四分,我最终的考试成绩是五百二十三分,而且基本能够初步确定上重点大学的分数线。这天,写有分数线的字条是从教务主任老师那里领来的,因为是暑假,班主任和大部分的老师都在家休暑假,学校里很清静,没了学习期间的喧嚣,我把自行车放在门房前,独自一个人从学校的西面向北再向东再返回原地,徒步转了一大圈,看了昔日的操场、教学楼、食堂、宿舍区,中间还去了躺宿舍旁边的厕所,并在应届和补习期间分别住宿过的宿舍窗外,逗留了许久。是呀,在这里毕竟我生活和学习了四年,期间的种种活动象放电影一样在我的眼前浮现,此刻难得有清澈的思想可以用来选择回放和回味。乾县一中!这所我人生历程中的一个节点,也是我从农村走向县城的第一步,此刻它就要成了历史,等再过了这个暑假后就彻底变成我思想中的人生历史,在这里我完成了我艰辛而又忙碌的高中生涯,虽然此刻我没有看见老师和同学们,但此刻面对着往日包容着我们的学校,我又何尝不是正在面对着他们,芸芸众生翻滚在我的脑海里,我在心里默默的表示感谢和崇敬他们,我要感谢我四年前第一次踏进校园报到接待我们的第一任高一的班主任、感谢日后退休的王老师夫妇、感谢管理后勤的李老师和感谢处理我打架风波的学校老师,同样也感谢能陪伴我周围的众多知名的和不知名擦身而过的同学。也感激陪伴四年并逐步培养我独立生活能力的学校氛围,进学校前,我是一个依靠父母的照顾而生活的人,要走出高中了,我成了一个初步具有独立生活自理能力和料理自己的半个成人,我也感谢这段初步远离父母并在这里得到培养和修炼的日子。
    出了学校大门,我没有立刻偏腿骑车扬长而去,而是回头数次的回望,思绪万分,心情复杂,想要再飞的念头更加强烈,因为我在这里完成了一次人生四年的加油!